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世界,爱文学,爱《世界文学》
悲凉世界 彗星一茶
1月10日我们的公众号推出了“《世界文学》中的俳句”,立刻得到读者朋友的热烈回应,不少朋友也以俳句留言,比如云中之君的“浮生莫匆忙,夏日树荫浓,冬月葡萄凉”,超可爱!也有朋友说“俳句少不得小林一茶”。说得对。于是,我们找来秦岚老师一篇关于一茶的旧文发在这里,分享给朋友。盼望穿秋水——期待更多的俳句或者“小三行”留言哦。
馨蘭
他的俳谐是人情的,他的冷笑里含着热泪,他的对于强大的反抗与对于弱小的同情,都是出于一体的……一茶在日本俳诗人中,几乎是空前而且绝后。所以有人称他作俳句界的彗星,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望不见他的踪影了。
一
小林一茶(1762-1827),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俳人。本名弥太郎,曾号二六庵菊明,后改号为俳谐寺一茶。主要作品有《病日记》(1802)、《我春集》(1812)、《七番日记》(1818)、《我的春天》(1819)等。关于一茶,中国人最熟悉的应当是“瘦蛤蟆,别输掉,这里有一茶!”如果问一茶的形象,大概好多人都会由此想象一个瘦瘦的一茶,看着雄蛤蟆打架,给瘦瘦的一方鼓劲儿。其实,一茶不是瘦瘦的,而是有如山东土生土长的壮实的庄稼汉。日本现存的一茶像不少,著名的就有寺濑默山的“一茶木像”(一茶纪念馆)、“一茶干漆像”(汤田中梅翁寺)和安藤芳洋的“一茶木像”(柏原俳谐寺),此外还有炎天寺中的“小林一茶读书铜像”等等。无论哪尊像,一茶都特别朴实壮实,和身子相比,头稍显大,宽宽的脸膛高颧骨,一付能吞忍世事的宽厚;而紧紧抿成一线的嘴唇,又分明示他的智慧和倔强。
二
悲凉与悲悯是一茶俳句的底色。
三岁的时候,妈妈死了,妈妈的疼爱死了。三岁的孩子还不懂得自己失去了什么,但却在幼年过早地知道了苦和难。本该是宝宝的时候,就成了芥草。这让一茶从小就遭受欺辱、感受孤单。
“没有妈妈的小孩,从哪儿都能看出来,咬着手指头,站在大门口!”
(原文:親のない子はどこでも知れる、爪をくわへて門に立つ)
和我来玩吧,没有妈妈的小麻雀。
这种与小动物为友,爱恋它们,和它们交流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一茶晚年。
尿一个瀑布给你看,小叫蛙!
(原文:小便の滝を見せうぞ鳴蛙)
瘦蛤蟆,别输掉,这里有一茶!
(原文:痩せ蛙負けるな一茶これにあり)
(原文:雀の子そこのけそこのけ御馬が通る)
这是见于《八番日记》一茶五十七岁上的句子,以小喻大。诗里的“大马”是武家的高头大马,可以看作是权力地位的象征。与此相对的小麻雀,可以看作是卑微农民的象征。坐在土路边,看着高头大马行列昂昂而过的农民可怜而卑小的样子,让一茶将其与小麻雀联想在一起了。这种寓意深致的联想,最初的原点,应该是一茶自身的遭际以及由此生发的对小动物的怜悯和对弱者的哀悯的表达。
三
一茶在《七番日记》中回忆离开家乡后的生活说,从故乡出来漂泊三十六年,日数一万五千九百六十日,历尽千辛万苦,心无一日乐也。十五岁闯江户的穷孩子一茶,曾不断地更换主家,入住帮工过活。过得都是这辛苦的日子。他写道:
回家去吧,江户乘凉也不易啊!
(原文:これがまあ終の棲か雪五尺)
“故乡”这个词,在他的感情里是一份纠结的存在,是“花”,却满身的刺。他不能割去这块土地与自己的联系。幼年大段黑暗的记忆,现实中继母与异母兄弟的百般刁难,邻人的不睦,都与眼前的“雪五尺”的自然环境一样寒酷,都是他时时处处感到不舒服的“刺”。“这是终老之地了,唉,雪五尺”中的“唉”,在原文中使用的是“まあ”,最平常的口语,却带上了“决心已定”的心情,无奈地接受命运,含义复杂丰富。遗憾的是翻译无法原汁原味传达出这一切,这也是翻译要承受的无奈的损失。
四
一茶经历的亲人之死,最是悲凉,令他揪心。
露水的世,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是如此。(周作人译)
文政二年(1819)三月七日,二儿子高丸溺死于明专寺,六月二十一日,爱女又死于水痘。“露水的世,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是如此”正是这两个死的悲痛中的句子。生命太过短暂了,该说什么呢,能说什么呢,在这巨大的悲哀和无可奈何的命运面前?
秋风啊,揪扯啊,红色的花。
(原文:秋風やむしりたがりし赤い花)
小林一茶旧宅
五
一茶是个关注身边生活的俳人,他的诗情从来不是架在生活之上的感慨,而是源自时时刻刻的日常之中。周边的一切事物——花花草草等景物、小蝴蝶小蝈蝈、日常的吃喝拉撒以及他被触动的每一丝情感,都能进入他的句子。读一茶,会觉得他的句子更像是随口说出来的,而不是坐下来写在纸上的。我们看看下面几首叙述日常的句子。
我把这首俳句分前后两部分读,即“梟よ面癖直せ”和“春の雨”。前部分的“梟よ”是称呼,就是“猫头鹰啊”;“面癖直せ”是命令式,即为“修理坏表情”。而后面“春の雨”是用窗外的景色吐露时间的文字,表明是新春时节(季语)。前面口语化,后面透着温情。我把它译作:
这真是夫妻生活中一个温馨的画面。在一茶的人生中,这样的画面应该很少。
真叫美啊,纸窗破洞望天河。
开化了,雪覆半年小村庄,童儿欢声长。
像这种记载日常生活一情一景一事一叹的俳句,在一茶那里实在是太多太多。他活着,看着想着感受着,随时随地就把一个个瞬间吟出来。日常性、叙事性,使每首俳句都有场面感,呈现出画面,告诉读者主人公的生活和故事、经历,让你进入他的村子他的家里他的时代生活中,加入到他的喜怒哀乐里。一茶俳句两万余,写个人经历和日常生活的最为广泛流传。
六
作为著名俳人,说一茶有才华,很好接受,而说他粗俗,说他就是个俗汉,大家就会歪头表示些疑问了。其实,正如在他的俳句中读出悲哀、纤细、深情、童趣、讽刺、诙谐一样,他的粗俗也在他的俳句里,像是他前胸与后背一样缺不得。读一茶的作品,确实经常会读出一位粗俗的一茶。
(原文:小便の滝を見せうぞ鳴蛙)
这里只是举了写小便的句子。一茶除了俳句还有大量日记,其中下半身相关的文字相当不少,关于夫妇合体次数也都有大量的记载。一茶本身就是个农民的儿子,又是在七苦八苦中长大的,虽然作诗吟句,身上却依然带着颇接地气的普通百姓的习惯和爱好。粪尿是那个时代亲近土地的农民的亲近之物,也都是他的贴身之物,进入句中是再自然不过了。如果用“文雅”做标准说事的话,一茶显而易见和面目清癯、与人间烟火、人之体嗅貌似不沾边儿的文人不是一个路数。不知一茶在真诚地写下半身之外,是否也有意多写点,“配合”一下称他为“椋鳥”的“雅致”之人呢?
虽然用“粗俗”做了表述,但是,也因为一茶俳句中的这部分内容,我们才可以看到他是活生生的有情才有爱憎有喜怒有谐谑有体味的丰满的人。
上述的一茶俳句的特点,加上他对口语俚语俗语与雅语的轻妙驾驭、不拘泥季语规矩所共同形成的一茶调,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在狭小的日本,一茶句碑就有数百处之多。
世间少有比小林一茶命运悲凉的诗人,也少有对温情这么敏感的诗人。如果说悲凉是命运,是小林一茶皮肤的末梢神经,那么人世与自然每有一点点温馨划过他的皮肤,都会引起他表皮神经的悸动。这悸动会迅速传遍这位日本俳人的全身,拨动他纤细的心弦,弹出丰沛的旋律——那些今天读来仍旧令我们深深感动的诗句,我想就是这样由涓滴温情积累而成的。对于陷身贫困的人,对于陷身困顿之中的人,对于在物质世界的丰富之外,寻找精神财富的人,这一句句短小的俳句,如同嵌在黑色夜空中的钻石,在无声无色里充满沉静饱满的美丽,又如神灵洒在绿叶上晶莹的晨露,只要有人注目,就会看到它们在那里闪闪发光。
2011年11月于枫涟山庄
文中引用俳句,除周作人所译一首外,均由作者翻译。
点击封面,一键订购本刊
世界多变而恒永
文学孤独却自由
责编:馨蘭 文娟
排版:文娟
终审:言叶
征订微信:15011339853
投稿及联系邮箱:sjwx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