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亚历山大大帝逝世二十余年即约公元前300年,基提翁的芝诺开始在雅典集市西北角的一个画廊里讲学论道。起初那些听众被称为芝诺主义者,后来被唤作廊下派。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化时期,廊下派成为三大主流学派之一,但其历史影响则比伊壁鸠鲁派和怀疑论派重要得多。自芝诺到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廊下派共历时五百年左右,对塑造希腊化文明和古罗马文明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对后世思想保持经久不息的影响力。
芝诺(Zeno of Citium,约前333 – 约前262)
出版说明
距亚历山大大帝逝世二十余年即约公元前300年,基提翁的芝诺开始在雅典集市西北角的一个画廊(στοá ποικíλη)里讲学论道。起初那些听众被称为芝诺主义者,后来被唤作廊下派(Stoics,原旧译斯多亚派或斯多葛派)。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化时期,廊下派成为三大主流学派之一,但其历史影响则比伊壁鸠鲁派和怀疑论派重要得多。自芝诺到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廊下派共历时五百年左右,经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对塑造希腊化文明和古罗马文明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对后世思想保持经久不息的影响力:廊下派的自然法思想形塑了罗马法包括万民法的理论,廊下派的人神亲缘关系说及其隐忍博爱伦理则为基督教伦理提供了土壤……近代哲学(如斯宾诺莎等)中的泛神论,近代科学中的宇宙论,乃至从格劳秀斯到康德的世界公民观念等等,都有廊下派留下的深刻烙印。
廊下派将哲学分为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以伦理学为核心和目的,将三个部分内在地融贯成有机整体。为了创建自己的体系,黑格尔责难廊下派仅仅应用了片面而有限的原则,缺乏真正的思辨思维,没有什么独创性可言;新康德主义派哲学史家文德尔班也持类似的看法——德国唯心论的哲学史叙述对廊下派的贬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导着人们对廊下派的认识。二十世纪后半期以降,学者们逐渐抛弃德国唯心论的哲学史叙述,重新认识廊下派,从文本笺释到各类研究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廊下派在西方古今文明变迁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作用,我们有必要开拓廊下派研究。“廊下派集”以迻译廊下派著作为主,亦注重选译西方学界相关研究佳作,为我们研究廊下派奠定必要的文献基础。
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
西方典籍编译部亥组
2012年10月
《马可·奥勒留皇帝的遗言》,欧根·德拉克罗瓦 绘
已出书目
Classici et Commentarii
廊下派集
徐健 ◉ 主编
01
廊下派的城邦观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导论、附录两大部分,内容包括:怀疑论者卡希俄斯,爱欲的城邦,宇宙城邦,从共和主义到自然法,芝诺与亚历山大,廊下派关于爱欲的定义问题,伦理魅力等。
目 录
02
[墨]萨勒斯 著
徐健 朱雯琤 等译
392页,2018年1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目 录
03
廊下派的苏格拉底
内容简介
目 录
04
徐健 等译
内容简介
《剑桥廊下派指南》从三个角度梳理了廊下派哲学思想:第一,学派本身的历史沿革;第二,与廊下派思想相关的学术史;第三,当下持续讨论的与廊下派相关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表明了廊下派如何体现了哲学传统,挑战了大众想象,并且定义了人们选择引领的生活。
本书前两章记述了廊下派在古代世界的发展轨迹。之后的章节介绍了廊下派的哲学体系,涉及廊下派在认识论、逻辑学、自然哲学、决定论、形而上学、伦理学、道德心理学等领域的核心概念。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廊下派在非哲学领域的影响,这些领域包括医学、语法学、天文学等。最后一章追溯了廊下派在现代社会早期的影响。
目 录
05
法、理性与宇宙城邦
[美]沃格特 著
内容简介
早期廊下派的思想集中在整个人类共同体,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特殊的城邦建构之上。廊下派思想家设想了一种适应于每个人的法,这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和思考廊下派思想的意义所在。
目 录
中译者序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烦乱论题
第二章 全人类共同体
第三章 智慧:圣贤与诸神
第四章 法与理性
参考文献
原书引文索引
一般索引
书 摘
早期廊下派政治哲学以采纳一种世界主义者(cosmopolitan)的视角而著称。廊下派思想家并没有把他们的讨论局限于某个特殊国家的政体方面,相反,他们的思想集中于整个人类共同体。早期廊下派哲学还与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自然法传统之根源有着一定的关系。廊下派思想家设想了一种适应于每个人的法,这种法从根本上不同于那些在特殊的政治国家中规范人们生活的各种法律。这样,廊下派思想家似乎发展了两个观念: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的概念和共同法(common law)的概念,这两个观念在政治思想史上一直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如果试图表明廊下派思想家是世界主义者和自然法理论的支持者,那就是在冒“错置年代地过度诠释文本”的危险。当廊下派思想家谈到在作为我们“城邦”(city,polis)的世界中的生活时,难道他们不是更明显地给出了一种与自然相一致的道德生活理想,而不是提出了一种在任何意义上可以识别的世界主义者的理论?难道廊下派思想家不是把他们所说的法等同于宙斯?尤其是当我们发现廊下派的法和世界城邦所包含的“物理性的一面”(physical side)时,我们最好更加谨慎并强调,早期廊下派政治思想的理路和后来的政治哲学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同时,我们绝不应该忽视廊下派理论的某些方面对后来政治哲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廊下派理论的这些方面在涉及那些我们今天仍视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上,为政治哲学领域作出了最初的贡献。
宙斯
早期廊下派思想家也许可以被公正地看作是自然法理论的鼻祖。廊下派所讲的法和后来的自然法思想之间最基本的关联性在于,对廊下派思想家来说,共同法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处在一个和所有已有城邦那些特殊的、历史性的法律相区别的层面上。如果我们把这作为自然法理论的基本直觉,那么,我们应该指出,廊下派思想家就是这一立场重要的早期支持者。但是,廊下派思想家还把共同法等同于宙斯,一种物理性的神,这一观念在自然法理论传统里显然是没有的。另外,自然法理论涉及对法规体系(a body of laws)的讨论,但是,正如我们后面将要指出的,廊下派思想家那里并没有这些内容。对于廊下派思想家来说,共同法类似于一种自然的力量,它具有规范性,但并不是一套“行为规则”意义上的规范。共同法对我们行为所作的规范就是宙斯对我们的指令。但是,根据廊下派物理学,宙斯即宇宙中的完善理性(perfect reason)。遵照法的行动就是按照完善理性所指令的方式去行动,成就美德这一目标就是获得完善理性这一目标。因此,我们对于行动的决定就是对于发布给我们自己的合法(lawfully)指令之服从。共同法的规范性并不在于它由某个权威所制定并要求我们去遵守,不在于它是一种通常法律所规定的准则,也不在于它是某一特定的行为规范。某个深思熟虑的施动者(agent)——不管它是神还是圣贤(sage)——当他决定做某事时为自己发布指令,这样一些指令具有法的地位。
类似的考虑同样适用于廊下派的世界主义。廊下派思想家发展了一些极有哲学趣味的观念,这些观念以不同的方式和后来的观念相关,但是,他们根本并没有提供一个我们通过后来的传统才熟悉的理论的早期版本。廊下派思想家是世界主义者,但他们并不是那种号召建立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或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组织意义上的世界主义者。对廊下派思想家来说,所有人类居于其中的城邦并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就是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城邦不是理想,而是事实。正如廊下派关于共同法的思想一样,廊下派的世界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物理学和神学意义上的理论。宇宙由包括诸神在内的所有生活于其中的理性存在者所寓居。但是,廊下派和晚近的一些思想的确有着相关性,在这个意义上仍然可以说廊下派思想家是世界主义者。他们论证说,所有人由于同属于世界城邦而被紧密联结在一起,这样,他们认为在一种非常现实的意义上存在着所有人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观念不同于认为“所有人就其作为人类而言,具有同一种善的生活方式”这一观念,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见解,亚里士多德认为,即使我们遇到一个完全的陌生人,我们仍然感到和他有一种关联,这个关联仅仅在于“他同样是人”这一事实。
在政治哲学中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观点,即城邦的边界划定了这样一些人,我们对这些人拥有某种特别的关切甚至所有关切。在某种意义上,廊下派思想家的思想就建立在这一观点之上。对他们来说,我们必须理解,我们已经和其他所有人类成员共同生活在一个城邦之中;他们倡导,我们应该在我们的行动中考虑到所有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他人的关切。每一人类个体都是这一宇宙的不同部分。通常意义上的家族和国家的边界由我们偶然出生的地方所限定,这一界限对我们来说也规定着在某一时刻什么是恰当的行为;但是,这种意义上的边界并不是需要审慎思考的边界。恰当的行为是一种把所有人类成员的关切作为相关考虑因素的行为。拥有德性的人采取一种世界性的眼光,同时,在特定的处境中,她又能够把她在生活中的特定角色和地位作为其行动的相关因素加以考虑。
● 经典与解释 · 六点 | 沃格特:《法、理性与宇宙城邦:早期廊下派的政治哲学》(朱连增译)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柏拉图注疏集(刘小枫、甘阳主编)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色诺芬注疏集(刘小枫、甘阳主编)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亚里士多德注疏集(刘小枫主编)
(编辑:袁良骏)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