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日,应“一带一路欧洲区文学文化研究及现代性反思”创新项目组的邀请,德国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前主席、海德堡大学荣休教授迪特·博尔希迈尔来到外文所,进行了关于《<欢乐颂之歌>与<德意志之歌>——国歌与国家神话》主题的讲座。来自外文所、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等多个单位的师生到场聆听了这场讲座,并参与了热烈的讨论。
项目组首席研究员徐畅首先代表外文所对博尔希迈尔教授的莅临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向听众介绍了教授的主要研究成果。博尔希迈尔作为德国知名学者,“金色歌德勋章”的获得者,长期从事歌德、席勒、瓦格纳、尼采的相关研究,对德意志民族的文学文化有着深刻的体察与犀利的见解。近期,他的力作《何为德意志》(Was ist Deutsch?)在西方学界和出版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吸引了中国学者的目光。幸运的是,该书的中文版将会在不久后与广大中国读者见面,博尔希迈尔教授也受邀前来,就德国的民族性及其独特的理性文化传统,和中国学者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博尔希迈尔教授不仅在文学,更是在音乐研究领域成果颇丰,在外文所的讲座中,他挑选了“国歌”主题为切入点,延伸到了国家神话与德意志民族性发展的宏大视野,以席勒的《欢乐颂》与法勒斯雷本的《德意志之歌》两首文本作品为范例,介绍了德意志的日耳曼民族性与欧洲性相互交融的历史,最终民族性的觉醒与崛起,其极端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世界性灾难,以及当今德国在政治统一和欧洲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对自身民族性的认识和反省。
国歌在历史上的出现并不久远,只有当国家和民族不再隶属于统治阶级,而是成为一个集合的统一体时,才会产生对国歌的需求。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民族国家赞美君主与上帝的统治者之歌才渐渐让位于饱含革命与政治诉求的国歌。国歌在德国的发展历程是独特的,博尔希迈尔教授强调,由于德国分崩离析的政治历史形态,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倾泻在一个泛“艺术民族”的幻象之上,他们对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并不热衷。席勒和贝多芬谱写的隐秘的德意志之歌《欢乐颂》,更像是一首欧洲之歌,而非狭隘的爱国之歌。它所歌颂的是自由与欢乐,是各民族携手共进的兄弟之情,比起英法等国家的国歌,《欢乐颂》显然更具备一种超越政治与宗教的、世界性的文化乌托邦色彩。直到今天,欧共体和国际性集会仍会乐于演奏这首歌曲的器乐版。然而,随着19世纪国家主义和殖民地扩张的兴起,德国不可避免地卷入全球民族竞争潮流,一首博爱的歌曲已无法承载这一野心勃勃的民族对群体身份的渴望。国歌对内是人民的自我认同的象征,对外是对主权的宣布,它必须要回到狭义的政治诉求之中。《欢乐颂》作为德意志之歌已经退场,但新的德国国歌的诞生却命途多舛。曾经的普鲁士国歌《万岁胜利者的桂冠》歌颂了“祖国之爱”,充分表达了普鲁士军国在军事竞争中的意气风发,与政治上的野心勃勃。但最终流传并确定下来的国歌,是法勒斯雷本的《德意志之歌》。这是一首渴望之歌,它渴望德国政治上的统一,统一的德国对于诗人而言是“高于一切”的。然而,正是对歌曲里“高于一切”一句的误读,尤其是在不利的历史背景之下,《德意志之歌》遭受了巨大的非议,直到今天,仍然成为人们颇有微词的禁忌。博尔希迈尔教授特意强调了“德国高于一切”属于修辞手法,并非要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事实上,《德意志之歌》被确定为国歌,始终伴随着内部的抵制和外来的戒备,甚至于二战后德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都不知道应该演奏什么。直到1991年,《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才被联邦总统正式宣布为德国国歌。德国国歌的历史深刻反映着德意志民族认同的艰难历程,博尔希迈尔教授对这一主题深入浅出的分析令人受益匪浅。
演讲后的互动环节中,博尔希迈尔教授与现场听众互相交流观点,就德国当代政治文化中的敏感、音乐与文本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