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

新书快照 | 《约翰生传》华语世界首个全译本推出!一段“文学追星”佳话,一部文坛不朽传奇

 爱世界,爱文学,爱《世界文学》



我说“约翰生博士”,你可能一时没反应过来。


但我敢打赌,你一定见过这张表情包:



这个身材魁梧、皱着眉头、面色严肃的男人,正是我们今天要展开讲讲的约翰生博士。


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期隆重推出了《约翰生传》全译本,并收入在“译文版插图珍藏本·世界文学名著”书系中。


扫码前往上海译文出版社旗舰店购买
今天(4月18日)20点店庆活动开启




三卷本的《约翰生传》洋洋洒洒一百二十多万字,收入百余幅插图,含三十多幅重要人物彩色肖像,尽显名士风流;墨绿色漆布装裱书壳,防霉防蛀,经久耐磨;封面浮雕烫金工艺呈现约翰生博士头像,生动逼真;纯质纸精印,书顶镏金,分卷独立函套内衬绒布保护。


点击播放视频????



这么大的部头,这么精美的装帧,只为与传主约翰生博士的崇高地位与贵重人品相配。


为什么把Johnson译作“约翰生”而不是“约翰逊”?


为什么一定要称“博士”?


他的个人传记又为什么能写一百万字?


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缪斯女神赐予他博士学位




Johnson这个姓氏实在很常见。


往伦敦街头扔一块砖,能砸中三个Johnson。


这里面说不定还有一个当过英国首相的金发男人。


唯独有一个Johnson与众不同。因为他是牛津大学荣誉博士,所以只要提起他的姓氏,一定要带上“博士”二字,以示尊敬;译成中文时,又往往译作“约翰生”,以便和世上千千万万其他约翰逊区别开来。


“约翰生博士”,就是这么来的。


约翰生博士画像

“约翰生博士”这五个字,含金量可不是一般的高。


英国十八世纪后期,更是被称为“约翰生时代”。


作为较早一批留学海外、学贯中西的中国人,林语堂先生曾将约翰生博士与孔子相提并论,以示崇敬:“中国最典型的思想家是孔子,英国最典型的思想家是约翰生博士,两人都是富于常识的哲学家。如果孔子和约翰生博士相遇,他们一定会同作会心的微笑。”


《国富论》的作者、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约翰生博士的挚友,他更是盛赞:“约翰生读过的书比当代任何人都多!”


经济学家喜欢拿数据说话,想必亚当·斯密没有打诳语,约翰生博士的确博览群书、学识过人。




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朋友没有夸大其词,约翰生博士完成了一项震惊全欧洲的文化壮举:


仅凭一己之力,用8年的时间,就编著了《英语词典》,为后世的词典树立了样板。


反观海峡对岸的法国,40位法兰西学院院士用了整整40年,才编成一部《法语词典》。


靠着同行的衬托,约翰生博士确实有底气说一句:“我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二、十八世纪的“最强大脑”




说到约翰生博士编词典这件事,还有一个小插曲。


1747年,约翰生把《英语词典编写计划》提交给切斯特菲尔德勋爵,想得到勋爵大人的赞助。勋爵大人非常豪爽地给了他一笔“巨款”:十英镑。


真是一位富有且慷慨的赞助人。


到了1754年,切斯特菲尔德勋爵得知《词典》出版在即,两次著文大力推荐,委婉希望约翰生把书题献给他。


结果,这种占小便宜、耍小聪明的举动,招致约翰生写下著名的“致切斯特菲尔德勋爵书”予以回敬。


约翰生说:“此公我本以为是才子中的公侯;现在我才发现,他只不过是公侯中的才子!”


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约翰逊博士的性格特点:文人傲骨,性格直爽,口才过人。


约翰生博士是当时文学俱乐部的核心人物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约翰生博士恃才傲物。


这么说就错了,更准确地说,约翰生博士是恃全才而傲物:


作为学者,他为编辑《莎士比亚作品集》做出了杰出贡献;


作为诗人,他创作的讽刺诗《伦敦》、长诗《人愿皆空》都是名篇佳作;


作为散文家,他善用排比、讲究节奏,风格堂皇大气,用词典雅奇崛,开一代文风;


作为小说家,他创作了哲理小说《王子出游记》,足以奠定他在英国文坛的地位;


作为剧作家,他创作了妙语连珠的诗剧《伊瑞涅》


作为传记大师,他创作了将文学传记和文学批评完美结合的经典性著作《英国诗人传》


作为辩手,他仅凭雄辩的气势就能吸引一大批听众,听众越多,他越能说得头头是道,甚至故意持不同的立场,以显示自己的辩才。


在没有人工智能的时代,约翰生就是最强大脑。


约翰生博士在英国文坛的地位,就好比中国的“唐宋八大家”合而为一,可谓是真正的文学全才、文坛盟主。


口若悬河,气势过人

虽然在文坛有超然地位,但是面对普通人,约翰生博士却是一点架子都没有。


他的住宅里长期收留着一位盲女安娜·威廉斯、一个无照行医的独身男子莱韦特,还有他教父的女儿德穆兰夫人。


有次深夜回家,他发现一名女子倒在街上,便背回家中照料了很长时间,直到她恢复健康。知道她是个烟花女子后,约翰生博士还把她介绍到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去。


由于没有近亲属,去世前他把自己的绝大部分财产遗赠给了他的黑人仆人。


约翰生博士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三、超级“文学追星族”


写出英国文学史上头号传记





说完约翰生博士,再来说说英国文学史上传记的头把交椅《约翰生传》


我们都知道,传记文学极为特殊,既要翔实记录传主的复杂人际关系和传奇经历,又不能为了戏剧性而肆意虚构,必须有事可据、有实可依。


在这方面,《约翰生传》的作者詹姆斯·鲍斯威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不仅是约翰生博士的好友,也是他的门生。


詹姆斯·鲍斯威尔

23岁起,鲍斯威尔就与约翰生成了忘年的莫逆之交。作为“追星”成功的小迷弟,他立志把这位文坛巨擘的生平一点一滴挖掘出来。


在他与约翰生相知相交的20多年里,他们朝夕相见的时间约有200多天,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天才的叙事能力和不懈搜集素材的毅力。鲍斯威尔终于如愿写成了这部巨著。


这部传记按年份记述约翰生的生平,对重大事件本末悉记,又因为传主约翰生是一个口才超群的人,所以这部传记对约翰生谈话的记录尤为详细生动,金句频出


“一个人应当只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因为阅读成了一种任务,对他没有多大好处。”


“一个人宁肯让别人说有关他的一百个谎话,也不愿让人说他不希望人家说的关于他的一句真话。”


“一只苍蝇可以叮一匹骏马,让它瑟缩;但一个只不过是只昆虫,一个仍然是匹马。”


“一个既会花钱又会省钱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因为他享受到了两种快乐。”


……

除了对约翰生博士本人的全方位记录,书中还记载了同一时期文坛的诸多人物,掌故、逸闻、趣事俯拾即是,笔墨生动,传神阿堵,出版至今,风行不绝。


对爱好智慧的现代读者来说,《约翰生传》是一座常读常新的宝库。


约翰生那充满人生智慧的思辩、才华横溢的言谈、出人意表的比喻和光彩夺目的修辞,令我们为之倾倒,折服。


通过这部巨著,读者既可以体会传记主角约翰生如大熊星座般君临众星的魅力,也会为字里行间洋溢的两位杰出人物的温馨友情而感佩不已。


这部杰作不仅让约翰生博士本人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作者鲍斯威尔也因此成为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者、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传记作家之一。



四、十年心血倾注


终成首个全译本





最后,有必要介绍一下《约翰生传》全译本的译者蒲隆先生


从1978年求学期间翻译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开始,蒲隆先生累计翻译出版过英美文学名著三十余种,如《狄金森全集》《培根随笔全集》《吉姆老爷》《兔子歇了》《项狄传》等等。我相信有不少读者是从小读着蒲隆先生的译笔长大的。


而翻译《约翰生传》,耗费了蒲隆先生10年心血。


此书篇幅巨大,翻译难度极高,在中文世界中,此前从来没有一个完备的中译本。蒲隆先生参考多个权威版本,注释丰富详尽,力求站在巨人肩膀上读懂巨人的一生,终于以82岁的高龄,见证了这个凝结他10年心血的译本正式推出。


《约翰生传》的传主约翰生博士、作者詹姆斯·鲍斯威尔、译者蒲隆,他们身上具有相同的品质,才能让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热情,去编纂一部伟大的辞典、创作一部伟大的传记、翻译一部伟大的作品。


他们的这种共同品质,在这部《约翰生传》全译本里相互映照,更显得熠熠生辉。


- END -


译文版插图珍藏本·世界文学名著
《约翰生传》(全译本)


扫码前往上海译文出版社旗舰店购买
今天(4月18日)20点店庆活动开启




[英]詹姆斯·鲍斯威尔 著
蒲隆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年4月23日(周日),译文社将在上海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举办“以不朽之笔,传不朽之人——《约翰生传》华语全译本首发式”。


点击下方按钮,可预约线上直播线下活动报名方式详见“上海译文”微信公众号明日(4月19日)发布的活动预告。




点击上图,订阅全年《世界文学》

点击上图订阅单期《世界文学


添加《世界文学》小助手

获邀进入《世界文学》分享会3群

世界多变而恒永


文学孤独却自由








版式拷贝:言叶  


终审:言叶




征订微:ssap6565


投稿及联系邮箱:sjwx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