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盘点 | 2023年总目录




第1期


新作评论


走出部落与族群


    ——读恩古吉自传三部曲


陆建德 / 5


诺维拉的难民困境


    ——解读《耶稣的童年》中的“裂缝”


朱德全 / 20


形象、结构和仪式:《沉没的方舟》中的神话原型书写


赵婷廷 / 34


专题·爱尔兰分治百年


如何讲述爱尔兰故事?


    ——析芬坦·奥图尔《我们不了解自己:1958年以来的爱尔兰个人历史》的叙事性非虚构写作


李 元 / 45


当代爱尔兰传记小说的后民族主义历史叙事倾向


陈 丽 / 57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印地语进步主义小说中的种姓批判


    ——文学生产与马克思主义印度化


任筱可 / 66


文化研究


读者论:文化研究的日本谱系


王志松 / 80


作家研究


《攀登F6峰》中的浪漫主义英雄形象


赵 元 / 95


跨媒介的音乐叙事:《无可慰藉》中的双重复调结构


李文庭 / 108


论米歇尔·维勒贝克新作《毁灭》中的“衰老”书写


刘欣怡 / 119


动态研究


素人传的崛起及其特征


    ——以2021年中外两部传记作品为例


毛 旭 / 131


预测的落空:从认知科学视角看《秃头歌女》的高频陌生化现象


黄晓露 / 141


“后戏剧”式重构:康·博戈莫洛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戏剧书写


姜训禄 / 152



第2期



诺贝尔文学奖


安妮·埃尔诺的“社会学”写作 


刘 晖 / 5


重读


人人都驳圣伯夫吗?


    ——纪念马塞尔·普鲁斯特逝世一百周年


/28

新作评论


民间文化之后:索罗金《暴风雪》中的次要人物探微 


李朝政 / 47


《西伯利亚,西伯利亚》中的时空体研究


田欣雨 / 56


作家研究


贝恩哈特反故土文学的批判艺术


    ——以小说《寒冻》为例


张 沫 / 65


“在范式转换的月亮下”


    ——芭芭拉·金索沃小说《无处安身》中的家宅想象


汤 瑶 / 76


域外书评


21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多维度拓展


    ——评《新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金 莉 / 86


“矿井中的金丝雀”:论詹姆斯·夏皮罗的《莎士比亚在分裂的美国》


王丽娟 / 95


动态研究


论安的列斯群岛法语流散作家文化身份的建构策略


宋心怡 / 104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浑融性 


张 宇 / 118


论列斯科夫《大堂神父》中的笑谑话语 


杨姝蕾 / 127


维吉尔史诗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续写及伦理重估 


徐 娜 / 137


理论前沿


从身体的书写到书写的意义


    ——以南希的“外铭写”概念为中心


王 琦 / 148



第3期


文化研究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来龙去脉 


刘训练 / 5


从绅士学者到文化权威:以赫胥黎为例解析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共同体 


萧 莎 / 30


新作评论


“艺格敷词三角”


    ——论查尔斯·伯恩斯坦作品中的诗歌、绘画与读者 


冯 溢 / 54


世界主义与异质共同体:论《十个小印第安人》中的本土之城


李 靓 / 66


文学作为一种试验场:克鲁萨诺夫小说《天使咬伤》中的欧亚帝国想象


孔俐颖 / 78


以戏明旨


    ——长篇小说《雅科夫的梯子》中的戏剧书写及主题深化 


姜书诚 / 89


作家研究


“后苏联现实的自然写实翻版”:科利亚达戏剧的荒诞诗学


王树福 / 101


个体的自我塑造与流动的民族性


    ——从塞巴斯蒂安·巴里《无尽岁月》看爱尔兰性的发展变化 


郭 鸿 / 111


“作家的婴儿床”:露易丝·格吕克的写作焦虑与小说创作


郑春晓 / 120


重读


歌德的“人性”与《威尼斯之死》的政治化解读


杨稚梓 / 129


从史实到小说:《王伦三跳》与德布林的中国想象


陈多智 / 146



第4期


作品及作家研究


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成长:《爱玛》里的教育话题


周 颖 / 5


《呼啸山庄》中的社会流动与帝国逻辑 


于承琳 / 21


《忒拜城的葬礼》中的爱尔兰身份政治 


祁亚平 / 34


三色堇与《仲夏夜梦》中的情感复兴 


姚 琳 / 49


《耶路撒冷去来》中的以色列地方书写 


敬南菲 / 60


域外近著评论


世界体系视野下的世界文学观念重构


    ——评《叠合发展与不平衡:迈向世界文学的新理论》 


李孟奇 / 72


《罗伯特·洛厄尔回忆录》中的“文学发现”


殷书林 / 86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厄普顿·辛克莱《100%:爱国者的故事》与陶晶孙的创作转型:无产阶级文学翻译与传播的个案研究 


张天宇 / 98


动态研究


隐身于物,使之为实:《圣山启示录》中彼得·汉德克对保罗·塞尚绘画理念的诗学借鉴 


韩心童 / 113


从美国西部到阿拉斯加:《叛道之城》中的新型边疆书写 


金 浩 / 123


怀特海德的城市叙事与都市意象


    ——评《纽约巨像》 


承 华 / 136


佩列文科幻小说《超人类主义公司》的自然文本阐释 


刘怡彤 / 147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注释体例


 / 156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来稿须知 


/ 160



第5期


作品及作家研究


“是什么给你蒙上了这样的阴影”:解读《班尼托·赛雷诺》中的哥特性 


陈 榕 / 5


走出世纪之交的犹太身份困境


    ——《诉讼》中“启示的虚无”与世俗生活内的救赎 


崔诗韵 / 26


瓦·格罗斯曼小说中的犹太线索与身份政治 


汪情乐 / 45


幽灵重返


    ——温特森万圣节系列小说中的感知、记忆与真实 


成之珍 / 63


匿名与流亡:安部公房《箱男》中的弃民问题 


赵健男 / 75


塞维尼夫人与古典主义文学记忆


    ——论《追忆似水年华》的一种灵感源泉 


廖梦媛 / 92


文化研究


维多利亚人对舒适的追求


    ——以《英国妻子》与《大卫·科波菲尔》为例 


傅燕晖 / 104


纳博科夫与他笔下的中国 


文导微 / 118


文艺理论研究


诗学的范畴:俄罗斯现代文论钩沉 


凌建侯 / 131


跨越大西洋、奴役史与离散黑人文化


    ——评保罗·吉尔罗伊的《黑色大西洋:现代性与双重意识》 


沈若然 / 144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注释体例


/ 156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来稿须知


 / 160



第6期


作品及作家研究


博纳富瓦诗歌的在场与不在场 


李建英 / 5


“我将投影出一个世界吗?”


    ——俄狄帕的媒介体验与精神旅程


修立梅 / 18


论赫尔岑对斯拉夫派人民性思想的世俗化重释


李 雪 / 33


记忆·激情·迷狂:《耶稣的学生时代》中的厄洛斯与真理之路


徐天予 / 49


尼尔·巴拉姆《好人》中普通施害者的罪与责


高天琪 / 61


模仿·竞争·受虐


    ——“模仿欲望”视角下的盖茨比


徐在中 / 76


论罗曼·先钦《淹没地带》的自然主义风格及文学史意义


丁丽丽 / 88


动态研究


文学普世性是谎言么?


    ——从《人类最隐秘的记忆》中的抄袭风波谈起


王天宇 / 101


“单一故事”的悖论式突破


    ——论《我们需要新名字》中的苦难书写


李 岱 / 116


区域研究


从拓荒者到“苏联最后一代”:以色列俄语文学的身份建构与文化突围


李 暖 / 130 


域外近著评论


亚裔在北美的种族形成


    ——评《异类资本:亚裔种族化和定居者殖民资本主义的逻辑》


李星星 / 148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来稿须知


 / 160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来稿须知(2023年)




点击封面or阅读原文


进入微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