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

诗歌回响|埃•庞德【美国】:地铁站(双语朗诵)

 爱世界,爱文学,爱《世界文学》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地铁站


埃兹拉·庞德作  王伟译


人群中那些面孔的魅影;


潮湿阴暗树干上的花瓣。




译者注:译文中“那些”的原文为these(这些)。诗人把对地铁出站乘客面容的印象比作阴暗潮湿树干上的花瓣,显然是一种心理上的整体扫描,如果此时他身在人群中(用these近指的理由),不容易展开这样的扫描。合理推想,他此时应在人群之外,故此用“那些”更为自然。




王伟老师解析



这是庞德“意象派”诗歌的名作


颇有汉语诗歌传统中“比兴”的神韵


不顾英语文法


不用动词


直接走意象


有一种不假思索


直指人心的力度




简洁的诗章


会唤起我们生命中的类似体验


在一个平淡无奇的时刻和地点


异乎寻常的美突然降临




从阴暗地铁过道中走出来的人的面孔


突然暴露在热烈的阳光下 


那种鲜明夺目的瞬间印象


在自然中找到了可以交相印证的刹那




这就是禅心观照下的美感


那一刻


理性的思考戛然而止


被唤起的是直觉和灵性


观看者


被观看者


以及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时空点


交融一体


无可分割




懂得禅定的人


美就是他不自觉的创造


举手投足


俯仰行止之间


无不是美


无不是诗




纳须弥于芥子


立万法于毫端




平常心中流露的禅意


是最人性的生活


也是生命唯一正确的“浪费”方式



作者介绍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年10月30日—1972年11月1日),美国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庞德和艾略特同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从中国古典诗歌、日本俳句中生发出“诗歌意象”理论,为东西方诗歌的互相借鉴做出了卓越贡献。



译者和朗读者介绍


王伟,别号释然,语言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爱道理学堂”创始人。2009-2010年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相关阅读

诗歌回响〡罗•洛厄尔【美国】:渔网







点击封面,一键订购本刊

世界多变而恒永


文学孤独却自由






责编:文娟


终审:言叶




征订微信:15011339853


投稿及联系邮箱:sjwx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