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

读者来稿 | 薛亦:写给安东尼·多尔《采贝人》及与它相关的一切

爱世界,爱文学,爱《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的首要使命就是把国外最美的文学作品译介到国内,对于翻译的质量也一直追求完美。非常欣慰,我们的大学生读者薛亦注意到了翻译家对于文化传播的意义,她用轻灵、充满想象的文字为我们很好地定义了什么是译者:


“将来我可以成为一位译者吗?这是被遗忘了很久的愿望:在名字之后出现的名字,新的回声或者影子,同样作为碎片组成更为宏大的圆满;到达那圆满的过程却是在纸面上开路,如同雪原上踽踽独行,举着灯火回望照见来时的脚印。紧靠着心脏的幸福将送给更多的人。”


说得多好,因为有了译者,世上多了很多幸福的人。


荷声





写给《采贝人》及与它相关的一切

薛 亦  青岛某高校日语专业大二年级在读


十九岁十三天,叙述方式如同一段黏着的时间钟混沌着的婴孩。


白夜。我们一只脚踏入梦境,时间仍然以秒的速度切割着向前游移,在这样的时刻仍可以对爱者谈起爱吗?心脏已经被攥紧,干枯焦黑的血液凝滞如粉末纷纷落下,在这样的时刻,我的视线仍能被眼泪涤净,文学仍会如一只温柔的冰凉的手抚上我破碎的心和紧闭的眼睛吗?


即使是现在泪水仍然在滚落下来。我知道我们渴望着拯救所有人,而文学仍如真理一般坚固而永恒,只是亲爱的,我再也不知道如何说起,只是觉得应当坚固镌刻着的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圆颅,应当是心脏内壁,应当是生长羽肢的尺骨。


对你们的爱会成为真正的力量吗?我看见那些剪纸,落在书签和纸页上的影子纷纷如落雪,融化之后凝结为泪痕。那像是一场梦,洁白的纸敞开着通往晕眩,最后一片如同冰凉的亲吻覆盖眼睛。然而该如何呢,遥远的人们,你们在纸页上留下鹿角的国王和巫女,留下天使和半人马的结晶,森林和月光小径,王子和小人鱼漫长的尾鳍。一场玫瑰的雪,寂静的无人的雪原从此是绮异的蓝与红色缓慢盛开;进入小人鱼模糊的梦境看到了路易斯,他的世界如同安徒生的剪纸和跳舞的琴弦;是的,还有贝壳,贝壳与玫瑰,螺旋着通往幽微的深处,山顶的树,洁白而古老的树;在珊瑚般鲜艳水晶般透明的海浪之中回来的少女……



如何不爱你们。多尔的文字,在李晖老师的笔下是那样美,是造物主的魔法、落在掌心里的雪的结晶,是语言自然而纯净的生长。也是从《采贝人》开始,我逐渐发现我如何喜爱博物学,喜爱萨满并向前走,找到了阿兹特克和草原上的萨满,那迁徙的牧养驯鹿的人们。在每一个凝神的时刻看见永恒,文明的寂灭生命一般绚烂,惊异于美的奇迹,眼泪就毫无预兆地落下来。啊啊,将来我可以成为一位译者吗?这是被遗忘了很久的愿望:在名字之后出现的名字,新的回声或者影子,同样作为碎片组成更为宏大的圆满;到达那圆满的过程却是在纸面上开路,如同雪原上踽踽独行,举着灯火回望照见来时的脚印。紧靠着心脏的幸福将送给更多的人。

读完作品后,接下来是六月的笔记,那时候仍然是金色向日葵的季节,却能听见耳边呼啸着的风。


 “她声称自己看见大海化作漫天冰雪从四面八方吹落,所有这一切——大海 雪花 冰封的白色天空——都随着脉搏跳动。”


“听到一种脉搏跳动的声音,缓慢而宏亮。她说即使在醒来后,仍然还能听见它。采贝人想象这是一种巨大的脉搏声,一颗重达三千磅的冰鲸心脏。伴随着每一次跳动,成加仑的鲜血奔涌而过。也许他现在听到的声音就是它,他耳朵里开始有鸣响的鼓音。”


 “无数星辰不断颤栗着从他头顶上空翻卷而过。他的生命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次螺旋上升,此时正一头扎进最幽暗的涡漏,螺壳从这里开始逐渐缩小,直至汇入阴翳。他终于还是在潮汐里慢慢消隐,这时他有没有回想起什么?北极光下映照的男孩,倾泻如雨的子弹,感觉到肺腑间形成的巨大而悲哀的空虚气泡?”


 “他的身体感觉随即离他而去。他觉得自己在极度鲜明而生动的空间里消融,融入天边升起的沉沉阴云。星辰在不见光明的地带燃烧,树木在砂土里萌芽生长,海水退潮,水体里生机涌动。他到底感受过怎样的东西,怎样可怕而冰冷的孤独。”

……


安东尼•多尔部分作品
不可言说。无可解释。用眼睛去看,去记得。

渴望成为文字的萨满,将冰凉的手放在滚烫的头颅之上,当呢喃出神的时刻来临,身边陪伴着的是心爱的事物。那些动物们和树,森林中的精灵,我愿意那样的场景在林间空地。我愿意想象我离开人的身份变成动物,和一头鹿或者老虎彼此拥抱,头颅像是天然生长在肩膀上。一种近乎凝滞的永恒的姿态在泪水之中结晶,就那样安静地拥抱着,不再说话。


还想要感谢天艾老师译出了《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第一个寒噤之后不要接受寒冷”。感谢天艾老师愿意呈现自己的内心。感谢她带来的皮扎尼克以及塞尔努达————万华镜里的宝石和螺壳碎片,天使吟唱之中的玫瑰窗,蛋白石的路,蓝色琉璃的桥。仍然难以遏制地悲伤而颤抖,还想要继续说下去,希望有一天能见到你们,亲爱的渡船人们,我热爱螺壳深处明亮的夜、渴望着那朝我们奔来而绝不会抵达的光明————说“在有光芒的地方相遇”绝不会是永别。


 



征稿启事


《世界文学》公众号继续面向广大读者征稿。

读者可以就《世界文学》纸本期刊上刊登过的作品或《世界文学》公众号推送过的篇目发表评论或感想,也可以讲述自己与《世界文学》相遇、相知、相伴的故事。来稿要求紧扣主题,言之有物,逻辑清晰,文辞畅达,字数不低于一千字。有意投稿的朋友请将文稿以Word文档的形式发至sjwxtg@126.com,并在邮件标题处标明“公众号读者征稿活动”字样。此外,请在Word文档中注明你的真实姓名或笔名、生活城市、年龄、职业等信息。文章获选的读者将能得到编辑部寄出的《世界文学》珍贵旧刊。


《世界文学》编辑部


相关阅读

读者来稿〡读安东尼•多尔短篇随感两篇(作者:管琴、王星宇)

读者来稿〡蔡源:一百年后读《月亮与六便士》





 



点击封面,一键订购本刊




世界多变而恒永


文学孤独却自由






责编:荷声  排版:文娟


终审:言叶




征订微:15011339853


投稿及联系邮箱:sjwx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