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研究

顾枝鹰|继续推进罗念生先生开创的古典学事业

编 者 按

为纪念新中国古典学学脉奠基人、著名学者、翻译家罗念生先生(1904年7月12日—1990年4月10日)诞辰百廿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于2024年7月10日举办了座谈会,邀请国内古典学界和戏剧艺术界的专家学者、戏剧表演艺术家齐聚一堂,和罗先生的家人一起纪念我们共同的老师和朋友。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顾枝鹰的发言稿,感谢作者授权“古典学研究”公号网络推送。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朋友,下午好!

刚才上面各位学者主要谈了罗老在古典学方面的成就。那么,我就接着这一思路来向大家汇报外文所古典学研究室对罗老的继承——既然,今天的纪念会名为“古典学学脉的传承”。





▲ 罗念生在干面胡同社科院宿舍内写作



在中国,我相信每一位有志于研究古希腊语言文学、思想和文明的学习者都会认同,罗念生先生是新中国古典学学脉的奠基人。这是因为,我们读的荷马史诗、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译本很多都是罗老翻译的,而且人手一册的《古希腊语汉语词典》也是罗念生先生和外文所的水建馥先生编译的。我们大家都受益于罗老




▲《古希腊语汉语词典》(2004)

和带有水建馥先生签字的《上行记》借阅登记卡




而且,尤其重要的是,罗老在外文所开创的古典学学脉延绵不绝。罗老晚年开始动笔翻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生前译至第十卷475行。他在临终前把未完成的译稿托付给了王焕生先生。



▲ 罗念生先生1989年3月13日致王焕生先生书


(《罗念生全集》增订典藏版[2016]中误作“3月3日”)




王先生继承了罗老的译稿,补全了后半部《伊利亚特》,又译出了《奥德赛》,把两部荷马史诗完整地呈现给了中国读者。



▲ 王焕生先生2024年1月31日的题词

和他所抄录的古希腊语《奥德赛》开篇



现在,贺方婴老师正在基于王老的译本,锻造一个注释更加丰富、细致的《奥德赛》核心卷中译详注本。我自己主要接续王焕生先生的西塞罗翻译和研究工作。


原典翻译之外,罗念生先生开创的另一条研究路向是古典学工具书的编译。我们前面提到过《古希腊语汉语词典》。可惜的是,尽管这部词典在1984年就已定稿,但是罗老生前并未看到它的出版。罗老在1988年1月27日的《学术书籍的命运》一文中说:


我曾花六七年光阴编写一本二三百万字的书,交稿四年,尚未付排。最近听说出版社拟向我所在的单位要求贴补,数目必然可观,……可怜我的单位连一分钱的剩余都没有。此刻日薄西山,看来我是见不到这一大堆卡片成书了,这也是可悲可叹!

到2004年,三百万字的《古希腊语汉语词典》方才正式出版。然而,由于技术瓶颈和其他一些情况,这部词典中的希腊文排印错误非常之多,仅仅根据希腊文的拼写规则就能发现至少两百处。商务印书馆在2013年通过扫描和挖改的方式作了简单的修补。古典学研究室去年商务印书馆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即将全面启动《古希腊语汉语词典》的修订。我们的第一步就是校订全书的拼写,把各种特殊符号组成的假希腊文改为可供电子检索的真正的希腊字母。除了这部词典之外,古典学研究室的张培均老师和我以及其他学者还一起翻译了语法工具书《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




▲ 顾枝鹰、张培均等译《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
带有罗念生、王焕生先生签名的《琉善哲学文选》



总而言之,我们已经并且将会继续沿着罗念生先生开创的古典学研究之路前进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



顾枝鹰,1993年生于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古典学博士(2023),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古典学、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21—2022);《古典学研究》期刊编辑,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执行秘书,国际西塞罗之友协会会员;译有凯撒《高卢战记》第一卷(2015)、《拉丁语语法新编》(2017,合译)、《剑桥古典希腊语语法》(2021,合译)、西塞罗《图斯库路姆论辩集》(2022)等。

 


 


 ● 七月,我们这样纪念罗念生先生诞辰百廿周年
 ● 快讯|纪念罗念生先生诞辰百廿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 罗锦鳞|纪念我的父亲罗念生
 ● 陈众议|致敬终身致力于古典学的罗念生先生

 ● 会议纪要|《古典学译名手册》编译工作任重道远


编辑|王雨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