黑人的觉醒与文艺制度的设计——初创时期的《扒车人》(1978—1981)研究 蒋晖[1,2]
《同情者》中的冷战史观与跨太平洋的战争书写 张磊[1,2]
“国王与国家”:《亨利六世》中篇中的君主政制衰落及都铎国家理想 戴智恒[1,2,3]
区域、翻译与边界的再造:酒井直树对美国战后区域研究的批判和反思 陈湘静[1,2]
时间与责任:作为虚构家族自传的《利奥波德城》 朱雪峰[1,2]
唯美的迷思:田汉与威廉·莫里斯“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东渡考论 陈思[1,2]
重审萨义德的批评观:主体性的承诺与“批判人文主义” 李盛[1,2]
成为“经典”之前:对《武士道》三个日译本的考察 孙洛丹[1,2]
《摩诃婆罗多》开篇叙事的框架结构及其仪式起源 刘潋[1,2]
克尔凯郭尔与尼采的重复哲学:论重复与永恒复归 孙倩雯[1,2]
地缘意识、文明互鉴与新主体——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七届双年会暨“外国文学研究与‘大变局’”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