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诺•盖格尔,图片源自网络)
作家简介:奥地利作家阿尔诺•盖格尔(Arno Geiger,1968— )是当代德语文学的代表人物。1996年,他凭借处女作《南瓜地》(Das Kürbisfeld)进入德语文坛,自此佳作不断。家族史小说《我们过得还行》(Es geht uns gut)获得了2005年首次颁发的德国图书奖。2011年出版自传体小说《流亡中的老国王》(Der alte König in seinem Exil),讲述了自己和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之间的父子之爱。2018年,盖格尔回归历史题材,为我们呈上了《龙墙之下》(Unter der Drachenwand),该书获得了2019年的不莱梅文学奖。

(《龙墙之下》,图片源自网络)
作品简介:二十四岁的年轻士兵科尔贝由于在东部战场上受了重伤而在1944年初回到家乡维也纳进行休养。但由于不能忍受父亲拥护战争的思想,他逃到了距离萨尔茨堡半小时车程的蒙德湖,并在一个农妇那里租了一个猪圈之上的房间住了下来。蒙德湖附近有一个高耸的岩石,名为“龙墙”,这也即小说题目的来由。《龙墙之下》描述了战争阴影下普通人的生活。
推荐理由:盖格尔称这部小说为“虚构的房子,却有着真实的门和窗”。大约十年前,作者在跳蚤市场上购得一捆信件,并以这些信件为基础写作了这部作品。整部小说采用书信和日记的形式把不同的人物、经历串连构建起来,小说的人物都是普通人。在关于第三帝国的作品中,我们读到了太多的极端的情况和非黑即白的人物设定。但盖格尔却在中间地带审视塑造那些战争的幸存者,描述了战争年代的个人生活以及令人感动的生活之美。小说中的“巴西人”在一个温室里精心种植了兰花,而且毫不顾忌地表达自己对于希特勒、对于战争的厌恶。在战争年代,兰花可以说毫无用处,但在纳粹宣传的“血与土”之外,这丛美丽的兰花代表着世界上的美,提醒着人们并非一切都是为了实用而存在,而这给了人们以希望。
(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