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外国文学动态》召开编委扩大会议

2009-09-25

090820动态编委扩大会 

《外国文学动态》编委扩大会议会场

090820动态编委扩大会 

《外国文学动态》执行副主编苏玲主持了会议

  2009820,怀柔雁栖湖畔,清风送爽。《外国文学动态》(以下简称《动态》)编委扩大会议如期召开。与会人员有部分编委和《动态》杂志全体编辑。此次扩大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就《外国文学动态》的现状和改版问题征求意见。执行副主编苏玲主持了会议。

  陆建德主编首先致辞。他表达了三点意愿:第一,感谢编辑部多年来的工作;第二,鼓励青年学者多写文章;第三,刊物目前到了有所变化的时刻,应该与时俱进。同时,陆主编从自己的阅读经验出发,认为编译一篇文章,其间介入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不容易,青年学者籍此练习,可以增长见识,培养眼光,训练文笔,打好学术研究的基础。

  执行副主编苏玲就杂志的现状向与会编委和同仁做了汇报。她说,从2001年她接手《动态》以来,《动态》杂志继承了前任主编的办刊风格,稳打稳扎,基本围绕着《动态》杂志的办刊宗旨组织稿件,在阵地意识、政治方向上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稿件的编辑加工没有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在内容上,抓主干栏目设置,利用新作家、新作品、学术信息、综述和奖项、热点等栏目,尽量做到点面结合,力图把最新的外国文学发展现状反映出来;在形式上,《动态》杂志加强了图片的使用;为了避免双月刊在时间上的滞后,《动态》杂志有意识加大了对重要作家的追踪力度,增加了对东方语种文学的介绍,并力求加强内容的学术深度;在扩大杂志影响力方面,编辑部利用一切走出去的机会,广泛宣传并加强了与读者作者的沟通,目前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读者和作者群体。经过几年的努力,《动态》现在已进入了南京大学的核心期刊扩展名录,在客观上起到了增强杂志影响力和提高刊物质量的效果。关于杂志未来的发展,苏玲说,有中国社科院和外文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有译林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真诚合作,编辑部的全体同仁有信心把工作做得更好。接着,会议就杂志改版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外文所领导、部分编委以及学者陈众议、董晓阳、余中先、陈中梅、吴晓都、焦仲平、黄梅、李永平、周启超、吴岳添、袁伟等纷纷发表意见并提出了中肯建议。陈众议认为,在外文所的三种杂志中,《动态》的发展余地最大,因为其灵活,同时也得到译林杂志社和院里的支持,应该从精深的角度去做,尽可能提高文章的学术含量,强调作者的立场和观点,避免快餐化;编委余中先说,《世界文学》和《动态》是有机的结合,工作和人员配备上都有交叉,以后《世界文学》的力量可以更多介入,内部的配合可以更灵活一些;焦仲平编委建议请大学者到这里来做小文章,让年轻学者来练练笔;李永平编委建议向学术散文的文体靠拢,不要把文章写得太死板;陈中梅建议《动态》在博士生和青年学者的培养上多做工作,并殷切希望编辑要保持和发扬尊重作者的职业精神。吴晓都希望《动态》要体现“当代性”和“评述性”,并建议开设“年度论坛”或“年度报告”栏目,对当年世界文学状况做出总结归纳,邀请当代研究名家、翻译名家、读书人就年度问题发表高论;董晓阳认为,《动态》应该充分利用外文所的研究资源,加强和网络室的互动非常必要;黄梅编委说,《动态》一要反映社科院同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更要反应我国整个外国文学界的研究成果。同时,她也建议加大对“流行文学”的关注度,对“网络文学”等新文化现象予以反映;袁伟不同意过于加强《动态》学术性的看法。他认为,《动态》应切忌学究气,同时不宜追求“短、平、快”。

  对于大家的建议和意见,苏玲副主编代表编辑部给予了认真与积极的回应,并且希望大家对《动态》今后的工作给予更多和更具体的指导与帮助。

文章来源: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编辑部

摄影: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李联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