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研究

沉痛悼念朗佩特教授






编者按:著名古典学家、哲学家劳伦斯·朗佩特(Laurence Lampert1941-2024)教授于2024420日离世。朗佩特教授于1941年生于加拿大,1970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朗佩特凭借功力深厚的尼采解释蜚声学界,逐渐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尼采研究者之一,解释成就堪与海德格尔、洛维特比肩。


凭靠尼采的思想史眼光,朗佩特对古希腊思想特别是柏拉图作品做出了深入阐释。朗佩特的古典学术研究,秉承其一以贯之的学术研究品格,兼具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功夫与眼界宏阔的问题意识。


应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之邀,朗佩特于2015年春天在中国讲学,其谦逊、博学、锐利的学人风采给中国学者和青年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朗佩特将中国之行看作其学者生涯的重要殊荣,他也对中国学界蓬勃发展的古典学术研究印象深刻。


近年来,朗佩特在古典学术研究领域著述颇丰。朗佩特的古典学术研究,尤其着眼于古典思想与现时代的关联,凭借其独树一帜的柏拉图阐释,朗佩特关于西方古典思想之实质和意义的思考具有重要启发。


为纪念这位远去的老朋友,我们特推送纪念特辑,以介绍朗佩特教授的学术思想,并纪念朗佩特教授在古典学术和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







讣 告




朗佩特

(Laurence Lampert,1941-2024)




我们怀着深切的悲伤宣布,著名哲学家,来自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温尼伯市的劳伦斯·郎佩特(Laurence Lampert)教授于2024420日辞世,享年82周岁。他的三位兄弟,阿兰(Alan)、默里(Murray)和格雷戈里(Gregory)依然在世。
劳伦斯生于1941年,是菲利普·郎佩特(Philipp Lampert)和埃拉·郎佩特(Ella Lampert)的次子。他曾就读于联合学院(现为温尼伯大学)和西北大学,并于1970年获博士学位。
1963年到1970年间,劳伦斯在每年夏天都要花六周时间到阿拉斯加的布里斯托尔湾——那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红鲑鱼洄游地——进行商业捕鱼,他曾驾着一艘单人船用漂网来捕捞红鲑鱼
1970年到2005年间,劳伦斯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哲学。他著述丰富,笔耕不辍,共出版9本专著,发表36篇论文,被誉为“北美最伟大的尼采学者”(“North America’s greatest Nietzsche scholar”)。劳伦斯还撰写了两本柏拉图研究专著和两本施特劳斯研究专著。尽管他常说,教学于他而言是“一种不自然的行为”,但他是一位如此迷人的老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1978年,劳伦斯在德国弗莱堡遇到了他一生中的挚爱乌尔苏拉·科伊姆施泰特(Ursula KoImstetter)女士,受上苍眷顾,两人于1981年结婚。随后他们和旧日的一位学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苏卢考特市以东25公里处的丛林中建造了一座小别墅。2005年,在他退休的那一年,劳伦斯和乌尔苏拉在柏林购买了一间公寓。由那时起,他开始了往返于柏林、印第安纳波利斯和苏卢考特之间的生活方式,而他的学术研究和写作从未间断。不幸的是,乌尔苏拉于200965日因病去世。
2013年,劳伦斯卖掉了他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房子,搬到了芝加哥。四年后,他搬回了他的家乡温尼伯,以便离他的小别墅更近些。
2015年的春天,劳伦斯的学术生涯迎来了高峰。他受邀前往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六场学术讲座,每讲两个半小时。随后又在浙江大学和重庆大学举办了三场学术讲座。这个系列讲座的双语版本于2021年在中国结集出版,题为《哲学与哲学之诗:施特劳斯、柏拉图、尼采》(Philosophy and Philosophic Poetry: Strauss, Plato, Nietzsche)。
劳伦斯一直工作,几近生命的终点。他最后的写作计划是准备一份北京讲座的英文版本,预计于20247月出版。
劳伦斯生前最后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有一篇关于尼采的论文,该文强调了尼采著作中对于有朽存在(mortal existence)的感激主题。劳伦斯写道:“感激贯穿于我们的哲学传统之中(Gratitude is present throughout our philosophic tradition)。”他在自己的生活中表现出了这一美德。
劳伦斯与他弟弟默里的关系尤为亲密,默里在他弥留之际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与默里的终身友爱是他最为感激的事情之一。
为纪念劳伦斯,可捐赠至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捐赠者关系部北方鸟类学项目的菲利普·郎佩特与埃拉·郎佩特博士后奖学金(Phil and Ella Lampert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讣告英文版







《经典与解释·朗佩特集》


中译本书影




《施特劳斯与尼采2005)



《尼采的使命(2009)



《尼采与现时代(2009)





《尼采的教诲》(2013)



《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2015)



《施特劳斯的持久重要性》(2019)




《哲学与哲学之诗》(2021)





尼采的使命(2022)





《尼采与现时代》(2023)












朗佩特教授


中国高校讲学剪影(2015年4月)


中国人民大学











▲ 朗佩特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举办的讲座视频片段





浙江大学




重庆大学







▲ 
朗佩特为重庆大学古典学专业师生举办讲座(2015.4.22






撰稿|刘 振、张云天 
编辑|金政晗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朗佩特集


● 经典与解释·华夏 | 朗佩特《尼采的使命——〈善恶的彼岸〉绎读》(李致远、李小均 译)


● 新书推荐 | 朗佩特《哲学与哲学之诗:施特劳斯、柏拉图、尼采》


● 新书推荐|朗佩特:《施特劳斯的持久重要性》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