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研究

重磅推荐 | 《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中译本上市!



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Classical Greek
顾枝鹰、杨志城、张培均、李孟阳、程茜雯译
896页,168.00元,2021年7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系刘小枫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牛津古典大辞典》中文版翻译”的阶段成果)



《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中文版弁言



中文版《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系《拉丁语语法新编》的姊妹篇。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惟愿汉语学界获益一二,俾使古希腊罗马经典著作有更多精良的中译本,以期推进我们对古典智思的理解。

《拉丁语语法新编》实体书照片

原书封底有一段简介可大致反映全书概貌,中译如下:

    《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是一个世纪以来英语世界首部全面的古典希腊语参考性语法书。[1] 这部开创之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语言学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为学生、教师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完备而易懂的语法论述。语音和词法部分充分吸收比较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见解,以阐明由词根、词干和词尾构成的复杂系统。句法部分针对格的用法、时态和体、语态、从句、不定式和分词等主题,提供了最前沿的语言学解说。语篇连贯部分是本书的一大创新,先探讨小品词和词序,再详细讨论四段例文,展现了处理古希腊语文本的新方法。全书提供大量原典例句,均附有译文,常常还配有说明性注释。清晰的表格、便捷的交叉引用、详尽的索引,让各个层次的读者都能轻松使用这份必备资料。

原序提供的其他相关信息,译者不再赘述。这里首先需要说明中文版的翻译思路。


在正文部分,译者并未拘泥于英语的表述,而是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中译文。比如,在论及现在时词干系统时(12.14),作者说:
The verb οἴομαι think is regularly thematic.
显然,这句话不能译作“动词οἴομαι[认为]通常是构干元音型的”。因为,动词的所有词干系统不可一概描述为构干元音型的或无构干元音型的(见11.18注一)。考虑到第12章的主题是现在时,我们便译作:

οἴομαι[认为]的现在时词干系统通常属于构干元音型变位。

《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英文版封面

同理,原书多次使用的with/without vowel changes/differences/variations也不应按字面译作“[不]带元音变化/差异”,而应译作“在元音音级上有别/相同”(例如18.19以及若干标题)。其他类似情况仿此。


有赖前辈筚路蓝缕之功,本书所引的古希腊语经典作品多数已有中译,有些篇目甚至不止一种译本。在翻译例句时,我们参考了现有的各种中西译本,根据古希腊语原文给出直译译文。下面分别以哲人、肃剧诗人和史家笔下的三个句子为例。


柏拉图《游叙弗伦》4e(52.11例句43):

原文:οὐ φοβῇ δικαζόμενος τῷ πατρὶ ὅπως μὴ αὖ σὺ ἀνόσιον πρᾶγμα τυγχάνῃς πράττων;


中译甲:你竟然胆敢告你父亲杀人,不怕自己做了慢神的事?[2]


中译乙:你可以控告你的父亲,对吗?你并不害怕自己这样做是不虔敬的吗?[3]


中译丙:你并不害怕把你的父亲送上法庭而背上不孝之名?[4]


中译丁:你不怕在告父亲的时候自己做出什么不虔诚的事情来呢?[5]


中译戊:你把你父亲告上法庭,难道你真不担心自己落个不虔敬的下场?[6]


原书英译:Are you not afraid that you are the one who, as it happens, is behaving impiously by prosecuting your father?


我们译作:你若控告你的父亲,就不担心自己反而恰恰做了不虔敬的事情?

如原书所言,这个句子包含一个由ὅπως μή引导的疑惧从句,从句中的动词τυγχάνῃς[你碰巧]带分词πράττων[做];母动词φοβῇ[你害怕]则受另一个分词δικαζόμενος[控告]的修饰。与此同时,我们并未依从原书英译,而是根据语境和原文词序,将δικαζόμενος理解作表达条件的情状性分词,[7] 并且译出了副词αὖ[反而]。


埃斯库罗斯《波斯人》第386–387行(51.18例句45):

原文:λευκόπωλος ἡμέρα | πᾶσαν κατέσχε γαῖαν εὐφεγγὴς ἰδεῖν.


中译甲:白日的光马跃到大地,光燿夺目。[8]


中译乙:驾驭白马的白天重新照耀整个大地,一切清楚地显现。[9]


中译丙:白天的骏马闪出耀眼的光辉,跨越广袤的大地。[10]


中译丁:白昼驾驭着那些白色骏马,光明晴朗。[11]


原书英译:white-horsed day, bright to see, covered the entire earth.


我们译作:驾驭白驹的昼日笼罩整个大地,看上去熠燿生辉。

本书引用这两行诗的重点在于最后的 εὐφεγγὴς ἰδεῖν,其中形容词εὐφεγγής[闪闪发光的]带补说不定式ἰδεῖν,后者对前者加以具体限定,故译为“看上去”。句首的二尾形容词λευκόπωλος复合自λευκός[白色的]和πῶλος[小马驹],修饰句子的主语ἡμέρα[白天;昼日]。
修昔底德《伯罗奔半岛战争志》卷八章46节5(46.8例句16):

原文:καταφανέστερον ἢ ὥστε λανθάνειν οὐ προθύμως ξυνεπολέμει.


中译甲:他很明显地表示不愿意在战争中帮助他们了。[12]


中译乙:他很明显地表现出并不热衷于联合作战了。[13]


中译丙:他也不热心支持他们作战,这一点实在是太明显不过了。[14]


原书英译:(Tissaphernes) engaged in war with a lack of zeal that was too clear to escape notice (lit. 'clearer than so as to escape notice').


我们译作:太过明显以至于无法让人忽视的是,[提斯撒斐尔内斯]当时勉为其难地协同作战。

本书引用修昔底德的这个句子是为了说明,比较级 + ἢ ὥστε引导的结果从句使用不定式,表达“过于……以至于无法……”。为了强调这个结构,译者按照古希腊语原文的词序,先给出对应于主句的中译,从句随后。我们还根据语境和原书英译,把动词第三人称单数ξυνεπολέμει[他当时协同作战]的主语提斯撒斐尔内斯(Τισσαφέρνης)补上,没有使用人称代词“”。原书用括号给出的注释仅涉及英语译文,无需译出。

《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中译本书影


需向读者交待的体例和形式问题如下——


对于例词,我们根据实际需要,或按具体词形给出释义(例如“属宙斯”[1.80]、“他俩曾自己分配”[21.7]),或标注词法属性,或仅仅给出基本含义,亦可能不加中译,并无定则。
在例句的中译文后,引用次数较多的作家作品在标注出处时使用简称, [15]主要例外有二:若作家仅一见,则写出作家和作品的全名;[16] 若作品引用次数较少或者名称较短,则写作品全名,不写作家名。[17] 其他情况则随机应变,具体处理,[18] 详见附录。
原书在例句中有时不标明对话者的身份,中译文视情况增补。
全书例句约1600条,其中近百条未标注出处。译者一一核查、补漏并标注星号(*)。不过,出于版式的考虑,31.8介词用法表中的出处以脚注形式注明。大约50组例句完全重复或部分重合(比如33.60例句93和59.33例句49都引用德摩斯梯尼《演说辞集》19.130,两个例句部分重合)。对于这种情况,译者添加两个星号(**),提示读者可借助引文索引找到本书对句中其他语法点的解释或者对同一个语法点更完整的描述。这样做也有助于读者熟悉例句的语境。不过,如果例句的附带说明或者译注已作了相关说明,那么就省略这两个星号(比如36.1例句1和51.12例句28引用的《地母节妇女》第1012行)。还有个别例子,不仅原书未标注出处,而且多次出现,中译本以三个星号(***)表示(比如28.25和30.28都引用《伯罗奔半岛战争志》6.60.4而原书未标注出处,中文版分别标注三个星号和一个星号)。
如果例句中译另起一段不会影响版面,那么就另起一段(如1.34例句2),否则中译就紧随在原文之后(如1.34例句1)。
一些语法概念对于中文读者来说并不难理解,但原书作者为英语读者举例解释,颇费周折。这些英语例句往往毫无古典气息,亦缺希腊风韵,因此中译者偶有修改,不再一一说明。[19]
雅典学院前的柏拉图雕像
译文的脚注皆为译注,标有原书正文的除外。少数正文移入脚注,主要是因为版式的限制(如33.36)。个别内容在脚注中给出原文,不予中译(如28.24注一)。
原书没有具体说明古希腊语的音节划分(syllabi[fi]cation)规则,却在第24章讲解重音规则时为少数单词划分了音节。其中的一些划分方式并非没有商榷的余地(比如24.18的δουλό·οι·ντο),甚至显得前后不一(比如24.16的παιδεύ·εσ·θε和24.18的τιμή·σαι·σθε)。与音节问题相关的是,原书没有为古希腊语断字(hyphenate), [20]致使字间距常常过紧或过松。针对这些情况,中文版在附录中给出现代希腊学者伊科诺穆(Οικονόμου)所编的古希腊语语法书(这是希腊教育部门审定的中学教科书,已通行数十年)对音节划分的介绍, 并且按照其中的规则为中文版里的古希腊语断字。[22] 伊著所述的音节划分规则源自雅典科学院(Ακαδημία Αθηνών)1939年的一份正字法文件。[23]
原书使用的希腊文字体是无衬线的Neohellenic的修订版。与宋体、仿宋或楷体混排时,它都稍显唐突且字形偏小,因此我们决定放弃沿用该字体。New Athena Unicode和AttikaU这两款字体同理也不予考虑。
Porson族字体[24]不仅常用于英美的古典学丛书、辞书,而且在铅字时代就见于中文书籍,比如司徒雷登编译的通用希腊语教程和某些科技文献。[25]然而,这种字体包含的字符较少,不能满足本书的需要。同理,Times New Roman和Alexander也无法使用。 [26]
本书中的希腊文使用KadmosU字体。主要的例外是,第25章“伊奥尼亚方言和其他方言”中的阿提卡方言形式使用BosporosU。这两种字体均由科根(Marc Cogan)设计,它们的Unicode版本都出自古典学学者玛斯特若纳德(Donald Mastronarde)之手(非Unicode版本已淘汰)。[27] 我们认为,KadmosU端庄典雅,易与汉字协调。

这里以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第一个句子作为示例:

2017年秋,中文版《拉丁语语法新编》正式出版后不久,同一个中译团队便准备着手翻译史密斯(Herbert W. Smyth)著、[28] 梅辛(Gordon M. Messing)校订的《古希腊语语法》(Greek Grammar)。第一部分(字母、语音、音节和重音)译出初稿后,我们听说《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即将出版。先前支持我们翻译《拉丁语语法新编》和《古希腊语语法》的倪为国先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刻表示愿意联系剑桥大学出版社,尝试购买版权。随后,经原书第四作者德·巴克(Mathieu de Bakker)博士允许,格罗宁根大学文学院白珊珊学友寄来了原书未定稿的复印本。2018年春节,《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的中译工作正式开始。


原书于2019年3月正式出版,中文版此时在篇幅上已完成一半。作者很快发现14处问题,在4月的第二次印刷中作了挖改。不久之后,作者又察觉2处错误,便在剑桥大学出版社网站上发布了一份勘误及增补表。同年10月,原书第一作者范·埃姆德·博阿斯(Evert van Emde Boas)[29] 在其学术界(Academia.edu)网站的个人页面上发布了第二份勘误及增补表,约有170处修订。[30] 译者在第一时间作了相应的订正。
经过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反复沟通,我们在2020年3月终于获得了字符可复制的原书的PDF文件。此时,第15–23章和第25章尚未翻译,第14章和第24章译出一半,其余49章已有初稿。[31]
中译团队在2020年5月与博阿斯博士取得联系后,将发现的各种疑似问题(诸如误植字符、格式问题、表述失当等等,总计约230处,不包括作者主动更正的内容)悉数反馈给作者。

博阿斯在2020年秋曾计划整理一份完整的勘误表,但未能如愿。博阿斯阅毕译者整理的疑似问题列表的后半部分,于2021年1月发来另一份电子书稿,带有501处批注,中文版据以作出相应的修改。[32] 对于问题列表前半部分的一百多处疑问,博阿斯允许译者改动。其中,诸如[prâːŋma]误作[praːŋma]这种明显的错误(1.29注一),译者径改,不作说明。诸如18.10前的标题问题和19.27的表述问题,以及诸如51.10例句23的翻译问题,我们在脚注中稍作讨论。凡此种种作者尚未核实或者拒绝接受的修改,译者会另行告知读者。


《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中译本书影


程志敏、贺方婴、彭磊、李致远、黄薇薇、胡镓、万昊、何博超、冯金朋和芝人老师慷慨提供了各自的译文未刊稿,涉及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吕西斯》《欧蒂德谟》《高尔吉亚》、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阿里斯托芬的《财神》《马蜂》以及德摩斯梯尼、埃斯奇内斯和伊赛欧斯的演说辞。在本书定稿前,贺方婴老师的《吕西斯》译本、黄薇薇老师的《财神》译本以及芝人老师的《金冠辞》《为奉使无状事》译本已经正式出版。作为第一批读者,我们愿意向本书的读者郑重推荐这几个译本。
肖有志、娄林、柯常咏、戴晓光、冯庆、徐晓旭、陈莹雪、李慧、吴雅凌、白钢、张巍、冼若冰、康凯、李腾、梁中和、归伶昌、刘津瑜、玛斯特若纳德、顾斯文(Sven Günther)、雷立柏(Leopold Leeb)老师以及作者范·埃姆德·博阿斯、德·巴克博士解答了我们的各种疑问。译者对诸位师长心怀感激——不仅是因为他们为我们释惑——倘若我们有幸能使自己对古典的理解扎根于对超越性的追求和对人世的体察,那么或许就不必担心自己辜负老师们的教诲。
中国人民大学何启文、李旺成、陈若薇、隋昕、王潇语、何颜希、陈子博学友协助校对了中文版的部分内容,包括个别章节的译稿、人工录入的希腊文以及参考文献和索引的格式。白珊珊、许一诺、江松霖、冯坤、陈石、曾佑瀛、刘峰、陈元瑗、刘勋、何源、杨立军、李天顺、李韬、孙伯、陈驰和周浩学友阅读了未定稿,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毕唯乐在术语和小品词方面助力颇多,大大提升了整个译本的可读性。

上述师友给予译者诸多帮助、支持和关爱,我们在此谨致谢忱。


《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中译本书影


“六点”的创始人倪为国先生一直关注中西古典学问题、支持古典西学中国化事业,为青年译者的这部作品付出了非同寻常的心血。他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全力争取到版权,与我们多次讨论中文版的各种细节。更加重要的是,他反复提醒译者强化中国文明意识——在译文和版式上都不应屈从于英语的习惯而影响中文读者的感受。
译者最后要感谢的是我们的导师刘小枫先生。他不仅始终鼓励、指点我们迻译西方原典,而且将本书纳为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牛津古典大辞典》中文版翻译”的阶段成果。修习古典语言,通晓古典文法,不为炫学,亦不为“复古”,只为研读、理解、翻译原典,从而提升我们对现代性和西方文明的诊断力。而这,正是他对我们的期许。

与原书相仿,我们的中译本也是合作的产物。五位译者在这段艰辛而甘美的旅途中,不仅收获了语言知识和翻译经验,而且在集体讨论和相互修订中,在那些伟大灵魂的见证下,结成了友爱的共同体。


《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中译本书影


在本书付梓之际,译者祈愿,能够与读者共同呼吸古希腊的和非古希腊的古典智慧。我们初心不改:

维文法亡而气息活之。


grammatica enim occĭdit, spiritus autem vivificat.

是为序。
译  者
2021年2月9日
于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


注  释    




*上下滑动查看注释
[1]引用者按:在参考性语法书(reference grammar)之外,还有教学性语法书(pedagogical grammar,即语法教材)和侧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历史性语法书(historical grammar)。作者在原序中强调,本书并非历史性语法书。
[2]参见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严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6页。严本主要依据洛布本(1914)。
[3]参见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
[4]参见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2册),增订版,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8页。
[5]参见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页。王本译自“牛津古典文献丛刊”中柏奈特(Burnet)的古希腊语校勘本(1899)。
[6]参见柏拉图:《游叙弗伦》,顾丽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页。顾译主要依据柏奈特校勘本。
[7]斯特方版中的拉丁语译文作dum accusas,即使用虚拟式的附带条件从句。
[8]“光燿夺目”见于注释,译本正文中省略。参见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罗念生全集》第2卷),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3、59页。罗本译自西奇威克(Arturus Sidgwick)的希腊文版(1899),并参考了普里查德(A.O. Prichard)的注释(1928)。
[9]参见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悲剧》(《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第1卷),王焕生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年,第95–96页。王本译自古希腊语。
[10]参见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悲剧集》,陈中梅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7页。陈本译自史密斯(Herbert W. Smyth,见后文)的古希腊语校订本。
[11]参见埃斯库罗斯:《希腊悲剧之父》(全集2),张炽恒译,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第63页。这个译本所标注的行码与各种希腊语版本无关,只是中译自身的行码,比如这两行是张本第488、489行。张译底本不明。
[12]参见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596页。谢本主要依据沃纳(Rex Warner)的英译本(1954)。
[13]参见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86页。徐本来自克劳利(Richard Crawley)的英译本(1874)。
[14]参见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何元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516页。何本译自“牛津古典文献丛刊”中琼斯(Henricus Stuart Jones)和鲍威尔(Johannes Enoch Powell)的古希腊语校勘本(1942)。
[15]例如“柏《高》”指柏拉图《高尔吉亚》。
[16]例如忒奥格尼斯《诗集》(33.31例句39)。
[17]分别如米南德《格言集》(全书共引用2次)和阿里斯托芬《云》。
[18]柏拉图和色诺芬各有一部《会饮》,但由于引用格式的差异,不标明作者也不会产生歧义。本书多次引用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仅一次引用色诺芬的同名作品(51.37例句97引用第34节),故我们用“色《申辩》”以示区别。“《伊翁》”和“《伊昂》”分别指柏拉图和欧里庇得斯的同名作品,由于音译名称和引用格式的差异而避免了混淆,是故这两部作品也无烦再注明作者。埃斯库罗斯《乞援人》和欧里庇得斯《请愿的妇女》原名相同,但这两个符合实际剧情的中译名区分明显且已为汉语学界通用,中文版里前者仅一见而后者三见,故后者使用简称“欧《请》”。
[19]比如我们把38.46的He was amazed at what a cool car John drove改为了He was amazed at what a great soul Socrates had。
[20]作者在邮件中解释说,词法部分以连字符划分单词的组成部分,因此断字可能造成歧义。译者认为,断字仅发生在行末,断字的位置往往也是词法上不同部分的连接之处,而且语境可为读者扫除歧义。中文版约有七百处断字,其中词法部分仅约百处,作者的顾虑实无必要。
[21]参见Μιχ. X Οικονόμου, Γραμματική της Αρχαίας Ελληνικής (Γυμνασίου – Λυκείου), Αθήνα: Οργανισμός Εκδόσεως Διδακτικών Βιβλίων, [1971], σ. 34.
[22]译者(兼排版者)在DOCX文件中主要通过手动添加可选连字符(又名软连字符[soft hyphen])来实现断字。不过,这一方式会造成两个问题:其一,某些地方即便添加了可选连字符,计算机系统依旧不断字,而把单词完整地置于一行,造成字间距过小(比如29.15例句39的σεαυ-τόν);其二,如果页面末行最后使用可选连字符,那么系统会将这一行自动移至下一页(比如27.9例句18的διδασκα-λία;英语不允许页末断字,而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不受这一约束的限制)。对于这两种情况,译者都使用普通的连字符来断字。不过,在印刷品上,可选连字符与连字符看起来并无差异。
[23]参见D.Filippou, “Hyphenation Patterns for Ancient and Modern Greek,” in A.Syropoulos, K. Berry, Y. Haralambous, et al., eds., TeX, XML, and Digital Typography, Berlin: Springer, 2004, pp.59–67.
[24]根据18世纪英国校勘家波森(Richard Porson)的手写体制成。
[25]J. L. Stuart, The Essentials of New Testament Greek in Chinese, Shanghai: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917. 唐士良等编:《鱼病学》,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195页。
[26]中文图书中偶见Bwgrkl。这一字体由国外宗教团体设计,古典学出版物较少使用。Bwgrkl的本质并非希腊文字体,而是以希腊字母的形式显示拉丁字母。比如,若要显示ἀρετή,则需输入avreth,(拉丁字母v显示为不送气符,半角逗号显示为扬音符),因此较易出错,也不便于电子检索。
[27]玛氏编撰的教科书《阿提卡希腊语入门》(Introduction to Attic Greek)就使用BosporosU。他批评原书所用的字体不便阅读,还指出了缺少断字的问题,参见D. J. Mastronarde, “A New Greek Grammar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Review of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Classical Greek,” Mnemosyne, vol. 73, no. 3, 2020, pp. 510–525.
[28]Smyth是Smith的异体,不过传闻史氏本人自称“史迈斯”。
[29]“范·埃姆德·博阿斯”是其姓氏。后文及译注中简称为“博阿斯”。
[30]截至中文版付梓时,相较于博阿斯在个人页面所公布的勘误及增补表,剑桥大学出版社网站上提供下载的同名文件反而少了6条内容。
[31]我们优先翻译句法和语篇连贯部分,这是为了等待原版PDF文件,以减少在翻译词法部分时因人工录入希腊文而产生的拼写错误。句法和语篇连贯部分的例句原文几乎全部复制自古希腊语语料库(TLG),后来均据原书逐一核对。
[32]博阿斯对24.19的增补可能造成原书版面的大幅度调整,因此他在批注中告诉编辑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删减24.18的某些文字以避免排版问题。所幸中文版无需过多的变动,可以保留本无必要删除的内容。类似的情况又如34.16例句30最后补充的说明性注释,译者不再一一说明。

            1












《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中文版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注释


中文版弁言/ i
  / x
两个C和两个G:本书的成书史和目标 / x
构想和发展/ x
目标读者和知识覆盖范围/ xi
编纂原则/ xii
使用指南/ xiv
  / xv
缩写、符号和版本/ xvii
本书所用的缩写/ xvii
其他符号/ xvii
例句的文本和译文/ xvii
术语说明/ xviii
问题和原则/ xviii
动词的术语/ xix
时态、体和语式/ xix
第一”“第二不定过去时和第一”“第二完成时 / xx
第一部分  语音和词法
1   古典希腊语的书写符号和语音 / 1
书写:字母表、重音、气符和标点 / 1
字母表/ 1
具体细节/ 2
重音和气符/ 2
标点符号/ 3
其他区分性符号/ 4
字母、气符、重音和标点符号:历史概况 / 4
元音和双元音的发音/ 5
  / 5
语音细节/ 6
双元音/ 7
短首双元音/ 7
长首双元音/ 7
假性双元音ειου / 8
辅音的发音/ 9
辅音表/ 9
语音细节/ 9
  / 10
  / 10
  / 11
  / 11
表示两个辅音的字母/ 12
词末省音、可移动的辅音、融音和元音连续 / 12
词末省音/ 12
可移动的辅音/ 13
  / 14
元音连续/ 15
古希腊语的历史演变/ 15
  / 15
换音(元音递变)/ 17
  / 17
音质换音和音量换音/ 18
一些典型的古希腊语换音模式 / 19
元音的历史演变/ 20
阿提卡—伊奥尼亚方言中的ᾱ> η / 20
元音缩合/ 21
αεηοω之间的缩合 / 21
双元音的缩合/ 22
缩合规则简表/ 22
其他具体情况和例外情况/ 24
长短差异:增音、词干的构成和补偿性延长 / 25
补偿性延长/ 25
总结表/ 27
奥斯特霍夫规律/ 28
音量交换/ 28
辅音的历史演变/ 29
词末的辅音/ 29
ϝyσ的脱落 / 29
涉及ῐ/y的音变 / 30
涉及ῠ/ϝ的音变 / 31
涉及σ的音变 / 32
其他辅音丛:响音元音化、同化和辅音脱落 / 33
成节响音的元音化/ 33
辅音丛中的同化/ 34
辅音脱落/ 37
送气的脱落:格拉斯曼规律/ 37
2   名词性形式引言/ 39
基本范畴/ 39
构件:词干和词尾/ 39
变格法与词尾/ 40
变格法/ 40
词尾表/ 41
3     / 43
4     / 44
第一变格法名词/ 44
第一变格法名词的词干、类型和性属 / 44
、以-ᾱ和以-ᾰ结尾的阴性名词 / 44
-ης和以-ᾱς结尾的阳性名词 / 46
其他注意事项和例外/ 47
第二变格法名词/ 47
第二变格法名词的词干、类型和性属 / 47
-ος和以-ους结尾的阳性(和阴性)名词 / 48
-ον和以-ουν结尾的中性名词 / 49
其他注意事项和例外/ 50
第三变格法名词/ 51
第三变格法名词的词干、类型和性属 / 51
词干以唇塞音(πβφ)和以软腭塞音(κγχ)结尾 / 52
词干以齿塞音(τδθντ除外)结尾 / 53
词干以ντ结尾 / 54
词干以ν结尾 / 55
词干以流音(λρ)结尾 / 56
词干以(ε)ρ结尾且有三种音级(πατήρἀνήρ类) / 58
词干以σ结尾(以-ος结尾的中性名词和以-ης结尾的人名) / 59
词干以ι/ε(y)结尾(πόλις类) / 61
词干以υ结尾(ἰσχύς类)和以υ/ε(ϝ)结尾(πῆχυς类) / 62
词干以ηυ/η(ϝ)结尾(βασιλεύς类) / 63
Ζεύςναῦςβοῦς / 64
其他注意事项和例外/ 65
名词变格类型总结/ 67
5   形容词和分词/ 69
第一、第二变格法形容词和分词 / 69
三尾形式(-ος, -η/-ᾱ, -ον / 69
三尾形容词/ 69
三尾分词/ 70
发生缩合的三尾形容词(-οῦς,-ῆ/-ᾶ, -οῦν / 71
二尾形容词(-ος,-ον-ους, -ουν / 72
其他特殊形式/ 73
混合变格法形容词/ 74
第一、第三变格法形容词和分词 / 75
词干以ντ结尾的三尾形式 / 75
形容词(-ων,-ουσα, -ονπᾶς, πᾶσα, πᾶν / 75
  / 76
完成时主动态三尾分词(-ώς,-υῖα, -ός / 78
词干以υ/εϝ结尾的三尾形容词(-υς, -εια, -υ / 79
词干以ν结尾的三尾形容词(-ας, -αινα, -αν / 81
词干以εντ结尾的三尾形容词(-εις, -εσσα, -εν / 81
第三变格法形容词/ 82
词干以ον结尾的二尾形容词(-ων, -ον / 82
词干以σ结尾的二尾形容词(-ης, -ες / 83
其他具体细节/ 84
第二部分是齿音词干名词的复合形容词 / 84
一尾形容词/ 84
形容词的比较等级/ 85
  / 85
-τερος结尾的比较级和以-τατος结尾的最高级 / 85
-(ί)ων结尾的比较级和以-ιστος结尾的最高级 / 88
6     / 91
副词的构成/ 91
  / 91
-ως结尾的方式副词 / 91
基于其他变格形式的副词/ 92
表达位置的副词的特殊构成/ 94
派生自介词或介词短语的副词 / 95
副词的比较等级/ 95
7     / 97
人称代词/ 97
反身代词/ 98
相互代词/ 99
物主代词(物主形容词)/ 100
αὐτός / 100
指示代词/ 101
ὅδε / 101
οὗτος / 101
ἐκεῖνος / 102
其他具体细节/ 103
其他指示词/ 103
指示性的ι/ 103
关系代词/ 103
ὅςὅστις / 103
其他关系代词/ 105
疑问代词和不定代词/ 105
τίς, τίτις, τι / 105
其他疑问代词/ 106
αὐτόςὁ αὐτόςἑαυτοῦοὗτος的相似形式 / 106
8   关联代词和关系副词/ 107
关联代词和关联形容词的系统 / 107
关联副词的系统/ 107
9     / 109
数词的变格/ 110
其他具体细节/ 111
10 名词性形式的双数 / 114
  / 114
双数形式/ 114
  / 114
名词和形容词/分词 / 114
  / 115
11 动词形式引言 / 117
古希腊语动词变位简表/ 117
现在时词干系统/ 117
不定过去时词干系统/ 118
将来时词干系统/ 119
将来完成时/ 119
完成时词干系统/ 120
基本范畴和要素/ 121
动词的范畴/ 121
动词的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 / 121
所有动词形式均涉及的范畴:时态—体和语态 / 121
动词的限定形式专有的范畴/ 122
动词的非限定形式涉及的范畴 / 123
词法构件:词干、词尾和其他标记 / 124
动词词干和时态—体词干/ 124
  / 125
构干元音、祈愿式后缀和分词后缀 / 126
增音和介词前缀/ 126
构干元音型变位和无构干元音型变位 / 127
  / 128
人称词尾/ 128
词尾表/ 129
虚拟式/ 131
命令式/ 132
  / 133
非限定形式的词尾/ 133
不定式/ 133
分词和动词性形容词/ 133
增音和叠音/ 134
增音的构成/ 134
以辅音开头的词干/ 134
以元音或双元音开头的词干/ 134
其他具体细节/ 135
叠音的构成/ 136
叠音的两种类型/ 137
其他具体细节/ 138
非完成时形式所带的叠音/ 139
增音、叠音和前缀的相对位置 / 139
基本规则/ 139
其他具体细节/ 141
12 现在时(和未完成时) / 142
构干元音型()现在时和无构干元音型(-μι)现在时 / 142
构干元音型现在时/ 143
变位表/ 143
非缩合型现在时和缩合型现在时 / 145
  / 145
缩合型现在时/ 146
简单的缩合型现在时/ 146
其他具体细节/ 147
构干元音型现在时词干的构成 / 149
不带增饰的现在时词干/ 149
原本带y的现在时词干 / 150
带鼻音中缀的现在时词干/ 152
带后缀-(ι)σκ-的现在时词干 / 153
带叠音的现在时词干/ 153
无构干元音型现在时/ 154
变位表/ 154
-νυμι结尾的动词 / 154
带叠音的动词/ 155
词根型现在时/ 157
有长短元音变体的现在时词干 / 158
-μι动词的类型及其现在时词干的构成 / 158
-νυμι结尾的动词 / 158
带叠音的动词/ 159
词根型现在时/ 159
  / 161
-μι动词的构干元音型形式 / 162
13 不定过去时主动态和中动态 / 164
不定过去时(主动和中动态)词干的各种类型 / 164
σ型不定过去时和隐性σ型不定过去时 / 165
变位表/ 165
不定过去时词干中的σα / 167
  / 168
σ型不定过去时词干的构成 / 169
ιυ或双元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 169
εαο(以及ηω)结尾的动词词干 / 169
以唇塞音和以软腭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 171
以齿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172
隐性σ型不定过去时:以响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 172
构干元音型不定过去时/ 174
变位表/ 174
词干和词尾/ 176
貌似不规则的形式/ 176
最常见的构干元音型不定过去时 / 177
与现在时词干在元音音级上有别的构元型不定过去时词干 / 177
与现在时词干在其他方面有别的构元型不定过去时词干 / 178
异干动词/ 179
词根型不定过去时/ 180
变位表/ 180
  / 181
  / 182
δίδωμιτίθημιἵημι的不定过去时 / 184
变位表/ 184
  / 185
  / 186
具有多种不定过去时形式的动词 / 187
14 不定过去时被动态(θη型和η型不定过去时) / 189
不定过去时被动态词干的类型 / 189
θη型不定过去时和η型不定过去时的变位 / 189
变位表/ 189
  / 192
θη型不定过去时的词干 / 192
θη型不定过去时词干的构成 / 192
υ或双元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 192
以其他元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193
以唇塞音或软腭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 195
以齿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196
以响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197
异干动词/ 198
其他注意事项和例外/ 198
η型不定过去时的词干 / 200
η型不定过去时的构成 / 200
与现在时词干在元音音级上相同的η型不定过去时词干 / 200
与现在时词干在元音音级上不同的η型不定过去时词干 / 200
15 将来时主动态和中动态 / 202
将来时词干的各种类型/ 202
将来时的变位/ 202
词形概览/ 202
σ型将来时 / 202
阿提卡型将来时/ 204
  / 205
σ型将来时词干 / 205
词干的构成/ 205
ιυ或双元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 205
以其他元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06
以唇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08
以软腭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08
以齿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10
异干动词/ 210
其他具体细节/ 211
阿提卡型将来时词干/ 211
词干的构成/ 211
以响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11
以齿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12
其他的阿提卡型将来时/ 213
其他将来时形式/ 215
将来时使用中动形式的动词/ 215
16 将来时被动态(θη型将来时和η型将来时) / 218
将来时被动态词干的各种类型 / 218
将来时被动态的变位/ 219
词形概览/ 219
具体细节/ 219
17 完成时(和将来完成时):引言 / 221
完成时和将来完成时词干/ 221
词干的类型/ 221
迂说形式/ 222
18 完成时主动态 / 223
完成时主动态词干的各种类型 / 223
κ型完成时、送气型完成时和词干型完成时的变位 / 223
词形概览/ 223
词尾 迂说形式/ 226
κ型完成时、送气型完成时和词干型完成时的词干 / 227
κ型完成时 / 227
ιυ或双元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 227
以其他元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27
以齿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29
以响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29
送气型完成时:以唇塞音和以软腭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 230
词干型完成时/ 231
不规则的词干型完成时:ἔοικαεἴωθαοἶδα / 233
其他具体细节/ 233
混合型完成时:δέδοικαἕστηκατέθνηκαβέβηκα / 235
词形概览/ 235
具体形式/ 236
19 完成时中被动态 / 238
完成时中被动态的词干/ 238
完成时中被动态的变位/ 238
词形概览/ 238
  / 241
总结:完成时中被动态词干在不同词尾前的变化 / 241
各种完成时中被动态词干/ 242
词干的构成/ 242
ιυ或双元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 242
以其他元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42
以唇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44
以软腭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45
以齿塞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46
以响音结尾的动词词干/ 247
其他注意事项和例外情况/ 248
20 将来完成时 / 250
将来完成时的构成/ 250
  / 250
将来完成时主动态的具体形式 / 250
将来完成时中被动态的具体形式 / 251
21 动词的双数形式 / 252
  / 252
动词的双数形式举例/ 253
22 主要部分 / 256
规则的主要部分/ 256
特殊的主要部分/ 258
主要部分列表/ 260
23 单词的构成 / 278
  / 278
名词性单词的构成/ 279
通过派生构成的名词性单词/ 279
涉及名词的术语/ 279
派生后缀列表/ 280
复合而成的名词性单词/ 289
名词性/副词性组分 + 名词性组分复合而成的形容词 / 289
动词性组分+ 名词性组分复合而成的形式 / 290
名词性/副词性组分 + 动词性组分复合而成的形式 / 291
动词性单词的构成/ 292
由后缀*-yω参与构成的来自名词的动词 / 292
以元音结尾的名词性词干和*-yω构成的动词 / 292
以辅音结尾的名词性词干和*-yω构成的动词 / 294
复合动词/ 296
派生自复合名词或复合形容词的复合动词 / 296
带有前缀的复合动词/ 296
24   / 298
  / 298
重音的一般规则/ 299
重音的可能位置/ 299
长音节和短音节/ 300
重音的限制规则/ 300
σωτῆρᾰ规则 / 301
涉及缩合的重音/ 302
逆行的重音、固着的重音和移动的重音 / 303
动词的限定形式:逆行的重音 / 303
动词的非限定形式的重音:分词和不定式 / 305
名词性形式:名词、形容词、代词和数词 / 308
一般规则/ 308
一些第三变格法名词的移动的重音 / 310
名词性形式的基本重音的一些位置规则 / 311
前倾词和后倾词/ 312
  / 312
前倾词和后倾词的重音/ 314
涉及词末省音和融音的重音规则 / 315
25 伊奥尼亚方言和其他方言 / 317
  / 317
非格律文学中的伊奥尼亚方言 / 319
伊奥尼亚方言的语音/ 319
伊奥尼亚方言的词法:名词性形式 / 321
第一变格法/ 321
第二变格法/ 322
第三变格法/ 323
冠词和形容词/ 325
  / 326
伊奥尼亚方言的词法:动词性形式 / 327
构干元音型变位/ 327
无构干元音型变位/ 328
伊奥尼亚方言中动词词法的其他要点 / 330
伊奥尼亚方言中的其他具体细节 / 330
合唱琴歌中多里斯方言的ᾱ/ 330
第二部分   
26 简单句引言 / 333
句子核心/ 333
谓语、主语、宾语和补语/ 333
主语和其他成分的省略/ 335
系动词 谓语性补语/ 336
系动词的省略:名词句/ 338
可选成分/ 339
状语及其他可选成分/ 339
名词短语/ 341
名词短语的成分/ 341
修饰语的类型/ 342
中心语的类型/ 343
代词、量词和基数词的代词性用法和限定词性用法 / 344
  / 345
谓语性修饰语/ 346
打断句子结构的成分和外在于句子结构的成分 / 347
插入语/ 347
外在于句法结构的成分/ 347
27 一致关系 / 349
主语和限定动词的一致/ 349
基本规则/ 349
例外情况/ 349
中心语和修饰语的一致 谓语性修饰语和补语的一致 / 351
基本规则/ 351
例外情况/ 351
先行词和关系代词的一致/ 352
基本规则/ 352
例外情况/ 352
同位现象中的一致/ 352
28   / 354
定冠词的含义/ 354
基本含义/ 354
所指对象之可确指性的确定依据 / 354
名词短语中冠词、中心语和修饰语的相对位置 / 357
定语性位置和谓语性位置/ 357
定语性属格的位置/ 359
指示代词和物主代词的位置/ 360
αὐτός的位置 / 360
量词的位置/ 361
表达位置的形容词的位置(μέσοςἄκροςἔσχατος等等) / 361
充当实词化工具的冠词/ 361
冠词的代词性用法/ 363
29 代词和量词 / 366
人称代词/ 366
对比性人称代词和非对比性人称代词 / 366
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 / 367
第三人称代词/ 367
αὐτός的用法 / 368
αὐτός用作第三人称代词 / 368
αὐτός用作形容词(表达相同性) / 369
αὐτός用作形容词(强调性用法) / 370
αὐτός的用法总结 / 371
反身代词以及其他反身表达/ 372
引言 反身代词 直接反身代词和间接反身代词 / 372
用于表达直接反身和间接反身的代词 / 373
直接反身/ 373
间接反身/ 374
其他具体细节/ 375
物主代词以及其他物主性表达 / 376
引言 物主代词/ 376
不同结构中的物主代词/ 376
第一人称物主代词和第二人称物主代词 / 376
第三人称物主代词/ 377
其他具体细节/ 378
相互代词/ 378
指示代词/ 378
代词性用法和限定词性用法 指向文本外部或内部 / 378
ὅδεοὗτοςἐκεῖνος的一般区别 / 379
其他具体细节/ 381
不定代词/ 383
疑问代词/ 384
关系代词/ 384
  / 384
πᾶς的用法 / 384
ὅλος的用法 / 385
μόνος的用法 / 385
ἄλλοςἕτερος的用法 / 385
30 格的用法 / 387
功能、含义和语义标签/ 387
  / 388
作动词的强制成分/ 388
其他用法/ 389
  / 389
作强制成分(动词的直接宾语) / 389
内部宾语/ 391
作可选成分(状语)/ 392
作句子的同位语/ 393
  / 394
属格作强制成分(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 394
动词支配属格/ 394
比较属格/ 396
定语性属格作宾语、谓语性补语或者代替介词结构 / 396
名词短语中的修饰语:定语性属格 / 397
属格作可选成分(状语)/ 399
  / 401
与格作强制成分(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语) / 401
与格作间接宾语/ 401
其他动词和形容词支配与格/ 402
属有与格/ 403
与格作可选成分(状语)/ 403
表示事物或抽象存在的名词使用与格 / 403
表示人的名词使用与格/ 405
表达比较的结构带与格/ 406
  / 407
格的用法与时间和空间的表达 / 407
31   / 409
  / 409
介词的一般用法/ 410
严格意义上的介词/ 410
非严格意义上的介词/ 422
32 比较等级 / 424
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含义/ 424
  / 424
带比较级或最高级的比较结构 / 425
表达相同、相似或相等的比较结构:ὁ αὐτόςὅμοιοςἴσος / 428
33 动词的时态和体 / 430
基本概念和术语/ 430
  / 430
/ 431
语法体/ 431
词义体/ 434
影响含义的因素/ 435
时态和体的组合:主句中的直陈式 / 436
直陈式的基本含义 叙述性和非叙述性文本 / 436
古希腊语的七种直陈式:基本含义 / 436
叙述性和非叙述性文本/ 437
现在时直陈式/ 438
基本用法/ 438
特殊含义/ 439
未完成时/ 441
基本用法/ 441
特殊含义/ 442
不定过去时直陈式/ 443
基本用法/ 443
特殊含义/ 444
不定过去时的非过去用法/ 445
完成时直陈式/ 446
基本用法 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对比 / 446
特殊含义/ 447
过去完成时/ 450
基本用法/ 450
特殊含义/ 451
将来时直陈式/ 452
将来完成时直陈式/ 453
叙述性文本中时态的搭配/ 454
不定过去时与未完成时(以及过去完成时)的对比 / 454
叙述性文本中未完成时的特殊用法 / 455
历史现在时/ 457
主句中非直陈式的体/ 458
体和相对时态/ 458
其他含义 例外情况/ 460
时间固定的文本中体的含义/ 462
34 动词的语式 / 465
  / 465
主句中的直陈式/ 466
主句中的虚拟式/ 466
劝勉虚拟式和禁止虚拟式(表达命令或请求) / 466
考量虚拟式(用于疑问)/ 467
其他具体细节/ 467
主句中的祈愿式/ 468
ἄν的潜在祈愿式(用于陈述或疑问) / 468
意欲祈愿式(用于愿望)/ 469
主句中的情态直陈式/ 469
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 469
表达无法实现的愿望/ 472
命令式/ 472
主句中语式的用法总结/ 474
35 动词的语态 / 475
  / 475
基本术语/ 475
语态:主动含义和中被动含义 / 475
主动、中动和被动的形式/ 475
带宾语的动词和不带宾语的动词 使役动词 / 476
语态的词法/ 478
不同时态词干的语态差异/ 478
只有一种语态的动词/ 479
在两种时态词干间变换语态的动词 / 480
中被动态的含义/ 480
间接反身含义/ 480
直接反身含义/ 482
被动含义/ 483
状态变化动词/ 485
物理状态或位置的变化/ 485
思维状态及其变化/ 487
只有中动形式的动词和只有被动形式的动词 / 488
间接反身含义/ 488
相互含义/ 489
状态变化 思维状态及其变化 / 489
其他只有中动或被动形式的动词 / 490
其他具体细节/ 491
表达被动含义的将来时中动态 / 491
主动态和中动态同义的动词 / 492
  / 492
中被动态的含义和形式值得关注的三类动词 / 492
带宾语或补语的主动态动词/ 492
中被动态可能有直接反身含义的动词 / 492
中被动态有状态变化含义的动词 / 493
不定过去时和将来时形式所表达的含义 / 494
36 无人称结构 / 495
  / 495
准无人称动词及结构/ 496
准无人称动词/ 496
中性形容词 名词/ 497
严格意义上的无人称动词和无人称结构 / 498
涉及天气和时间的表达/ 498
无人称被动态和以-τέον结尾的动词性形容词的无人称用法 / 498
带一个[与格和]属格的严格意义上的无人称动词 / 499
37 动词性形容词 / 500
动词性形容词的类型/ 500
-τέος,-τέα, -τέον结尾的形容词 / 500
作谓语性补语/ 500
无人称用法/ 501
-τός,-τή, -τόν结尾的形容词 / 502
38 疑问、指示、意愿和感叹 / 503
引言:句子类型和交流功能/ 503
  / 505
引言:基本术语/ 505
是非疑问和选择疑问/ 505
特指疑问/ 507
疑问中语式的用法/ 508
其他具体细节/ 508
疑问的非标准交流功能/ 508
  / 509
  / 510
基本结构/ 510
现在时词干与不定过去时词干在命令式或虚拟式上的差异 / 512
其他指示性表达及其中的差异 / 513
  / 515
可实现的和不可实现的意愿/ 515
现在时词干和不定过去时词干在表达意愿时的差异 / 516
  / 517
引言:基本术语/ 517
程度感叹/ 518
名词性感叹/ 519
感叹不定式/ 519
39 复杂句引言 / 520
复杂句的定义 从句的功能/ 520
从属结构的类型/ 521
40 限定从句引言 / 522
从属词/ 522
限定从句的功能和类型/ 522
从句的语式/ 523
与独立句使用相同语式的从句 / 523
使用特定语式的从句/ 524
时间从句、条件从句和关系从句中的语式和ἄν的用法 / 524
语式的序列 间接祈愿式/ 527
语式的同化/ 529
41 间接陈述 / 530
引言:间接话语/ 530
直接话语和间接话语/ 530
间接话语的类型/ 531
间接陈述/ 532
引导间接陈述的动词/ 532
引导间接陈述的从属词/ 532
ὅτι/ὡς从句的时态和语式 / 533
基本序列中的情况/ 533
历史序列中的情况/ 534
意为言说的动词带ὅτι/ὡς从句 / 534
表达感受、认知和情绪的动词带ὅτι/ὡς从句 / 539
间接陈述的延续/ 540
间接话语中的从句/ 541
42 间接疑问和间接感叹 / 545
间接疑问/ 545
引言:直接疑问和间接疑问/ 545
引导间接疑问的动词/ 545
引导间接疑问的从属词/ 545
是非疑问和选择疑问/ 545
特指疑问/ 546
间接疑问中语式的用法/ 547
间接感叹/ 548
引言:直接感叹和间接感叹/ 548
引导间接感叹的动词/ 548
间接感叹的结构/ 548
43 疑惧从句 / 550
引言 表达疑惧和忧虑的动词 / 550
疑惧从句的结构和含义/ 550
对将来可能情况的疑惧/ 550
对现在或过去[不确定]情况的疑惧 / 551
表达失望的疑惧从句/ 552
μή + 虚拟式的独立用法 / 552
44 勉力从句 / 553
引言 意为勉力、小心、防范和策划的动词 / 553
勉力从句的结构/ 553
其他具体细节/ 554
疑惧从句与勉力从句的交叉/ 554
ὅπως + 将来时直陈式的独立用法 / 555
45 目的从句 / 556
  / 556
目的从句的结构/ 556
46 结果从句 / 558
  / 558
结果从句的结构/ 558
使用独立句的语式/ 558
引导一个新句子的ὥστε/ 559
带不定式/ 560
47 时间从句 / 562
  / 562
意为……的表达 / 562
引导时间从句的连词/ 562
时间从句中的语式和时态/ 563
带有原因含义的时间从句/ 563
涉及过去一次性动作的时间从句 / 564
涉及将来的时间从句/ 565
涉及反复或习惯性动作的时间从句 / 566
ἕως引导的时间从句 / 567
πρίν引导的时间从句 / 569
比较时间从句(ὡςὅτεὡς ὁπότε引导) / 570
48 原因从句 / 571
  / 571
原因从句的结构/ 571
连词ὅτιδιότι / 571
表达原因含义的时间连词/ 572
引导一个新句子的ἐπείὡς / 574
49 条件从句 / 575
  / 575
中性条件/ 576
条件分句使用将来时直陈式的中性条件 / 577
预期条件/ 577
潜在条件/ 578
非事实条件/ 579
习惯性条件/ 580
其他具体细节/ 582
混合条件句/ 582
让步从句(εἰκαίκαὶ εἰ / 583
比较条件从句(ὡςεἰὥσπερ εἰὥσπερ ἂν εἰ / 585
εἰἐάν / 585
ἐφ’ ᾧ(τε) / 586
间接话语中的条件从句/ 586
条件句总结(基本类型)/ 587
50 关系从句 / 588
  / 588
关系代词、关系形容词和关系副词 / 588
限定关系词和不定关系词/ 588
关联从句/ 590
限制性关系从句、非限制性关系从句和自主关系从句 / 590
先行词、一致、同化和连接/ 592
一致的基本规则/ 592
关系词的同化/ 594
关系词的逆向同化/ 595
先行词并入关系从句/ 596
关系词表连接/ 596
关系从句中的语式和时态/ 597
非限制性关系从句中的情况/ 597
限制性关系从句中的情况/ 597
其他具体细节/ 599
表达原因、目的或结果的关系从句 / 599
限制性关系从句中的潜在祈愿式和情态直陈式 / 601
关系形容词或关系副词引导的关系从句和关联从句 / 601
关系形容词(οἷοςὁποῖοςὅσοςὁπόσος)作从属词 / 601
关系副词作从属词/ 603
表达地点(和时间)的关系副词 / 603
表达方式的关系副词:比较从句 / 604
51 不定式 / 605
  / 605
不定式的基本属性/ 605
不定式的用法概述/ 605
不带冠词的不定式:能动不定式和陈述不定式 / 605
带冠词的不定式 不定式的其他用法 / 607
能动不定式/ 608
带能动不定式的动词/ 608
能动不定式的主语/ 610
能动不定式的否定/ 612
能动不定式的时态和体/ 613
其他具体细节/ 614
表达目的或结果的能动不定式 / 614
具体说明形容词和名词的能动不定式 / 615
陈述不定式/ 615
带陈述不定式的动词/ 615
陈述不定式的主语/ 616
陈述不定式的否定/ 617
陈述不定式的时态和体/ 618
ἄν的陈述不定式 / 619
可带能动不定式也可带陈述不定式的动词 / 620
意为阻止或否认的动词带不定式 / 623
其他动词带意为阻碍或防止的动词所带的结构 / 625
带冠词的不定式/ 626
  / 626
带冠词的不定式的主语/ 627
带冠词的不定式的否定词/ 627
带冠词的不定式的时态和体/ 628
带冠词的不定式的常见用法/ 629
不定式的其他用法/ 629
52   / 631
  / 631
分词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用法/ 631
分词的位置/ 632
分词的时态/体和语式” / 632
ἄν的分词 / 635
补充性分词/ 635
引言 带补充性分词的动词/ 635
动词带表达已实现动作的补充性分词 / 637
动词带表达命题性内容的补充性分词 / 638
表达存在方式的动词带补充性分词 / 639
补充性分词及其主语的格/ 640
补充性分词以及其他补语结构 / 642
可带不止一种补充性分词的表达知觉的动词 / 642
可带分词也可带不定式的动词:表达认知的动词 / 644
可带分词也可带不定式的其他动词 / 646
可带分词也可带ὅτι/ὡς从句的动词 / 647
情状性分词/ 648
  / 648
情状性分词及其主语的格/ 648
连结分词/ 649
独立属格/ 649
独立宾格/ 650
情状性分词的含义/ 651
表达时间或情状/ 651
表达原因或动机/ 652
表达条件/ 653
表达目的/ 653
表达方式或手段/ 654
表达比较/ 654
表达让步/ 655
情状性分词的主导化用法/ 655
名词短语中的分词/ 656
定语性用法(作修饰语)和实词性用法(作中心语) / 656
类属性用法/ 657
定语性分词和实词性分词的时态/ / 658
作同位语的分词/ 658
分词的迂说用法/ 659
εἰμί + 分词 / 659
ἔχω + 分词 / 660
53 从属结构总结 / 661
  / 661
其他具体细节/ 662
副词性从句和形容词性从句/ 663
其他具体细节/ 664
54 语式的用法总结 / 665
直陈式/ 665
情态直陈式/ 666
虚拟式/ 666
祈愿式/ 667
命令式/ 669
使用独立句语式的从句/ 669
55 ἄν的用法总结 / 670
ἄν在独立分句中的用法 / 670
ἄν在限定从句中的用法 / 670
不定式和分词所带的ἄν/ 671
56 否定词的用法总结 / 672
基本要点/ 672
οὐμή / 672
多个否定词/ 672
独立句中否定词的用法/ 673
从属分句中否定词的用法/ 674
不定式所带的否定词/ 675
分词所带的否定词/ 675
57 ὡς的用法总结 / 676
ὡς作连词 / 676
ὡς作副词 / 677
ὡς作介词 / 678
第三部分  语篇连贯
58   / 679
  / 679
句子和文本/ 679
片段之间的关系 层级结构 互动关系 / 680
表达连贯的方法/ 681
文本类型/ 682
59 小品词 / 685
  / 685
小品词的含义、功能和类型/ 685
小品词组合/ 686
小品词的位置/ 687
连接性小品词/ 687
  / 687
连接性小品词的用法/ 689
ἀλλά的用法 / 689
ἀτάρ的用法 / 690
αὖαὖτε的用法 / 690
γάρ的用法 / 690
δέ的用法 / 693
的用法 / 695
καί的用法 / 695
καίτοι的用法 / 697
μέν的用法 / 698
μέντοι的用法 / 700
νυν的用法 / 701
οὐδέ/μηδέοὔτε/μήτε的用法 / 702
οὐκοῦνοὔκουν的用法 / 702
οὖν的用法 / 704
τε的用法 / 705
τοιγάρτοιγαροῦντοιγάρτοι的用法 / 706
τοίνυν的用法 / 706
态度性小品词/ 707
  / 707
态度性小品词的用法/ 708
ἄρα的用法 / 708
ἆρα的用法 / 709
δαί的用法 / 709
δή的用法 / 709
δήπου的用法 / 711
δῆτα的用法 / 711
的用法 / 711
μήν的用法 / 712
που的用法 / 713
τοι的用法 / 714
辖域小品词/ 715
  / 715
辖域小品词的用法/ 715
γε的用法 / 715
γοῦν的用法 / 716
περ的用法 / 716
副词性的καί的用法 / 716
小品词组合/ 717
小品词组合的用法/ 717
ἀλλὰ γάρἀλλὰ ... γάρ的用法 / 717
ἀλλὰ ( ... ) δή的用法/ 718
ἀλλὰ μήν的用法 / 718
ἀλλ’ οὖν的用法 / 718
γὰρ δή的用法 / 719
γὰρ οὖν的用法 / 719
δ’ οὖν的用法 / 719
ἦ μήν的用法 / 720
καὶ γάρ的用法 / 720
καὶ ... δέ的用法/ 721
καὶ δή的用法 / 721
καὶ δὴ καί的用法/ 722
καὶ μήν的用法 / 722
μὲν οὖν(态度性的μήν + οὖν)的用法 / 723
μὲν οὖν ( ... δέ)μὲντοίνυν ( ... δέ)的用法 / 723
οὐ μὴν ἀλλάοὐμέντοι ἀλλά的用法 / 724
οὐ μὴν οὐδέοὐδὲμήν的用法 / 724
60   / 725
  / 725
位置固定的单词:后置词和前置词 / 726
可动词、后置词和前置词/ 726
后置词的位置/ 727
前置词的位置/ 729
名词短语中的词序/ 730
中心语—修饰语与修饰语—中心语 / 730
多个修饰语/ 731
  / 732
分句内各成分的顺序/ 732
宣称的信息和预设的信息/ 732
古希腊语成分顺序的影响:焦点和话题 / 734
焦点结构:宽焦点和窄焦点/ 735
  / 736
给定的话题(在动词之后)/ 736
对比性话题和新生话题(在分句开头) / 737
分句外围的内容:场景、主题和分句尾 / 740
  / 740
  / 741
分句尾/ 742
总结:带有外围内容的分句/ 742
  / 743
61 选段四则 / 744
叙述:吕西阿斯《演说辞集》12.5–12 / 744
引言和文本/ 744
  / 746
  / 746
  / 746
描述:色诺芬《上行记》1.5.1–4/ 752
引言和文本/ 752
  / 753
  / 753
  / 754
论述:柏拉图《高尔吉亚》484c–485a/ 759
引言和文本/ 759
  / 760
  / 760
卡珥利克勒斯的论述的总体结构 / 761
  / 762
论述的语气/ 764
对话:索福克勒斯《埃阿斯》1120–1141 / 766
引言和文本/ 766
  / 767
  / 767
  / 768
参考文献、索引和附录
参考文献/ 775
  / 775
著作、论文以及网络资源/ 775
  百科全书和研究指南/ 775
  网络资源/ 775
  普通语言学/ 776
  历史语言学和古希腊语方言学 / 777
  全面的古希腊语参考性语法书 / 777
  古希腊语语音、词法、重音和单词的构成 / 777
  古希腊语句法、语义学、语用学和语篇 / 778
引文索引/ 781
主题索引/ 798
古希腊语索引/ 813
附录一  古希腊语的音节划分/ 827
附录二  古希腊语作家作品译名表/ 828
附录三  术语对照表/ 830
附录四  简化版拉丁语、古希腊语汉字转写(音译)表 / 839


译者简介


从左至右分别为顾枝鹰、杨志城、程茜雯、张培均、李孟阳


顾枝鹰  1993年生于上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译有《〈高卢战记〉译笺·第一卷》(2015)、《拉丁语语法新编》(2017)和西塞罗《图斯库路姆论辩集》(2022)。


杨志城  1992年生于广东惠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译有《拉丁语语法新编》(2017)、《西方古代的天下观》(2018)、《苏格拉底式的君主色诺芬:〈居鲁士上行记〉的论证》(2020)、《施特劳斯:色诺芬讲疏》(2022)和色诺芬《希腊志》译注本(2022)。


张培均  1990年生于浙江绍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实验班首届本科生,曾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部服役两年,现为古典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译有《君主及其战争技艺》(2019)、《太平洋地缘政治学》(2020)。


李孟阳  1991年生于广东广州,2017年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专业,现为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学古典学及考古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程茜雯  1994年生于山西长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译有《不羁的辩辞:路吉阿诺斯与传统之谐剧》(2022






∆ 戳图进入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




  ● 顾枝鹰 | 西塞罗《图斯库路姆论辩集》书名发微


  ● 刘小枫 | 古希腊语的“作诗”词源小辨


  ● 好书推荐 | 《拉丁语语法新编》


  ● 荐书 | 《赫西俄德:神话之艺》(修订本)


  ● 新书推荐 | 《历史主义与民族精神:启蒙语境中的赫尔德》


  ● 新书推荐 |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
  ● 新书 | 《脱节的时代:作为历史哲人的莎士比亚》
  ● 新书推荐 | 《伊丽莎白时代的世界图景》
(编辑:陈子博)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