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踏上逐梦的征程
开启人生的无限可能
新学期,我们继续推出
“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专栏
记录同学们的成长点滴
分享人大人的光阴故事
传递青年榜样的先锋力量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他深耕文化沃土,触摸历史脉络
他以中国学者之立场
坚守古典语言之翻译
他是顾枝鹰
2022年度
京东特等奖学金提名奖获得者
今天,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
倾听他和古典文明的故事
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书错误的识别与勘误过程让他们印象深刻:排印问题、表述不当、引文错误、翻译不确……在这两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团队发现了原书中的错误各二百余处。有一些错误甚至令团队哭笑不得,比如《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的“引文索引”甚至把阿里斯托芬某部剧作的“第7-8行”写成“第42223行”。在翻译《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时,顾枝鹰几乎每周都会给原作者写邮件,指出他们的错误。在通了将近一百封邮件后,原书的五位荷兰作者把顾枝鹰团队反馈的问题集中起来,以勘误表的形式作了订正。
在翻译工作中,顾枝鹰偶尔会遇到难以推进的阶段。有时他会选择先把问题放在一边,厘清头绪再继续;有时则会阅读更多的参考资料来汲取养分。而更多时候,团队的力量会帮助他渡过难关。在两部语法工具书的翻译过程中,顾枝鹰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承担了一部分翻译和校对工作,每一章的终稿都经过了至少两轮的逐字校对。
难以确定最佳的表达方式时,团队常常集思广益,在线下或微信群中展开讨论,从观点的碰撞中寻找出更合适的解法。他们的老师也为顾枝鹰的翻译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议,许多老师还提供了当时尚未发表的古希腊罗马典籍的中译未刊稿,为例句的翻译提供参考。部分章节译出初稿后,顾枝鹰还将其用作古典学实验班本科、硕士同学的读书会阅读材料——“对文本的讨论很能激发译者产生新的理解”,他这样描述这种可贵的交流。
两本书的翻译工作完成之后,顾枝鹰还自己完成了书籍的排版任务。古希腊文在相对陈旧的排版系统中会变成乱码,希腊文和中文混排时会出现字间距的问题,因此需要能读懂古典语言的人负责排版。顾枝鹰不仅耐心应对,而且乐在其中,将排版作为一种独特的解压方式。
本期人物简介
出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特别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采编:中国人民大学阳光公益协会 叶铃 孟霖
设计: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工作通讯社 奕歆
责编:顾小白
● “经典与解释”丛编·商务 | 《罗马共和纪事》(张培均 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