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战火中的“喀秋莎”

——谈卫国战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侯 丹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5年04期
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在战争期间创作了一首诗歌喀秋莎,描写身处后方的年轻姑娘对前线恋人的思念和等待, 在著名作曲家勃朗特尔为其谱曲之后,这首歌曲立刻传遍了整个苏联,成为前方战士最喜爱的歌曲,在战火硝烟的岁月里,他们唱着喀秋莎, 想念着自己身处远方的亲人,喀秋莎这个名字成为爱与等待的象征战争还赋予喀秋莎这个名字另外一层涵义,1942初,一种威力极强的新型火箭炮投入使用,士兵们亲切地将这种火箭炮称为喀秋莎, 喀秋莎的怒吼声成为德国军队的噩梦, 却保证了苏联军队的胜利战争使这个普通的女性名字具有了双重内涵,一方面是对亲人的无尽的爱,另一方面则是喷洒向敌人的愤怒的火焰。“喀秋莎的双重涵义正是广大苏联女性在残酷的战争岁月里内心的真实感受作为母亲妻子和恋人,她们的等待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士兵的战斗热情, 前线的每一个战士都把对美好重逢的期待转化为最坚定的战斗信念,为了保卫她们而血战到底; 一些女性直接参与到了对敌斗争当中,她们就像喀秋莎大炮一样向敌人射出复仇的子弹, 为了赢得胜利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爱与复仇是卫国战争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基本内涵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