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研究

新书选读 | “理想君主”尤利安历史形象的嬗变(马勇)

编 者 按

本文选自《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马勇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感谢马勇博士授权“古典学研究”公号网络推送。


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
马勇 著

89.00元, 2022年9月


壹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丛书:“经典与解释”论丛)






公元330年(东晋晋成帝咸和五年)年初,罗马帝国的新首都君士坦丁堡建造完工,5月11日,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272337年)举行盛大的新都落成典礼。


这堪称罗马帝国的关键时刻。君士坦丁大帝将新首都命名为“新罗马”,就昭示着这一事件的全部政治历史意义:新罗马帝国或者说第二罗马帝国诞生。其时,君士坦丁治下的帝国一扫3世纪的混乱无序,绵延近5个世纪的帝国重新恢复活力,显出万象更新之势,仿佛一切都在告诉世人,君士坦丁重建的帝国将再造往日的辉煌。


君士坦丁堡落成典礼一年后的331年5月,尤利安(Flavius Claudius Julianus Augustus)在新首都出生,他是这座新的永恒之城诞生的第一位皇帝。尤利安是君士坦丁大帝的侄子,其父是君士坦丁大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尤利乌斯·君士坦提乌斯(Julius Constantius)。

尤利安(Flavius Claudius Julianus Augustus,331-363)


337年5月22日,君士坦丁大帝驾崩,帝国分成三个部分,由他的三个儿子继承:君士坦丁二世(Constantine II,316340年)治理高卢、伊比利亚半岛和大不列颠岛;君士坦提乌斯二世(Constantius II,317361年)治理帝国东部;君士坦斯一世(Constans I,323350年)治理意大利和北非。


君士坦丁大帝统一的帝国再度分为三部分,埋下内战的隐患。同年,三兄弟合谋杀害君士坦丁家族的几乎所有成年男性,以根除家族内部对帝位的觊觎,其中包括尤利安的父亲。尤利安与同父异母的哥哥伽卢斯(Constantius Gallus,325354年)尽管因年幼得以幸免,但仍被堂兄们软禁。


340年,帝国内战再起,长兄君士坦丁二世与弟弟君士坦斯一世争夺帝国西部的统治权,君士坦丁二世在内战中被杀,帝国西部的最高统治权归于君士坦斯一世。350年,玛格嫩提乌斯(Magnentius)在高卢谋反,君士坦斯一世被部下谋杀。控制帝国东部的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发兵平叛。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挥师西进时,任命尤利安的哥哥伽卢斯为副帝,加恺撒称号,负责治理帝国东部。


351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通过引日耳曼蛮族进入高卢侵袭玛格嫩提乌斯后方,取得内战胜利,重新统一帝国。在此期间,尤利安一直被软禁。三年后,伽卢斯涉嫌谋反,被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处死。鉴于伽卢斯与尤利安的关系,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怀疑尤利安也参与了兄长的谋反,将其召到米兰,意图将其处死,永绝后患。


幸亏有皇后欧西比娅(Flavia Aurelia Eusebia)护佑和求情,尤利安躲过一劫,获准前往他心仪的智慧之城雅典游学。尤利安存世的演说词有一篇《欧西比娅皇后颂》献给这位天使般的皇后,饱含深情地感激后者对他的护佑。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平息玛格嫩提乌斯的叛乱后,一直致力于剿灭被他引入高卢境内的日耳曼蛮族,但收效甚微,到355年,高卢已陷入全面混乱,日耳曼蛮族近乎占领整个高卢。是年秋,萨珊波斯帝国的沙普尔二世(Shapur II,309379年在位)再起兵锋,威胁罗马帝国东部边境。鉴于帝国面临东西两个方向的战争,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于这年11月将尤利安召到米兰。11 月7 日,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在米兰任命尤利安为副帝,加恺撒称号,命他前往高卢清剿蛮族。


355年12月1日,尤利安在300名护卫队和少数友人的陪同下,由米兰出发前往高卢。实际上,尤利安尽管高居副帝之位,却不拥有治理高卢的实际权力。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如意算盘是,用一位皇室成员镇守西部,真正掌握政治军事权力的是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心腹。


与时人的预料相反,尤利安在恺撒任上,展现出优秀的政治军事才能。进入高卢后,尤利安才着手组建自己的权力核心,并逐步掌握高卢的政治军事大权,这对于一个年仅24岁、此前从未有任何政治经验的年轻人来说,着实不易。尤利安展现出自己拥有治理帝国的卓越政治军事才能。


357年秋,尤利安率大军在斯特拉斯堡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日耳曼族的阿拉曼尼人。在这场战役中,尤利安指挥有方、勇猛有加,宛如亚历山大大帝再生。实际上,亚历山大大帝也是尤利安的两位帝王偶像之一,另一位是马可·奥勒留(121180年)。


经过三年的剿匪战争和对高卢的治理,尤利安荡清莱茵河以西的日耳曼蛮族,深入莱茵河以东的日耳曼部族腹地,重建图拉真时代的北部边境,同时恢复了高卢境内的秩序。尤利安的政治军事声望和实力也水涨船高,成为高卢人民和各军团的救星和偶像。依照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政治安排,身为恺撒的尤利安显然是未来的帝位继承者。


从君士坦丁王朝角度来看,这一政治安排可谓完美,一来因为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没有男性子嗣,二来因为尤利安已证明他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君士坦提乌斯二世认为,尤利安的声望日甚一日,已经对自己的权力构成重大威胁:尤利安已有举兵叛乱、称霸一方的实力。最重要的是,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此时刚四十岁出头,距离和平交接权力为时尚远。


359年冬,萨珊波斯国王沙普尔二世攻陷底格里斯河西岸的军事重镇阿米达(Amida),君士坦提乌斯二世以此为借口,命令尤利安派高卢的军团增援东方,意图削弱尤利安的军事实力。高卢士兵不愿远征帝国东部,随即于360 年2月在今巴黎拥立尤利安为皇帝,加奥古斯都称号。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匆匆结束与波斯的战争,一边调集兵力准备西进,一边以外交手段稳住尤利安。尤利安请求高卢地区自治,获准他保留奥古斯都的称号,但仍低于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权威。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拒绝这一要求,内战即将再次降临。


361年春,谈判破裂,尤利安率大军朝君士坦丁堡挺进,内战爆发。然而,这一年11月3日,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病逝于军中,临终前指定尤利安继承帝位。12月11日,尤利安进入君士坦丁堡,即位为罗马帝国皇帝。这一年,尤利安30岁。


尤利安的父母皆是基督徒,因此从小接受基督教教育,还在教会担任过低级职务。但是,尤利安一登上帝位,立即发动复兴古典希腊罗马传统的文明-宗教运动。362年2月4日,尤利安发布宗教宽容敕令,宣布所有宗教以及各教派皆合法,可在帝国境内自由传播。


这一敕令堪称绝妙,因为赋予基督教内部各教派以合法性,势必导致基督教激烈内讧。同年6月17日,尤利安发布著名的教育法令,禁止基督徒担任公共学校的教师,从而将基督徒逐出了教育领域。同时,尤利安积极复兴异教,包括重建各地神庙、恢复献祭活动、重振异教的宗教体制等。经过几次大迫害,基督教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愈发强势。


312年,君士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已是基督徒皇帝。随着帝国皇帝皈依基督教,基督教的地位愈发稳固,而绵延几个世纪的希腊罗马传统逐渐式微。尤利安发起文明-宗教复兴运动,意在复兴罗马帝国自身的古代传统,阻止帝国变成一个基督教帝国。由此来看,尤利安被称作“背教者(Apostate)”和敌基督者,一点也不冤枉。


尤利安天性热爱哲学,他在《赫利俄斯王颂》(Hymn to King Helios)中说,他从小就对星空充满好奇,小小年纪就被人们视作天文学家(130c-d);在《憎恶胡子的人》中说,他从童年开始就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忒奥弗拉图斯等人的著作(353b)。


尤利安发起文明-宗教复兴运动绝非凭一己之力,当时异教的好些著名智识人都牵涉其中。在这些智识人眼中,尤利安不仅是希腊罗马传统中的理想君王在世,更是这一文明传统的承载者。因此,尤利安发起的文明-宗教复兴运动堪称罗马帝国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真正的“文明内战”。从后世来看,这次文明内战是基督教文明与古典希腊罗马文明的决战,因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尤利安在发动“文明内战”的同时,意图效仿亚历山大大帝,彻底解决萨珊波斯帝国的威胁。362年6月中旬,尤利安从君士坦丁堡出发,7月底抵达叙利亚的安提阿(Antioch),为远征萨珊波斯做准备。经过8个月的准备,363 年3 月5日,尤利安率领9万大军离开安提阿,开始远征波斯。


5月中旬,罗马大军连战连捷,抵达萨珊波斯首都泰西封(Cteisphon)城下。久攻泰西封不下,此时补给已经告急,尤利安决定率大军沿着底格里斯河东岸向北运动,逐步后撤。在撤退的路上,罗马大军不断遭到萨珊波斯小股部队的袭击。


6月26日,在萨马拉(Samarra,今伊拉克北部)附近的一次小规模遭遇战中,尤利安被一支标枪击中,伤势极为严重。当天夜里,尤利安驾崩。去世前,尤利安还与哲学家友人进行哲学对话。尤利安的逝世,导致他的文明-宗教复兴运动半途而废。他的继任者约维安努斯(Flavius Claudius Jovianus,332364年)随即推翻尤利安的政策,重新回到君士坦丁大帝开创的新传统上。此后,罗马帝国再无异教皇帝。




 Death Of Julian


尤利安甫一去世,基督教和异教智识人就围绕尤利安的历史形象展开斗争。先来看异教一方。晚期罗马帝国最著名的修辞大师利巴尼乌斯(Libanius)既是尤利安的老师也是他的朋友,有数篇演讲词与尤利安有关。


尤利安去世后,利巴尼乌斯的剩余时光几乎都花在为尤利安辩护上。《尤利安葬礼上的演说》(Funeral Oration Over Julian)篇幅很长,算得上是一部尤利安传,以动人的笔调叙述了尤利安的一生,将尤利安提升到罗马帝国的救世主这样的地位。但是,随着这样一位救世主的驾崩,异教复兴的大业无可挽回地失败了。


尤利安去世将近二十年后,利巴尼乌斯又创作《论为尤利安的复仇》(Upon Avenging Julian)献给刚刚继承东部帝国皇帝的狄奥多西大帝(Theodosius,346–395年,379395年在位),请求狄奥多西为尤利安复仇。在利巴尼乌斯眼中,尤利安是一个完美王者。

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 347-395)


亲眼见证尤利安统治的史家阿米安努斯(Ammianus Marcellinus)的《罗马史》接着塔西佗的《历史》讲起,迄378年阿德里安堡战役止,是古代版的罗马帝国衰落史。全书共30卷,现存后17卷。现存部分开头即尤利安登上政治舞台的关键时刻。


整部史书横跨280年,前面13卷叙述公元98年到355年的历史,表明对这段历史的处理相当简略,这与后面23年所占的篇幅形成鲜明对照,23年的时间占了17卷的篇幅。其中,355年至363年这8年,占了12卷,从卷14到卷25。显然,阿米安努斯叙述的重心是尤利安皇帝。


对于阿米安努斯来说,尤利安的统治是扭转帝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尤纳皮乌斯(Eunapius)要比尤利安晚一代,著有《哲人与智术师列传》(Lives of Philosophers and Sophists) 和大部头的《天下史》(Universal History),核心人物亦是尤利安,提醒后代新柏拉图主义者所承担的文明使命。


这三位异教智识人的作品都完成于395年前,这个年份是晚期罗马帝国的又一重要时刻:基督教终获取国教地位,异教再无复兴之可能。在上述三位异教智识人笔下,尤利安近乎古希腊罗马传统结出的最美果实,尤利安是哲人王,是完美的王者。值得强调的是,上述三位作家没有凸显尤利安的反基督教形象,而是从帝国赓续、政制角度凸显尤利安的完美王者形象。


393年,狄奥多西皇帝正式立基督教为国教,彻底废除一切形式的异教。尽管如此,5世纪后期的史家佐西莫斯(Zosimos)在《罗马新史》反思罗马帝国的衰亡,仍将尤利安视作唯一有机会扭转罗马帝国命运的皇帝。



新书简介




罗马帝国最后一位多神教皇帝尤利安


究竟是“哲人王”还是“叛教者”?




绵延千年的多神希腊-罗马文明


为何不敌一神基督教文明?




新柏拉图主义


能否挽救罗马帝国的文明危机?






《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一书全面考察了尤利安皇帝对晚期罗马帝国统治危机的应对和思考。全书就“理想君王”尤利安的历史形象、哲学思想、王政观点、军事行动等重要问题做了一一梳理和回应,深入分析了他在青年求学和成年执政过程中逐步显露的哲学天赋、军事才干和政治智慧。虽然尤利安的短暂执政难改帝国衰亡之命运,但其所代表的异教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决战仍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全面考察了尤利安试图挽救罗马帝国衰亡命运的诸多努力,细致分析了晚期罗马帝国危机的表现和根源。3世纪的大混乱的确极大冲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新柏拉图主义针对帝国危机给出的方案是成功的、有效的,尤利安基于新柏拉图主义创造的政治方案和文明方案足以解决罗马帝国的危机,但这一切都因尤利安英年早逝而戛然而止了。






目  录




导 论 / 001


1  尤利安的历史形象嬗变 / 001


2  问题与视野 / 013




第一章  尤利安与君士坦丁王朝 / 031


1  君士坦丁时代 / 032


2  尤利安的童年和少年 / 049


3  哲学青年 / 069


4  抉择 / 088




第二章 尤利安与帝国的蛮族危机 / 105


1  高卢的地缘特征和蛮族问题 / 106


2  征伐野蛮人 / 115


3  “尤利安是奥古斯都” / 135


第三章  尤利安与理想君王 / 167


1  尤利安与哲人王传统 / 169


2  尤利安的理想君王 / 183


3  尤利安的王政观 / 201


4  哲学与政治的纠缠 / 217




第四章 尤利安与罗马帝国的文明内战 / 223


1  罗马帝国的文明问题 / 225


2  新柏拉图主义与罗马帝国的文明危机 / 237


3  尤利安的师承 / 256


4  尤利安的新柏拉图主义 / 270


5  尤利安对基督教的批判 / 301


6  尤利安的异教教会 / 329


第五章 罗马与波斯 / 343


1  罗马帝国亚洲疆域的地缘特征 / 345


2  罗马与波斯的战争史 / 353


3  远征波斯 / 360




结  语 / 407


参考文献 / 417


(一)中文文献 / 417


(二)外文文献 / 419


尤利安年表 / 423


后  记 / 427




作者简介





马勇,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任教,从2020年开始,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部长。 

   (章来源:“壹卷YeBook”公号)



- End -



延伸阅读





  
● 马勇 | 珀律比俄斯论史家之德
● 西塞罗如何捍卫罗马共和国
● 读•思 | 希腊与罗马的教育理念何以伟大
● 《埃涅阿斯纪》与罗马的建构
● 《罗马盛衰原因论》导读
● 诗人笔下的罗马
● “经典与解释” 丛编·商务 | 尤利安《驳无教养的犬儒》(勇编译)

(编辑:金政晗)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