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传统与现代秩序的兴起”学术研讨会
暨“政治:中国与世界”第五届年会
11月26日上午 8:30-12:15
开幕式(8:30—8:50)
吴新文(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广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第一场(8:55—10:30)
主持人
吴重庆(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开放时代》特约主编)
发言环节
8:55—9:5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张 翔(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评议人
10:15—10:30,共15分钟。
第二场(10:40—12:15)
主持人
罗 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发言环节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评议人
12:00—12:15,共15分钟。
11月26日下午 14:00-17:50
第三场(14:00—15:50)
主持人
刘晨光(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发言环节
王 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5.儒法文明的重构与中日现代国家建设的两条道路:历史政治学的考察
评议人
15:35—15:50,共15分钟。
第四场(16:00—17:50)
主持人
陶庆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纵横》执行主编)
发言环节
王凯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讲师)
5.什么是黑格尔的人民教师(Volkslehrer)概念
评议人
17:35—17:50,共15分钟。
11月26日晚上 19:00-21:05
第一场(19:00—21:05)
主持人
张 翔(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教授)
发言环节
谢 天(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科研部讲师)
5.“静”的美育的文明论和治疗学
李智星(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6.荀子历史哲学的文明之思:礼者人之所履
评议人
20:50—21:05,共15分钟。
第二场(19:00—21:05)
[腾讯会议:435-373-134]
主持人
张广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发言环节
程文侠(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
5.魏源与中国共和
马晓见(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6.公意的现身——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罗马政体史
评议人
20:30—20:50,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20:50—21:05,共15分钟。
11月27日上午 8:30-12:20
第一场(8:30—10:20)
主持人
白 钢(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发言环节
8:30—9:4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笛卡尔的“政治”哲学
魏南枝(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评议人
10:05—10:20,共15分钟。
第二场(10:30—12:20)
主持人
彭 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发言环节
10:30—11:4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悲剧与国家:施米特的哈姆雷特神话
周展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
评议人
12:05—12:20,共15分钟。
11月27日下午 14:00-17:50
第三场(14:00—15:50)
主持人
汪卫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发言环节
14:00—15:1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霸权的反题:集体代表与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王 涛(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评议人
15:15—15:35,每人评议时间为10分钟。
15:35—15:50,共15分钟。
第四场(16:00—17:50)
主持人
王 涛(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发言环节
16:00—17:15,每人发言时间为15分钟。
1.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三个传统
姚啸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
评议人
17:35—17:50,共15分钟。
圆桌总结论坛(17:55-)
主持人
丁 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
与谈人
温馨提示
若您需旁听本次会议,请提前发送电子邮件联系会务秘书(请在邮件中说明您的身份),我们将在会议开始前及时告知您会议密码。
● 会议通知 | “文明传统与现代秩序的兴起”学术研讨会暨“政治:中国与世界”第五届年会
● 跨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复兴——“政治:中国与世界”论坛第四届年会
关注我们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