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盘点 | 2022年总目录

第1期

新作评论


以父之名的精神寻根


——评2020年度俄罗斯大书奖获奖作品《牛顿手稿》


李春雨 / 5


旅行小说《撒马尔罕专列》的叙事诗学


刘淼文 / 13


暮年之歌:论德里罗新作《寂静》的晚期风格特征


汤晓敏 / 21


二元、权力与战争话语


——解读山姆·谢泼德剧作《震惊状态》


郝志琴 / 30


柴那·米耶维《帕迪多街车站》中的“新怪谭”叙事


吕广钊 / 39


论玛丽·恩迪亚耶《拉迪维娜》中的奇幻书写


于海燕 / 48


作家研究


论彼得·汉德克的戏剧转向


陆佳媛 / 58


维克多·佩列文与东方后现代主义


郑晓婷 / 68


私人文本发掘与阅读中的道德悖论


——拜厄特小说《占有》中的维多利亚书信与日记


林 芸 / 77


后印第安的景观政治


——以维兹诺的小说《死寂之声》为例


李雪梅 / 89


记忆·英雄·身份认同:哈维尔·塞尔卡斯的西班牙内战系列小说研究


侯 健 / 102


现代印度的三种面向


——论“朱鹭号三部曲”中的政治书写


郑 楠 / 113


动态研究


“反乌托邦文体”及其“文学系统”


——从《反常之魔》到《心理测量者》


林云柯 / 123


理论前沿


从通感到共情:视觉主导范式下的“触感阅读”


张荆芳 / 134


访谈


文学传承、创意写作与文学的跨文化旅行


——美国作家勒萨尔访谈录


顾 悦 / 145


写作、记忆与身份:普利策获奖作家阮清越访谈录


阮清越 张龙艳 / 153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来稿须知 


/ 160 

第2期

专题·诺贝尔文学奖


后殖民文学中的记忆、语言、异质性与地方性


——古尔纳的创作与批评思想解析


张 峰 / 5


“这片土地在人类成就史上无足轻重”


——论古尔纳新作《来世》中的历史书写


余静远 / 18


跨越深海之隙


——新现实主义视阈下古尔纳小说的难民主题探究


周博佳 / 30


新作评论


科幻背后的美国现实批判


——以欧茨的新著《漂流在时间里的人》为例


韦清琦 / 39


历史书写的现实意义


——以《积恨成仇》为例


宗笑飞 / 47


“现实主义的后现代主义”


——评安东·乌特金的历史小说《环舞》


侯 丹 / 57


历史是怎么制成的:沃达拉兹金《岛的辩护》中的历史叙事结构


颜 宽 / 66


“橱窗小说”:斯捷潘诺娃小说《记忆记忆》的叙事艺术探索


胡 焕 / 75


专题·西方当代左翼文艺思想


复数的独异性


——论南希的存在论及其艺术理念


李三达 /84


戏剧事件与戏剧真理:阿兰·巴迪欧的戏剧理论


艾士薇 / 96


动态研究


谁害怕传记?


——当代西方“反传记”批评辨析


梁庆标 / 107


论当代苏格兰盖尔语诗歌的民族性


何 宁 / 121


马华文学的历史流变与“关键词”的阐释边界


蒋成浩 / 131


作家研究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毛发”书写


肖辰罡 / 139


论澳大利亚和解小说的叙事伦理


——以《抱歉》为例


詹春娟 / 149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来稿须知 


 / 160

第3期

新作评论


加速、失控和共鸣


——《克拉拉与太阳》中的技术理性批判


刘 可 / 5


戴夫·艾格斯小说《国王的全息图》中的当代旅行叙事


聂祝琳 / 15


《十字路口》:后传统社会的到来


刘 露 / 25


反乌托邦叙事下的现实隐喻


——评阿拉伯小说国际奖获奖作品《第二次狗战》


唐 珺 / 34


冷眼看人间


——麦凯恩《十三种看的方式》的空间释读


冯丽霞 / 42


身体与身份、失语与言说


——评2021年德国图书奖获奖小说《蓝色女人》


王 坤 / 51


动态研究


美国“9·11”小说中的时空记忆场


王 薇 / 59


“就让记录自己来陈述所有这一切吧”:


艾米莉·黑尔信件与托·斯·艾略特诗歌解读新方向


黄 强 / 68


俄侨期刊《现代纪事》的俄罗斯文化共同体建构意识


王时玉 / 77


作家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的模糊地带


——萨拉·鲁尔戏剧研究


李言实 / 87


石黑一雄早期鬼故事、电影与不可靠叙述


沈安妮 / 96


漫画“9·11”


——阿特·斯皮格曼的观看之道


罗伊丽 / 105


特丽·威廉斯的生态隐喻“马赛克”


——对《在破碎的世界里寻求美》的生态人文主义解析


李永红 / 117


从“自觉存在”到“逃避存在”:


《藻海无边》与《大闪蝶·尤金妮亚》的主题变奏


巩晓琳 / 126


当代西伯利亚文本中的地理形象


——以西伯利亚作家群创作为例


李春钰 / 139


重读


从精神炼狱走向《断头台》的阿夫季


卲楠希 / 149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注释体例


 / 158


第4期

理论前沿


情动层面的晚期现代性诊断:倪迢雁的负面情感美学 


郜乐凡 / 5


从《瓦尔特·罗利爵士》到《文艺复兴自我塑形》:格林布拉特的自我塑形观 


陈怀凯 / 15


变形与复兴


——21世纪美国文学批评的新趋势 


王丽霞 / 27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英国化:伊格尔顿与威廉斯关于基础/上层建筑的争论 


胡俊飞 / 35


新作评论


新南非的未竟承诺


——评2021年布克奖获奖作品《承诺》 


林星宇 / 46


“一半是为了它的歌”


——格吕克诗集《草场》的互文叙事策略 


贾思稷 / 57


《博物馆》中东方“他者”的“凝视”与“被凝视” 


王 春 / 66


反转主义与“脱欧”讽喻:《蟑螂》中的政治书写 


李 涯 / 76


作家研究


从“司机节”进入流变的世界:索因卡《路》中的文化政治


赵晶晶 / 83


耶利内克的半生传记与服饰书写 


马艺璇 / 96


朱利安·巴恩斯《唯一的故事》中的后真相叙事 


杜兰兰 / 104


动态研究


当代俄罗斯小说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遗产的多元化接受 


李新梅 / 114


反叛与救赎:论丹尼尔·哈尔姆斯的戏仿策略及其文学史意义 


魏丹妮 / 124


重读


后现代批判:里德《芒博琼博》中的瘟疫“叶斯格鲁” 


连 旭 / 134


重温苏联科幻经典:论《仙女座星云》的宇宙主义精神 


李 然 / 144


域外书评


杰弗里·塞勒论澳大利亚民族文化精神


——评《先知从沙漠走来:澳大利亚的文化精神》 


张丽丽 / 152

第5期

重读


福楼拜的句子 


郭宏安 / 5


新作评论


《叛教者的女儿》与玛莎·凯利个案的改写


——基于塞勒姆巫术审判学术视野的考察 


尚晓进 / 15


“命运彼此交融”


——论莱维《华景亭》中的“非特异性” 


樊 星 / 28


《小丑夏利玛》中的克什米尔书写与暴力反思 


贾宏涛 / 38


格吕克诗集《集体之家的冬季食谱》中的死亡之思 


方 杰 / 46


远程“反恐战争”中的“他者”身体与权力话语


——《我看见一个男人》的战争空间解读 


曾 杰 / 56


《舒吉·贝恩》中的去工业化记忆与“地方感”重构 


刘 莉 / 64


作家研究


非洲女性主义写作的困境与出路


——从《一封如此长的信》谈起 


王天宇 / 78


“监禁”与“越狱”:《尼克尔少年》的种族主义法律之辩


黄子夜 / 90


囚禁与反叛:《尼克尔少年》中的乐观与悲观之辩


梁会莹 / 99


论科尔森·怀特海德《萨格港》中的成长主题


刘 晗 / 108


阿特伍德“后启示录叙事”中的全球瘟疫与现代性批判


——以《羚羊与秧鸡》为例


王韵秋 / 120


理论前沿


俄罗斯文论的关联体制


——季哈诺夫论现代文学理论的诞生与终结


郭靖媛 / 130


文化研究


荒野美学与“边疆”政治:美国“山地人”的制造


贾 莹 / 138


动态研究


创伤与文化记忆:纳博科夫早期流亡小说的俄罗斯主题书写


韩 悦 / 154

第6期

诺贝尔文学奖


个体书写与集体记忆


——关于安妮·埃尔诺及《悠悠岁月》的对话


袁 娜  吴岳添 / 5


重读


捕猎、统治、殖民


——重读《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和《老人与海》


陈 雷 / 12


新作评论


从噶伦堡山地站到纽约:《失落的继承》中的平行景观与后殖民叙事


张文钰 / 28


做一个“完整的人”


——“奥勃洛莫夫性格”的当代解读


刘良辰 / 41


《正常人》中的自恋主义文化危机


任 娜 / 49


论谭恩美回忆录中的图像叙事


张 欣 / 58


论朱诺·迪亚斯《你就这样失去了她》中的多米尼加身份认同 


张伟劼 / 68


作家研究


罗伯特·穆齐尔的政治肖像


徐 畅 / 77


恶托邦的元病毒


——论斯蒂芬森科幻小说《雪崩》的元宇宙叙事


李 睿 / 88


反叛自然主义:论罗伯特·威尔逊《奥德赛》的意象化叙述 


惠子萱 / 98


《真实的短篇小说》中的女性身体、疾病与声音


郝玉梅 / 109


约瑟夫·罗特小说《拉德茨基进行曲》中的音乐符号解读


王波涛 / 117


文化研究


魏玛共和国地缘政治文学中的亚欧冲突


——以德布林小说《山、海和巨人》为例


张 晖 / 127


动态研究


电气火车上的酒神之旅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的狂欢化美学


赵 雪 / 141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经典“脱域”传播的可能性


——以短篇小说《噼噼啪啪》及同名改编游戏为例


李文华 / 152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来稿须知


/ 160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2年栏目介绍及稿约说明


点击封面or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