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研究》辑刊简介
《古典学研究》的前身为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主编的国际学术季刊《古典研究》,2010至2017年间共推出29期。2018年,《古典研究》改为《古典学研究》辑刊,第1至第10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第11辑由华夏出版社出版。每辑字数约15万字,全文收录于中国知网。2022年起,《古典学研究》辑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
本刊立足于中国文明“伟大复兴”的当下语境,从跨学科的学术视角出发,力求贯通文学、史学、哲学和古典语文学,研究、疏解、诠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欧洲近代的经典文本乃至古希伯来和阿拉伯文明的传世经典。
主 编:刘小枫
执行主编:贺方婴
编辑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焕生 甘 阳 刘小枫 刘 锋
李永平 吴 飞 谷 裕 张文江
林志猛 贺方婴 梁 展 彭小瑜
《古典学研究》辑刊
第一辑 古典哲学与礼法
内容简介
abstract
本辑收录了国内古典学研究领域一线学者的八篇文章,探讨了古典哲学与礼法的关系,内容涉及柏拉图政治哲学、古典自然法理论、古典自然状态论、古希腊廊下派、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喜剧,以及中国传统的诗经学、庄学,等等。刘小枫专门为此撰写了《普罗米修斯与自由乌托邦:阿里斯托芬〈鸟〉译读》一文,分析了阿里斯托芬笔下鸟儿城邦的隐喻,揭示了自然爱欲与礼法的对立,并富有洞见地提出了《鸟》是《云》的续篇:苏格拉底的哲学打破礼法规定的后果,便是《鸟》所描绘的情形。另外,本书还收录了两篇书评文章,分别评论英语学界古典学研究作品《苏格拉底式的王者色诺芬》和《李维撰史的意图和方法》。
目 录
catalogue
* 上下滑动查阅更多
专题:古典哲学与礼法
第二辑 荷马的阐释
内容简介
abstract
本辑八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陈斯一、肖剑、张文涛、贺方婴、刘小枫、梁晓杰、吴飞、潘斌,皆为国内古典学研究领域一线学者。陈斯一、肖剑、张文涛、贺方婴几位老师的文章专论荷马史诗,涉及荷马史诗的创作方式、阿基里斯盾牌上的微观世界与史诗叙述的宏观世界之对照、荷马时代的神义论和正义论、王者的自我历练与德性培养等主题;刘小枫老师通过解读阿里斯托芬《鸟》剧与普罗米修斯形象,揭示了民主制下的平等自由背后的问题;梁晓杰老师对马基雅维利的《曼陀罗》与《君主论》进行了镜像式解读;吴飞和潘斌两位老师着眼于中华礼仪制度,分别阐述了晚清张闻远的丧服学体系,以及清儒胡培翚的古典《仪礼》学研究。另有李孟阳博士的书评一篇,介绍《荷马:史诗的共鸣》对史诗传统背后神学脉络的勾勒。
刘小枫 主编 彭磊 执行主编
目 录
catalogue
论文
普罗米修斯与民主的秘密(下篇)(刘小枫)
谁是新君主?(梁晓杰)
书评
第三辑 尼采论现代学者
内容简介
abstract
本辑《尼采论现代学者》有四篇专题文章:娄林透过尼采的学者和哲人之分,以及尼采对学者的批判和自我批判,叩问了何谓真正的学术研究;刘振分析了青年尼采的现代国家视角,以及这一时期尼采身上强烈的希腊传统烙印;黄子轩解读了尼采重估事业的奠基之作;叶然剖析了尼采身上哲学式爱情与本能式爱情的绞缠。
此外,高洋揭示了《赫尔墨斯文集》知识层次不断上升的结构性特征;王江涛对普罗塔戈拉的“启蒙神话”作了绎读,证明仅凭智慧称不上善谋;姚云帆细捋了昆体良的“好人”概念如何超越了西塞罗对演说家德性的规定。中学方面,曾海军阐发了老庄为何以及如何以质朴之道治民,从而使民心不乱;吴小锋考察了“中国”一词词源,强调“允执厥中”;唐文明则对新文化运动及启蒙主义信念做了反思,探讨了儒教文明的未来。另有包帅译伯恩斯书评一篇,评述了施特劳斯对《善恶的彼岸》的解读。
目 录
catalogue
专题:尼采论现代学者
阅读尼采《善恶的彼岸》的一个新视角(伯恩斯 撰 包帅 译)
第四辑 近代欧洲的君主与戏剧
内容简介
abstract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目 录
catalogue
格吕菲乌斯的悲剧《查理•斯图亚特》(瓦格纳 撰 谷裕 译)
沃格林《求索秩序》汉译本指谬(段保良)
第五辑 赫尔德与历史主义
内容简介
abstract
刘小枫 主编 贺方婴 执行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
目 录
catalogue
象征的灵知:赫尔德历史哲学的思想基础(胡继华、丁莉)
沃格林是历史主义者吗?(陈建南)
第六辑 色诺芬笔下的哲人与君王
内容简介
abstract
刘小枫 主编 彭磊 执行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
目 录
catalogue
专题:色诺芬笔下的哲人与君王
论文
《以赛亚书》叙利亚文译本探微(陈湛)
书评
评塔图姆《色诺芬的帝国虚构》(杨志城)
第七辑 《论语》中的死生与教化
内容简介
abstract
本辑收录专题文章4篇:张清江分析了不同时代儒者对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教导的解释;金方廷基于先秦语料,尝试还原“管仲之器”的本意;刘伟分析了从《论语》中以“责善”为代表的朋友之道,到游侠、王阳明的朋友观的变化;蔡新乐以中庸之道为方法论,分析了学界对“一以贯之”的意义疏解及今译和英译。
论文部分,张文江解析《周易·系辞下》第二章,追溯了中华文明体的源流演变;潘亦婷分析了daimōn在《奥德赛》的全部用例,对其涵义的共性与差异作了说明;柳孟盛从文学视角对《高尔吉亚》序幕作了戏剧式解读,并联系历史语境发掘背后的政治与哲学之争;万昊解读了《欧蒂德谟》中苏格拉底对智术师的暧昧态度,以展示智术师的另一面相;崔嵬通过论证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典政治教育的内在一致性,指出了现代教育对古典思想的误读;杨晓强分析了蒙田《雷蒙·塞邦赞》折射出的市民阶层的人性论和幸福观。
书评部分,程志敏反驳了琼斯在《宙斯的正义》中对柏拉图的批判,指出现代世界过度批判和压制理性的危险;张霄对三卷本《柏拉图〈法义〉 研究、翻译和笺注》(林志猛,2019)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做了阐发。
目 录
catalogue
专题:《论语》中的死生与教化
论文
哲学与修辞术之争(柳孟盛)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与古今政治教育的分野(崔嵬)
书评
为理性一辩:兼评《宙斯的正义》(程志敏)
第八辑 肃剧中的自然与习俗
内容简介
abstract
刘小枫 主编 贺方婴 执行主编
目 录
catalogue
专题:肃剧中的自然与习俗(陈斯一策划)
论文
海伦的罪与罚(何祥迪)
书评
第九辑 卢梭对现代道德的批判
内容简介
abstract
目 录
catalogue
专题:卢梭对现代道德的批判(吴增定 策划)
私有财产、自我意识与自由(吴增定)
非社会的社会契约(谢清露)
卢梭思想中的amour-propre(赵宇飞)
卢梭的“自然状态”概念初探(岳鹭遥)
《爱弥儿》的五幅版画(斯科特 撰 杨光 译)
论文
《论语》“井有仁”章的道德实践意义(马永康)
治疗僭政的肃剧(狄里奥 撰 崔嵬等 译)
论博丹的不宽容(张云天)
书评
遏制对日常生活的形而上学反叛(肖京)
第十辑 古典自然法再思考
内容简介
abstract
刘小枫 主编 贺方婴 执行主编
目 录
catalogue
专题:古典自然法再思考(程志敏 策划)
再论古典自然法(程志敏)
古希腊罗马思想中的自然法则(亚当斯 撰 杨立 译)
西塞罗论自然法和理性的限度(于璐)
朝向圆整(许越)
论文
里耶秦简所见秦县仓官的基本职能(鲁家亮)
廖平“《周礼》学”的新世界图景(谌祥勇)
《泰阿泰德》中的苏格拉底“跑题”(张立立)
拉博埃蒂的呐喊(李斌杰)
利维坦的“温情”与济贫问题(郁迪)
托克维尔论“民主的专制”(刘海超)
书评
早期浪漫派的真面目与新启示(王志宏)
第十一辑 重读阿里斯托芬
内容简介
abstract
此外更附书评两篇,分别关注维摩斯的《死海古卷》和浮士德素材研究。
刘小枫 主编 贺方婴 执行主编
目 录
catalogue
专题:阿里斯托芬与民主政制(胡镓 颜荻 策划)
胡 镓 阿里斯托芬的《鸟》与自由的新神话/1
叶 然 云中的阿里斯托芬:《云》两种意图的冲突/14
章丹晨 重思阿里斯托芬《蛙》的诗人之争/30
王瑞雪 《地母节妇女》中的《忒勒福斯》:演出、图像与戏剧接受/ 47
萨克森豪斯 男人、女人、战争与政治:阿里斯托芬和欧里庇得斯笔下的家庭与城邦(段奕如 译)/69
林 登 透过《云》思索:黑格尔与施特劳斯的谐剧(段奕如 译)/85
论文
李明真 鲁礼郊禘与周公摄政:郑玄君臣观浅析/107
周春健 真德秀《大学衍义》在元代的流传及其影响/126
李 贺 潘神的祈祷:《斐德若》279b8 -c3 绎读/145
程茜雯 阿里斯托芬和他的弟子路吉阿诺斯/162
李亭慧 意志的分殊:博斯《尘世乐园》释义/181
书评
陈 湛 犹太学人与死海古卷的不解之缘:评维摩斯的《死海古卷》/195
魏子扬 巫术、好奇、忧郁:《叙事模糊性》对早期浮士德素材的研究/202
欢迎识别二维码关注“古典学研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