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

作者:乔修峰 来源:《国外文学》

内容提要:本文所说的“词语焦虑”是指词语引起的焦虑或不安,是一个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说法。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正经历着“现代化”过程,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文人在思考道德时,意识到了彼此之间在理念、概念和词语上的分歧并不断论争,导致了思想和话语层面众声喧哗的状态。他们对词语的无序状态可能造成的危害深感不安。这种焦虑不仅出现在用词语思考和写作的时候,还出现在对词语本身进行反思的时候。本文旨在探讨这种焦虑的表现和原因,指出文人重构意义体系的尝试也是转型时期抵制种种焦虑并重构道德的手段。

关 键 词:词语/焦虑/道德/维多利亚时代

作者简介:乔修峰,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说到文人的“词语焦虑”,最常想到的可能是表述焦虑。与文字打交道,难免会在表述方面产生焦虑。有时为传神达意,还要字斟句酌,推敲苦吟。浸淫文字越久,就越有可能担心辞令不明,言不逮意。不过,本文所说的“词语焦虑”并不仅指这种表述焦虑,或者说,表述焦虑只是“词语焦虑”这座冰山浮在海面之上的部分。更令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焦虑的是词语的无序状态,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符号与意义之间出现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或“巴别塔似的混乱”。说“词语焦虑”而不说“语言焦虑”,主要是因为这种焦虑虽然本质上属于语言问题,却更具体地表现在词语层面,并且超越了语言,反映着文化和道德领域的焦虑。

一、词语焦虑的表现 

“词语焦虑”并非维多利亚时代独有的现象,但在这一时期,随着工业社会的逐步形成,科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分化,历史意识对英语的影响,以及浪漫主义语言观的延续,文人的词语焦虑带有了明显的转型时代特征,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人们意识到很多人都在按自己的认识和意愿使用词语,不仅加剧了词语的混乱状态,还阻碍了他们之间的对话。卡莱尔(Thomas Carlyle)经常批评当时政治、宗教、道德和文艺评论的用词日渐空洞,言不指物,导致“空话”(cant)泛滥,有人甚至口说空话而不自知,出现了“真诚的空话”(Sincere-Cant)。①罗斯金(John Ruskin)也经常提醒读者注意当时政治话语的混乱,如他在《手拿钉子的命运女神》(Fors Clavigera)开篇所说:“现在一切关于政府的流行言论,都只可能是荒谬的,因为缺少对术语的界定。”②他们意识到词语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出现了一种无序状态,尝试寻求权威的或者能够共享的意义框架,如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所说:“我们得在所用术语的意义上达成一致才行。”③他在《文学与科学》(Literature and Science)中解释“文学”(literature)一词时,不厌其烦地批驳赫胥黎(T.H.Huxley)对他的误解——“他说的是……他想让我说……我的意思是。”④这种句式很有代表性地体现了词语焦虑对写作的影响。

其次,文人们意识到词语的混乱不仅会阻碍他们之间的对话,还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正经历着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如何理解、表述这些新体验?许多新词语或旧词新义,常令尚未摆脱“前工业社会”生活和思维习惯的人感到不知所措。在乔治·爱略特(George Eliot)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1860)中,那位乡间磨坊主就有这样的感受:“现如今这世道太乱了,到处都是让人稀里糊涂的字眼(unreasonable words)。”⑤文人们对“文化与社会”领域的许多关键词的意义变化尤其感到不安,不仅意识到这些变化使他们很难确切表达自己的意图,而且担心这些变化如果不为世人关注,很有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瓦解整个价值体系,因为词语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变化,还反映了看社会的方式的变化。于是,他们反复强调自己所用的词义,重新给词语下定义,通过考证词语的源流谱系来批驳他人的用法或流行的意义,有时甚至故意歪解词语以表达自己的主张。

霍洛韦曾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圣哲》中说,卡莱尔不像纽曼(John Henry Newman)那样严格地使用词语的习常意义,而是喜欢使用“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悖论的或极富想象力的意义”。⑥卡莱尔也因此饱受指摘。例如,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虽然承认卡莱尔那些打破常规的用词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却看不惯他那种天马行空的文风,在《巴彻斯特养老院》(1855)中嘲讽他为“悲观的反空话博士”(Dr.Pessimist Anticant),用“无比怪异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居然也能让大众趋之若鹜。⑦威廉·汤姆森(William Thomson)的指责更为严厉,认为卡莱尔在《论英雄与英雄崇拜》(1841)中“滥用”词语:“离经叛道的人如果不敢直言,自然会捡起一样武器,即竭力颠倒词语的旧有用法,通过混淆正确思维和错误思维的界线,为错误思维铺平道路。”⑧实际上,重新给词语下定义是卡莱尔等“圣哲”常用的论述方式。当时的《伦敦评论》(London Review)上就有文章讽刺罗斯金,说他喜欢给词语下定义,可就是不懂什么是定义。⑨这在表面上看是文风问题,但实际上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一方面,卡莱尔等人觉得一些关键词语的习常意义已经发生变化,有的甚至变得毫无意义,无法表达他们的思想。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尝试用这种文风抵制科学发展与学科分化对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的负面影响。19世纪的科学发展对宗教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只是众多的火药桶之一。对当时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宗教不只涉及信仰问题,还影响着社会生活和伦理体系。卡莱尔对“劳动”(work)的强调、乔治·爱略特关于“责任”(duty)的论述,都是在信仰危机中尝试通过重构意义来挽救道德。这种重构既是他们焦虑的表现,也是他们抵制焦虑的手段。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概念和新术语,不仅影响着词汇的构成,也改变着思想观念,在丰富人文学者修辞和想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挤压了词语的神秘空间。自然科学的日渐强势,也将其思维方式渗透到了人文社科领域,社会学、经济学等“新兴”学科就深受自然科学和数学语言的影响,为追求专门学科或精密科学的地位,经历了“去神秘化”、“去道德化”的过程,压缩了词语的神性和伦理维度。社会科学又与自然科学一道,将其观念和词语扩张到人文空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卡莱尔所说的“心脑分裂”和“知识的偏颇”。⑩纽曼指责政治经济学插手伦理,(11)卡莱尔批判机械思维侵权越界,都是这种焦虑的表现。

最后,文人的词语焦虑还表现在他们对自身角色和词语功用的认知上。乔治·爱略特认为:“任何发表作品的男性或女性都必然起着教师的作用,影响着公众的思想。”(12)当时很多文人都意识到,一些颇有影响力的理论思潮不仅改造了词语,还通过这些词语影响了公众的思考。他们要揭露这些词语背后隐含的“利益”和“权力”。在他们看来,词语绝非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的化身。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词语,有什么样的词语也会有什么样的思想。词语问题既在词语之中,又在词语之外,人们的思考很容易在不经意间遭到词语“绑架”。要想正本清源,就得守护词语。

这种认识还受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意识对英语的影响。这与19世纪英国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历史学和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语文学的崛起)关系密切。值得一提的是特伦奇(Richard Chenevix Trench)。他曾担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神学教授、都柏林大主教,但更有意义的是他在19世纪60年代作为语文学家的一系列著述。他的《论我国英语词典的若干不足》(1857)直接催发了后来《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编纂。(13)这部19世纪中叶开始编纂的大词典也的确贯彻了他所要求的“历史原则”,揭示了词语承载的历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英语史”。他之前发表的系列演讲《论词语研究》(1851)已经明确提出要研究英语语言的历史,主张了解词语的用法、源头和差别,因为词语是“历史或伦理的化石”,“承载着历史事实或人类的道德常识;即便道德感走入歧途,它们也能观察并记录下来”。(14)他还向同代人提出,不仅要了解词语的历史,还要关注词语的现状:“一个时代的性格和道德状况,经常体现在这个时代新出现的词语或旧词语的新用法之中。”(15)特伦奇等语文学家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影响日渐增大,罗斯金就受牛津大学语文学教授缪勒(Max Muller)影响,在演讲中多次强调了解词源的重要性,并建议读者细致阅读缪勒的《语言科学讲座》(Lectures on the Science of Language,1861)。(16)

另一方面是浪漫主义语言观的影响。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在谈17世纪诗人考利(Cowley)的用词时说过一句名言:“语言是思想的外衣。”(17)这种观点不仅疏远了语言与思想的关联,还设定了二者的主次关系。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语言观则强调“整体”、“有机”,将语言与思想看作同一事物在不同维度的存在形式,如卡莱尔在《旧衣新裁》(1831)中所说:

人们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但实际上更应该说,语言乃是思想的躯体(Flesh-Garment),是思想的肉身(Body)。(18)

可以说,卡莱尔的语言观是语言、思想、现实的“三位一体”。也即说,改变语言,就会改变思想,也自然会改变社会,如他在《鲍斯维尔的约翰逊传》(1832)一文中所说,“名称的确会改变现实”。(19)卡莱尔、乔治·爱略特等人都相信词语能够改变人,如《米德尔马契》的叙述者所说:“准确的词语总有一种力量,以其明确的词义感染我们的行动。”(20)当代伦理学家麦金泰尔(Alasdair MacIntyre)也认为,词语不仅影响认知,还影响行动,“改变概念,不管是修正现有概念、促成新概念还是摧毁旧概念,都是改变行为”。(21)这样的语言观必然会引起文人对自己时代语言状况的担忧,而这种焦虑也并非杞人之忧,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语言的衰退”已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词语引发的焦虑更明确地指向了对“存在”的担忧。

二、词语焦虑的原因 

词语焦虑的直接原因是文人们觉察到词语的无序状态可能会带来种种破坏。这种无序状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符号与意义(或能指与所指)的关联出现了松动甚至断裂。路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童话《走到镜子里》(1871)就暗示过这种状况。故事中有位叫昏弟敦弟(Humpty Dumpty)的蛋形人,是位语文学家,与小女孩阿丽思(Alice)有这么一番对话:

昏弟敦弟说,“哼!我要用一个字眼儿啊,我要它当什么讲就当什么讲——也不多也不少。”

阿丽思说,“咱们要问的是,你能不能拿字眼儿一会儿当这个一会当那个讲。”

昏弟敦弟说,“咱们要问的是,到底谁做主——就是这点儿。”(赵元任译文)(22)

就是这点儿:到底谁做主?这个问题不仅涉及谁掌握着话语权,还涉及整个语言符号体系的有效与否。如果词语真能“要它当什么讲就当什么讲”、“一会儿当这个一会当那个讲”,说明使符号和意义形成原有关联的那些因素已经失效了。约翰·洛克(John Locke)曾指出,词语的意义需要“普遍使用,大众认同”,即便是权倾天下的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新词,因为词语与观念之间长期稳定的关联已经让人觉得“形同天然”(natural connexion)。(23)洛克在《人类理解论》(1689)中解释自己为什么要专门拿出一卷来讨论词语:

如果考虑一下各种知识、论述和谈话,是怎样因草率、含混的用词而纷争不断、混乱不止,也许就会觉得深究一番还是很有必要的。(24)

他分析了种种“滥用词语”(the abuse of words)的情形,认为人们在讨论道德时尤其爱用毫无意义的词语,导致其言谈中“充满了空洞而无法理解的喧哗和胡言乱语”(abundance of empty unintelligible noise and jargon)。(25)麦金泰尔也在《伦理学简史》中说:

如果我们的道德概念还能称得上概念,我们的道德词语还能称得上词语,那么它们的使用就肯定有标准。除非有规则来制约它们的使用,而这些规则又是可以传授和学习的,并且是由社会确立、为社会共享的,否则它们不可能成为我们语言的一部分。(26)

维多利亚时代的文人恰恰意识到,不管是“大众认同”还是“为社会共享”都已经很难做到,同一词语在不同文人笔下经常有不同的所指,更不用说原本就指涉复杂观念的伦理词语了。当时的社会变革、科学进步、学科分化等难以控制的力量已经在压缩词语王国的空间,文人心中那种能够表述道德关怀的共享话语体系正在走向分裂。用什么来讨论道德?怎样说才能让大家听懂?这些问题令他们格外焦虑。词语的无序状态加剧了穆勒(J.S.Mill)所担忧的“知识无政府状态”(intellectual anarchy),(27)或卡莱尔所说的“巴别塔似的众声喧哗”(Babel-like confusion of tongues)。(28)

巴别塔无疑是当时文人思考词语状况时的突出意象。穆勒就曾将学界各种难以沟通的话语称作“方言”(dialects)。(29)不过,也应注意,巴别塔这个比喻虽然生动,却也有一定的欺骗性。当时的文人有时并不像这个典故所暗示的那样自说自话,无法沟通。在混乱的表象背后,往往能够看到潜在的对话。当文人们在批评他人对词语的“误用”时,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了他人所指的意义,这时的词义之争往往也就成了观念或思想的对话。马修·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1869)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不仅在书中不断回应某某先生或某某报刊,还时刻注意词义的共享范围。当他谈到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有着不同的表述语言时,他会说用“我们最熟悉”或“我们最容易理解的词语来说”(30)是如何如何。显然,这里的“我们”在他看来是有可以共享的意义框架的。也只有这样,言谈才能有意义。更何况,文人有时故意借词语的多义性来“误读”他人的著述,打破原作者试图建立的词义共识。罗斯金质疑政治经济学的“财富”(wealth)概念并重新强调“原富”就是明显的例子。由此可见,维多利亚时代的“词语无政府状态”,也即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松动、断裂和重生,带有双重维度,既受社会变革的被动影响,也受文人主动重构意义体系的影响,并不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

词与物、词与观念之间关联的松动甚至断裂,不仅加剧了维多利亚时代饱受非议的虚伪话语,如纽曼在《大学的理念》(1852)中讽刺的那种口是心非的用词(“没有什么比用一个词,却又不用它来表达什么更容易的了”(31))或卡莱尔批判的那种没有灵魂的“空话”,还使人更容易被罗斯金所说的“假面词语”(masked words)所蛊惑。罗斯金认为,“词语若不加看管,有时会带来致命危害”,欧洲人就已经被一些假面词语给操纵了,“没有人理解它们,但人人都在用,绝大多数人还会为之战斗、生活甚至牺牲,以为它们指的就是对他们很重要的这种、那种或其他事物”,(32)从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在罗斯金看来,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穆勒最担心的是能指与所指的关联断裂后,消失的不仅是词语的意义,还有词语所维系的情感和信念:

用来承载观点的那些词语不再表达意义,或者只能表达一小部分原有意义。原本生动的观念和富有生命力的信念,沦落成了死记硬背的词语;如果说意义还没有完全死去,那也只剩下了空壳和外皮,精华已经消失殆尽。(33)

在他看来,很多伦理观念和宗教信条已经因此沦为“僵尸信念”(dead beliefs),普通人“听到这些信条的声音,会习惯地表示尊重,但不会由此迸出情感,渗透到词句所指的事物之中,进而迫使心灵摄入这些事物,使它们与那些熟悉的词句对应起来”。(34)于是,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此时都不再关心那些关键词语的内涵或外延,他们只是需要用词语的空壳或这个空壳所能引起的日渐模糊的联想,来维持原来的社会活动。这自然会打消人们思考的动力和胆量,思想变得懒惰甚至麻木。这在历史上并不鲜见。穆勒曾在《逻辑学体系》(1843)第六篇《精神科学的逻辑》中谈到“语言会影响人的联想”(the power of language over our associations)。(35)也即说,有时候真正对人产生影响的并不是观念自身的意义,而是表述观念的词语所引起的联想。这就很容易导致词语或观念自身意义的空洞化。能指与所指关联的断裂对情感和精神生活是一种极大的威胁,甚至会瓦解个人与社会的信仰和价值体系。毕竟,语言不仅是思考的工具,更是思想的载体。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考的内容、方式和范畴,如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1922)中所说,“我语言的边界也就是我世界的边界。”(36)

狄更斯更关注这种关联的断裂导致的“词语暴政”(the tyranny of words)和“对词语的暴政”。能指与所指关联的含混或断裂,不仅减弱了人们对词语暴政的防御能力,而且便利了人们对词语施加暴政,如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所说,“我们爱说词语的暴政,但我们又何尝不喜欢对词语施加暴政(tyrannise over them)。”这句话是讽刺人们在某些重要场合说话时喜欢堆砌一堆意思重叠的词语,“只要能把这些词语拉出来排成长长一列,又何必在乎它们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必要呢。”(37)不过,“对词语的暴政”显然不止这一种。狄更斯经常描写人们如何对词语实施“暴政”,也即任意改变词语的所指(在消除词语的既有意义之后填入自己的意义),进而借这些词语形成对他人的“暴政”。这种“暴政”最初或许只是借词语表达一种意向上的专制,但也很有可能逐渐在现实生活中借助道德习俗、法律制度形成实际的专制。这时候,“谁做主”就是个大问题了。既然词语的意义可以由我做主,也就不难像《马丁·瞿述伟》中的伪君子佩斯匿夫那样,用冠冕堂皇的词语为自己谋利或欺压他人。狄更斯还在小说中通过反复“说”佩斯匿夫是位有德之士来加强反讽意味。叙述者一本正经地说:“佩斯匿夫先生是位有道德的人,一个道貌岸然的人,一个情操高洁的人,一个言谈高尚的人。”(38)句末的突降把佩斯匿夫的道德降格为言谈。这位伪君子有两个习惯,一是将词语与其意义分离开来:“佩斯匿夫先生有个习惯,就是不管想到什么词,只要听着悦耳、能让句子圆满就行,不太在乎它是什么意思。”(39)一是虚伪地使用道德词语:“世上再也没有比佩斯匿夫先生更有道德的人了,尤其是在谈话和通信的时候……他堪为楷模,比习字帖里的道德箴言多多了。”(40)比虚伪言辞更严重的是用道德话语来压制他人。当佩斯匿夫说要尽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时,他俨然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社会权威,要“替天行道”,所谓的“责任”不过是个借口而已。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道德话语备受诟病,王尔德(Oscar Wilde)甚至嘲讽说“讲道德的男人通常都是伪君子”。(41)虽然虚伪的流行说明道德话语还有着面子上的权威,但也潜伏着崩溃的危险。当时有语文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词语的不道德”(the immorality of words),也即“用高尚的词语来命名可耻的行为;为了让罪孽不受谴责,有时甚至给罪孽披上美德的外衣,即便不这么做,至少也要掩盖罪孽的丑陋”。(42)

三、词语焦虑与道德重构 

词语的无序状态让维多利亚时代的文人备感焦虑,他们认识到不仅要指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断裂,更要重构二者之间的关联。如乔治·爱略特所言,词语有名无实,就像让体衰力竭之人强承旧重,会带来更大的危害;生活中无视这种词义变化,就会造成思想对现实的误读,甚而会“颠覆社会的准绳,也即对善恶的判断”。(43)这种重构意义体系的过程,也是道德重构的过程。

虽然19世纪英国的伦理观念总体上没有出现“革命性”变革,但一些原为道德许可的行为已经不再顺理成章,新社会所需要的某些德性得到了格外的强调,而构成原有道德体系的许多概念开始引发争议,部分伦理术语甚至失去了其社会指代。威尔斯(H.G.Wells)在20世纪初回顾说:

我们从未像法国人在其恐怖统治时期那样割裂传统,哪怕是象征意义上的打碎传统都没有过,但所有起维系作用的观念都淡化了,旧的习俗纽带或者已经松动,或者完全松开了。(44)

这种淡化和松动很容易导致社会的价值失范和权威真空。维多利亚时代的文人对此格外警觉,反复考辨那些重要概念,界定表述那些概念的词语,探索词语的使用规则,进而把握概念在语言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穆勒就很反感当时流行的各种“模糊的概括”,主张明确界定词语的“边界”,并在主编《伦敦与威斯敏斯特评论》(London and Westminster Review)时竭力保持边沁和他父亲“那种值得尊敬的文风,讲求表述精准(the precision of expression)、意义明确(the definiteness of meaning),反对华而不实的辞藻(declamatory phrases)和模糊的概括(vague generalities)”。(45)

文人们开始反思、讨论并重新界定伦理术语的意义,说明他们认为道德出现了问题。如卡莱尔所说,英雄的时代不是道德哲学的时代,当人们开始思辨德性的时候,也就说明道德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46)而且,他们对道德、宗教、政治领域关键词语的分析,即便只是学理层面的探讨,也常暗含着对社会甚至权威的批评,而这些批评又无不带有建构的意图。例如,卡莱尔重新界定“社会”概念,不只在探索新社会需要哪些基本原则来维系,还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中世纪社会理念的倡扬。他并不是要回归中世纪,而是主张现代社会应该延续中世纪那些更有人情味的社会理念,或毋宁说,是他根据现代社会的弊病从古代文化中建构出来的一种理念。因此,考察他们的词语焦虑,也可以管窥他们是如何为新社会建构道德的。

或许有观点认为,只有出现“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才可能谈得上道德“重建”。的确,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虽然经历了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生政治、道德、文化领域的“革命”,相比欧洲大陆,似乎走了一条平稳渐进的变革之路,史学家们常用“改革的年代”(age of reform)、“改善的年代”(age of improvement)、“平衡的年代”(age of equipoise)之类的说法来命名这段历史。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当时的社会没有经历大变革。评价社会变革的剧烈程度,除了要看参照物,很多时候还取决于将镜头拉近还是推远。当时的许多文献都凸显了关于变革的焦虑。穆勒就认为,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之一”(one of the greatest revolutions),包括人们思想和“整个社会构造”(the whole constitution of human society)的变化。(47)史学家扬格(G.M.Young,1882-1959)也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中用“大变革”(revolution)来描述那段历史。(48)而且,当时很多文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焦虑。卡莱尔在《时代特征》(Characteristics,1831)一文中将这种不安称作“self-conscious”,(49)人们开始和自己对话,疑虑重重地谈论“时代精神”等话题。穆勒的长文《时代精神》(The Spirit of the Age,1831)正是从解释这种“现场”感受开始的:

“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新奇的表述。我不认为能在50年前的任何著作中碰到它。诚然,将自己身处的时代与以前的时代进行比较,或与我们想象的未来时代相比较,这种念头哲学家早已有过,但它从未成为任何时代的主导观念。

它基本上是变革时代才会有的一种观念……人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被让人难以察觉的渐变给掩盖了,而且悄无声息,早在被普遍感知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当事实突然显现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仿佛从梦中惊醒。他们不知道别人脑子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甚至不知道自己脑子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0)

于是,以“anarchy”为首的表示混乱的词语成了19世纪英国文人的常用词语,用来描述政治、伦理、宗教、知识等各方面的“无政府状态”。该词源自古希腊语“anarchos”,意指“没有领袖”。16世纪进入英语后,既指没有政府或政治上的混乱状态,也泛指各种缺乏权威的状态,如道德、精神、情感、语言等领域的混乱。到19世纪,这个词甚至成了文人的一种修辞手段,用来描述让他们心神不宁而又无法言说的混乱,借以表达重构权威与秩序的迫切要求。马修·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将它视作“文化”的对立面,卡莱尔则在《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将它视为世上“最可憎的状态”。(51)

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在《穆勒与人生的目的》一文中说: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病是幽闭恐惧症(claustrophobia)——一种憋闷的感觉。那个时代最优秀和最有才赋的人,如穆勒和卡莱尔,尼采和易卜生,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都要求更多的空气和更多的光亮。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众恐惧症则是旷野恐惧症(agoraphobia),人们害怕解体,害怕没有方向。他们就像霍布斯所说的自然状态中没有主人的人那样,寻求能够阻挡大海狂涛的堤坝,寻求秩序、安全、组织、清晰可辨的权威;人们害怕会有过多的自由,那将使他们迷失在一个巨大的、孤独无助的真空之中,一片没有道路、地标或目的地的荒漠。(52)

不过,维多利亚时代的文人虽然要求空气和光亮,却也没能克服现代人的这种旷野恐惧。令他们感到恐惧的深层原因,是变革年代那种难以掌控的无政府状态。如弗莱(Northrop Frye)所言,当时思想界常谈“摇晃的小船”形象,即道德、思想、文化的传统如诺亚方舟般漂浮在可怕的破坏力量之上。(53)这种针对传统存续而生的危机意识或忧患意识使文人更加关注词语,词语焦虑实质上是社会文明和生存状态引发的种种焦虑的延伸。他们试图将政治、社会和伦理价值体系从混乱无序中拯救出来,而词语就是他们用来抵制或抑制那些焦虑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文人来说,词语既是阻挡狂涛的堤坝,又是获取空气和光亮的窗户。诚如当代作家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在《由词语来拯救》(Salvation by Words)中所言:

词语构成了我们道德存在(our moral being)的最根本的构造和材料。这是因为,我们要借助符号体系来表述自己的存在,而词语不仅是最为普遍使用和理解的符号,也是最精炼、最雅致、最细腻的符号。我们成了使用文字的动物(verbal animals),也就成了有精神的动物(spiritual animals)。只有借助词语才能做出最根本的区别。词语就是精神。(54)

维多利亚时代文人在巴别塔下重构意义体系的过程,也是道德重构的过程。只是,这种重新建构并非推倒重来,而是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不断调整,用卡莱尔和穆勒的说法就是“旧衣新裁”或“旧衣新织”。穆勒认为那个时代的首要特征就是“转型”或“过渡”(an age of transition),用他的比喻说,就是人长到26岁的时候,6岁的衣服已经穿不上了。(55)文人自觉的重任就是为这个26岁的人裁剪、缝制合适的衣裳。

到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焦虑不仅被看作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需要进行“精神分析”的病症。但本文所说的“词语焦虑”,却不是病态的焦虑,而是文人的自我意识或觉醒。他们意识到词语的混乱无序不仅阻碍了他们的交流或对话,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和社会的思想,如果不加看管,会带来更大的破坏。研究这种焦虑的意义在于我们不仅能从中看到符号体系的重塑过程,还能看到文化如何调整自身以适应并影响社会变化。

 

 

①Thomas Carlyle,On Heroes,Hero-Worship and the Heroic in History,ed.Henry Duff Traill(London:Chapman and Hall,1893),p.122.

②John Ruskin,The Works of John Ruskin,Vol.27,ed.E.T.Cook and Alexander Wedderbur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p.14.

③Matthew Arnold,Discourses in America(London:Macmillan,1912),p.90.

④Mathew Arnold,Discourses in America,pp.90-92.

⑤George Eliot,The Mill on the Floss,ed.A.S.Byatt(Harmondsworth:Penguin,1979),p.69.

⑥John Holloway,The Victorian Sage(New York:Norton,1965),p.41.

⑦Anthony Trollope,The Warde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2),p.194.

⑧Jules Paul Seigel ed.,Thomas Carlyle:The Critical Heritage(New York:Barnes & Noble,1971),p.188.

⑨J.L.Bradley ed.,Ruskin:The Critical Heritage(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4),p.294.

⑩Thomas Carlyle,Critical and Miscellaneous Essays,Vol.2,ed.Henry Duff Traill(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p.66,p.63,p.61,p.76.

(11)John Henry Newman,The Idea of a University,ed.Frank M.Turner(New Haven &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pp.68-69.

(12)George Eliot,Essays and Leaves from a Note-Book(Honolulu,Hawaii:University Press of the Pacific,2004),p.278.

(13)西蒙·温切斯特:《万物之要义——〈牛津英语词典〉编纂记》,魏向清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57-59页。

(14)Richard Chenevix Trench,On the Study of Words(London:John W.Parker and Son,1851),pp.3,5.

(15)Richard Chenevix Trench,On the Study of Words,p.52.

(16)John Ruskin,The Works of John Ruskin,Vol.17,ed.E.T.Cook and Alexander Wedderbur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p.225; John Ruskin,Sesame and Lilies,Unto This Last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rt(London:Cassell,1907),p.26; John Ruskin,Modern Painters,Vol.5(London:J.M.Dent,1907),pp.240-241.

(17)Samuel Johnson,Lives of the English Poets:A Sele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48.

(18)Thomas Carlyle,Sartor Resartus,eds.Kerry McSweeney and Peter Sabo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p.57.

(19)Thomas Carlyle,Critical and Miscellaneous Essays,Vol.3,ed.Henry Duff Traill(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pp.118-119.

(20)George Eliot,Middlemarch(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Riverside Press,1956),p.223.

(21)Alasdair Maclntyre,A Short History of Ethics,2nd e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p.3.

(22)Lewis Carroll,The Annotated Alice:The Definitive Edition(New York:Norton,2000),p.213.

(23)John Locke,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ed.Roger Woolhouse(London:Penguin,2004),p.366.

(24)John Locke,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p.392.

(25)John Locke,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p.438.

(26)Alasdair MacIntyre,A Short History of Ethics,24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27)J.S.Mill,The Spirit of the Age,On Liberty,The Subjection of Woman,ed.Alan Ryan(New York:Norton,1997),pp.7,9.

(28)Thomas Carlyle,Critical and Miscellaneous Essays,Vol.3,p.33.

(29)J.S.Mill,Collected Works of John Stuart Mill,Vol.18,ed.J.M.Robson(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7),p.6,p.13.

(30)Matthew Arnold,Culture and Anarchy,ed.Jane Garnet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p.96.

(31)John Henry Newman,The Idea of a University,p.37.

(32)John Ruskin,Sesame and Lilies,Unto This Last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rt,p.24.

(33)J.S.Mill,The Spirit of the Age,On Liberty,The Subjection of Woman,p.71.

(34)J.S.Mill,The Spirit of the Age,On Liberty,The Subjection of Woman,p.73.

(35)J.S.Mill,The Logic of Moral Sciences(La Salle,Illinois:Open Court,1988),p.28.

(36)Ludwig Wittgenstein,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trans.C.K.Ogden(Mineola,New York:Dover,1999),p.88.

(37)Charles Dickens,David Copperfield(New York:Everyman's Library,1991),p.754.

(38)Charles Dickens,Martin Chuzzlewit,ed.Patricia Ingham(London:Penguin,2004),p.23.

(39)Charles Dickens,Martin Chuzzlewit,p.25.

(40)Charles Dickens,Martin Chuzzlewit,p.23.

(41)Oscar Wilde,The Plays of Oscar Wilde(Ware,Hertfordshire:Wordsworth,2002),p.201.

(42)Richard Chenevix Trench,On the Study of Words,p.45.

(43)George Eliot,Impressions of Theophrastus Such,ed.Nancy Henry(Iowa City:University of Iowa Press,1994),p.135.

(44)H.G.Wells,Tono-Bungay(London:Ernest Ben Ltd.Publishers,1926),p.20.

(45)J.S.Mill,Autobiography,ed.John M.Robson(London:Penguin,1989),p.164.

(46)Thomas Carlyle,Critical and Miscellaneous Essays,Vol.3,p.8.

(47)J.S.Mill,The Spirit of the Age,On Liberty,The Subjection of Woman,p.3.

(48)G.M.Young,Victorian England:Portrait of an Age,2nd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p.4.

(49)Thomas Carlyle,Critical and Miscellaneous Essays,Vol.3,p.19.

(50)J.S.Mill,The Spirit of the Age,On Liberty,The Subjection of Woman,p.3.

(51)Thomas Carlyle,On Heroes,Hero-Worship and the Heroic in History,p.124.

(52)Isaiah Berlin,Four Essays on Liber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p.198.

(53)Northrop Frye,"The Problem of Spiritual Author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in Backgrounds to Victorian Literature,ed.Richard A.Levine(San Francisco:Chandlers,1967),p.135.

(54)Iris Murdoch,Existentialists and Mystics:Writings o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ed.Peter Conradi(New York:Penguin,1999),p.241.

(55)J.S.Mill,The Spirit of the Age,On Liberty,The Subjection of Woman,p.5.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