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自陈康先生那代人算起,希腊罗马哲学研究在中国已近百年,五代有余。百年间,学人们守望着这个古老而幽深的本原,孜孜矻矻,弦歌不辍,尽管在特殊的岁月,辨识“是其所是”(to ti en einai)几近于一场艰难的日出。新世纪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年轻学者极为热诚地投身这项事业,使原本属于“冷门绝学”的园地陡增前所未有的热度。较之以往,一代新人有着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哲学素养,能熟练运用古典语言研读古典文本。基于希腊和拉丁文本的希腊罗马哲学研究渐成学界共识和学术规训。
但毋容置疑,希腊罗马哲学发展到今天,相对于外国哲学的其他领域,还是略显单薄和孤寂。主要因为古典哲学文献的发现、辑录、考释和翻译是一件异常艰苦、令人望而却步的事,绝难适应现今鼓励短平快、宏大叙事体的评价体系,故愿为者寡。另外,用得放心、经得起检验、文字清通可读的研究性译本不易遇见,现代西语转译的文本顺手拈来,倒也方便。
比如,今天伊壁鸠鲁的欲望治疗似乎成为热门话题,但通常接触到的伊壁鸠鲁“原文”多半转自二手英译本,加上汉译者也许从未研读过希腊文本,要害处准确与否就只能猜测了。因此,有关伊壁鸠鲁唯一流传下来的三封书信和《主要原理》(Kuriai doxai)40条,古代学者辑录的《梵蒂冈伊壁鸠鲁语录》(Gnomologium Vantican Epicureum)81条,罗马诗人卢克来修的《物性论》,西塞罗、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普鲁塔克、爱修斯等记载的伊壁鸠鲁文献,公元前1世纪伊壁鸠鲁主义者菲罗德穆的纸草残篇,公元2世纪奥伊诺安达(Oinoanda)的伊壁鸠鲁主义者第欧根尼的铭文等等的系统辑录和译注,对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无疑构成前提条件。离开这些古典文献的放心译本,我们何谈伊壁鸠鲁治疗术?所以,致力于一手文献本身的研究和翻译,为读者提供准确可靠、流畅通达的译本,不至于如读火星文字而让人望文兴叹,就显得格外迫切了。
再者,希腊罗马哲学的研究领域也有失均衡:希腊有余,罗马不足;古典时期名哲多,晚期希腊流派少;灵魂治疗、城邦正义过热,自然元素、理性真理过冷。一些重要领域,如希腊罗马的宇宙论、物理学、逻辑学、语言哲学、知识论等似乎少有问津,犬儒派、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漫步学派、新柏拉图主义等晚期希腊的主要哲学流派门可罗雀,甚至有的话题尚未进入视野。
同时我们看到,对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同行最新研究成果的系统介绍也相对滞后。“跟着说”的时钟似乎总是徘徊于上个世纪之交,尽管那个时代有着说不尽的E.策勒尔、W.耶格尔、J.欧文斯、W.D.罗斯等一代宗师,但近四十年,以晚期希腊哲学为例,也不乏A.A.朗、F.安娜斯、F.巴恩斯、M.弗雷德、F.斯科菲尔德、D.塞德利、R.G.汉金森、J.狄龙、L.布里松、B.英武德等值得关注的一代学人。
内容简介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1辑的主题为“爱智与教育:古代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实践”,收录国内外著名学者和青年专家,关于柏拉图主义哲学史上的关键人物、关键议题的原创和翻译的研究论文,有利于在中文世界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书稿包含原创作品和译文,译文分原典译注、研究性文章和书评翻译。书稿分三个主要栏目,“原典译注”发表从古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古叙利亚文等古典语言翻译出的古代哲学原著选;“专题”发表某一个领域的中外学者研究性论文;“书评与出版信息”则发布中外作者撰写的重要的或新出版的中外文古希腊罗马哲学著作的评议、介绍和书目文献整理等作品。
目 录
内容简介
目录
内容简介
目录
主编简介
崔延强,山东青岛人。1994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西南大学教授、副校长,重庆市首批外国哲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支计划人选。长期致力于希腊哲学研究。翻译出版《皮浪学说概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五卷)等,出版专著《论存疑(EPOCHE)——希腊怀疑主义新探》《正义与逻各斯——希腊人的价值理想》等。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希腊化哲学研究及经典译注”。
梁中和,山西阳泉人。2010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四川大学西方古典哲学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哲学学会秘书长,法国科学研究院“丕平研究中心”外籍合作研究员,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柏拉图传统研究中心”海外研究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和文艺复兴哲学。主编“望江柏拉图研究论丛”“斐奇诺集”等,在成都主持研读经典的开放性读书班“望江柏拉图学园”。
延伸阅读
(编辑:陈子博)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