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全球化”进程中的地方性/去地方性——以莫里斯·班德曼喜剧团1910年初的上海演出季为案例 孙柏[1,2]
“河对岸”的情感结构:近现代日本作家对上海都市空间的体验、认知和书写 董鑫[1,2]
“去中国化”:文天祥《正气歌》在日本汉文学中的拟作与变异 李点[1]
《亨利六世》的海盗展演与“王国之舟”想象考释 和平[1,2]
《男人的三重危险》中的苏格兰边区超自然书写与启蒙时代科学文化 周楚汉[1]
“可怜的鲁滨·克鲁索”:《鲁滨孙漂流记》中的语言伦理与情感哀悼 宋爽[1]
火山灰烬、考古发掘与文学想象:《庞贝末日》的历史虚构法 陈礼珍[1,2,3]
“在我们的新世界开辟一条新路”:麦尔维尔《白外套》中的英国想象 冯立红[1,2]
地理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奥尔森《马克西姆斯诗篇》中的“海洋和城邦” 王卓[1,2,3]
哀悼未完成:论詹姆斯·乔伊斯作品中帕内尔书写的意涵 杜玲[1]
十九世纪初俄国文坛的新旧文体之争 刘文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