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张远
出生年月: 1984年4月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学 历: 博士
职务职称: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印度古典文学、梵语文学、梵语戏剧、印度历史、中印交流史
代表作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文学系列《戒日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第1版)
承担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梵语戏剧家跋娑作品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梵文研究及人才队伍建设”子课题《戒日王戏剧翻译与研究》
[主要经历]
2002.9—2006.7 北京大学英语系,本科。
2003.9—2006.7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双学位。
2006.9—2009.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硕士。
2009.9—2013.7 北京大学南亚系,博士。
2011.8—2012.9 美国哈佛大学南亚系,国家公派访学。
2013.7—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科研人员。
2015.4—2015.6 美国新校大学印中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南亚系,国际会议和学术访问。
2015.6—2015.7 泰国曼谷,国际会议。
2015.12—2016.12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沙州镇,挂职干部。
[学术专著]
[1] 《戒日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4月第1版,北京。
[学术论文]
[1] 《安妮塔·德赛笔下的鲍姆加登——从记忆到死亡》,《新文学视野》2012年第11期(总第210期),2012年11月,第63-71页。
[2] 《安妮塔·德赛笔下的鲍姆伽登——从分裂到索居》,《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总第119期),2013年2月,第60-65页。
[3] 《佛陀三十二相与圣人异相》,《文史知识》2013年第3期(总第381期),2013年3月,第27-34页。
[4] 《〈秦王破阵乐〉是否传入印度及其他——兼与宁梵夫教授商榷》,《南亚研究》2013年第2期(总第104期),2013年6月,第140-156页。
[5] 《戒日王与中国:一位印度名王的故事》,《文史知识》2013年第11期(总第389期),2013年11月,中华书局,第16-21页。
[6] 《曲女城法会中的宝台失火与幻戏》,《文史知识》2014年第9期(总第399期),2014年9月,中华书局,第114-119页。
[7] 《印度曲女城传说源流考辨》,载:穆宏燕 主编,《东方学刊》,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河南郑州,第235-252页。
[8] 《印度设赏迦王生平考述——<大唐西域记>批判研究的一个实例》,《佛学研究》(年刊)2014年第1期(总第23期),2014年12月,第1-11页。
[9] "Harṣa and China: The Six Diplomatic Missions in the Early 7th Century". The Delhi University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2, 2015, pp. 1-24.
[10] 《梵剧<龙喜记>的宗教倾向——佛陀、湿婆和蛇崇拜的杂糅》,《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总第37期),2015年6月,第143-151页。
[11] 《论吉祥万字的右旋和左旋》,《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2期,2016年4月15日,第118-121页。
[12] 《梵语文学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年第2期,2016年4月17日,第101-112页。
[13] 《唐初印中遣使若干细节考辨——取熬糖法、献菩提树、破阿罗那顺和翻老子为梵言》,《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年第2期,2016年4月,第61-66页。
[14] 《梵语、巴利语、犍陀罗语佛典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佛学研究》(年刊)2015年第1期(总第24期),2015年12月,第213-227页。
[15]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中印交流——以唐初六次遣使时间及唐使官阶为重心的回顾》,《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2016年9月,第140-144页。《新华文摘·网刊》2017年第9期(总第21期)全文转载,第343-350页。
[16] 《戒日王三部梵剧的套式结构——产生及消解距离之审美特征解读》,《外国文学》2016年第6期,2016年11月,第82-92页。
[17] 《唐初六次印中遣使及相关问题考述》,载:李利安 主编,《玄奘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第353-367页。
[18] 《新时代丝路文化研究与文化自信》,《红旗文稿》2017年第24期,2017年12月25日,第21-22页。
[19] 《爱神颂诗:极度世俗与极度神性的融合——印度古典艳情诗的双重解读》,《国外文学》2018第 3 期,2018年8月,第51-56页。
[20] 《佛陀相好庄严与上古神兽——基于〈神通游戏〉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梵汉对勘及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19第 5 期,2019年10月15日,第72-81页。
[21] 《敦煌遗书<法句经>(<宝明菩萨>)略考》,《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5期,2020年10月15日,第152-159页。
[学术译文]
[1] 迈克尔·维茨尔 著,《十九、二十世纪的西方文献学——以印度学为重心的回顾》(Philology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ndology),《古今论衡》(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26期,2014年6月,第115-150页。
[2] (英)苏珊·巴斯奈特、(印度)哈里什·特里维地 著,《<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导论——关于殖民地、食人族和本土语言》,载:穆宏燕 主编,《东方学刊2015》,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河南郑州,第127-142页。
[3] (古印度)日称 著,《艾荷落铭文》,《世界文学》2019年第3期,2019年5月25日,第305-316页。
[学术随笔]
[1] 《失明、无明与恐怖——话剧〈失明的城市〉观后》,《中国文艺家》,2012年12月,第130-131页。
[2] 《煤一样的男人、冰一样的女人和美丽的谎言——<白日焰火>影评》,《长江丛刊》,2014年7月,第42-46页。
[3] 《华典与梵言——评<梵语佛经读本>》,《中国宗教》,2014年10月(总第179期),第82页。
[4] 《佛典与梵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1日第B2版。
[5] 《黄宝生研究员获印度莲花奖》,《中华读书报》2015年2月4日第01版。
[6] 《走近巴利三藏》,《中华读书报》2015年2月11日第10版(书评周刊·社科)。
[7] 《黄宝生研究员获印度莲花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2月13日《社科院专刊》。
[8] 《三次遣使中国的印度戒日王》,《光明日报》2015年2月16日第16版(国学版)。
[9] 《黄宝生获印度莲花奖》,《世界文学》2015年第3期(总第360期),第316-317页。
[10] “Bookreview: Huang Baosheng 黄宝生 ed. Fanyu fojing duben 梵语佛经读本 (Sanskrit Buddhist Texts Reader). Beijing: Zhongguo shehui kexue chubanshe, 2014”.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5, 10(3), pp. 515-519.
[11] 《我与敦煌的冬春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9日《社科院专刊》总第370期。
[12] 《<阿摩卢百咏>在京首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10日《社科院专刊》总第381期。
[13] 《传一盏梵学智慧之灯》,《中华读书报》2017年11月1日第10版。
[其 他]
[1] 章媛(笔名) 编著,《毕加索的创造与毁灭》,东方出版社,2010年7月,北京。
[2] 黄宝生 编著,《梵语文学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北京。参与《时令之环》第二章和《牧童歌》的编写与整理。
[3] 中印联合编审委员会,《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6月,北京,第295、315-316、352-353、442-445、452-453页。参与撰写百科全书词条。
[4] 黄宝生 译,《实用巴利语语法》,中西书局,2014年8月,上海。担任特邀编辑。
[5] 麦文彪、张远,《梵语巴利语专家黄宝生老师专访(上)》,2015年2月4日《明觉》杂志第358期。
[6] 麦文彪、张远,《梵语巴利语专家黄宝生老师专访(下)》,2015年2月18日《明觉》杂志第360期。
[获奖情况]
[1] 200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
[2] 2009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学生干部。
[3] 2011年5月,论文《曲女城研究初探》获2011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论坛二等奖。
[4] 2011年5月,获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奖学金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一年。
[5] 2013年7月,博士论文《戒日王研究》被评为北京大学2013年度优秀博士论文。
[6] 2014年7月,论文《印度设赏迦王生平考述》被评为“佛教与东亚文化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
[7] 论文《梵剧<龙喜记>的宗教倾向——佛陀、湿婆和蛇崇拜的杂糅》(《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第143-151页),获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