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德的社会政治思想
——在启蒙运动与政治浪漫主义之间
李柯 译
243页,65.00元,2023年6月
内容简介
赫尔德与启蒙的关系更近,思想的流动性和调和性也更强,因此,斯拉夫政治思想中的赫尔德才是近乎原貌的——这话或许最好地点明了全书的题旨。
目 录
内文试读
▲ 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
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的社会政治思想不成固定体系。确切地说,它们散落在赫尔德的全部作品当中,有时藏身的地方还颇出人意料。为了令其呈现出一种组织,俾使批评性讨论成为可能,很有必要将其汇集起来并逐渐抟成整体。
赫尔德的思想虽说欠缺表面关联,模棱两可之处和未解的疑难尚都存在,但大体上仍然表现出一种连贯性,值得人们注意。他的兴趣十分广博,从一开始的文学、艺术、美学、宗教和语言学,直到哲学、心理学、历史和政治学,另外,职务上的责任也占去了他较多的时间精力。就此而言,赫尔德取得的成就令人惊讶。
我有意回避把赫尔德的思想写成编年体系,因为在我看来,至关重要的是展示什么是他必定要说的,而不是他在何时说了什么。应该承认,情势变化和当时的精神趋向影响了赫尔德的创作,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赫尔德如何排除这些外界影响而有意独立行进在自己的道路上。
作为一个满腔热血的读书人,他懂得从时代风云和书山文海当中找出那些服务于自己目标的东西。赫尔德也很清楚他必须拒绝什么、攻击什么,以及干脆略过什么。他对待亚里士多德、洛克、莱布尼茨、斯宾诺莎、沙夫茨伯里(Shaftesbury)、休谟、卢梭、孟德斯鸠和百科全书派(Enzyklop disten),以及面对与他有思想往来的同时代德意志人时,都是如此。
▲ 德意志诗人:歌德、席勒、维兰德、克洛普斯托克、莱辛、赫尔德
另一方面,要评判和欣赏赫尔德的全部成就,仍须在时代的历史框架下进行。本书首章和终章的意图就在于回应这一需要。当然,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但我希望这两章能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到赫尔德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工作,还有他以什么方式影响了其直接继承者。
▲ 赫尔德纪念币
作者简介
巴纳德(FriedrickMechner Barnard,1921―2011),生于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移民英国,后担任过多个不同教职,1985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任上荣休。巴纳德是英语学界极其重要的赫尔德研究者和译介者,2002年因其突出贡献被国际赫尔德学会(International Herder Society)授予研究促进奖。
延伸阅读
● 《中山大学学报》新刊 | 刘小枫:重新认识赫尔德的人类学哲学
(编辑:袁良骏)
关注我们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