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语言和文学:中印古代文化传统比较

作者: 来源:
  内容提要:中印两国同为文明古国,但文化表现形态有诸多差异。本文梳理了中印两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在语言、语言学、语言哲学以及语言与文学关系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形态,探讨其中的原因,同时阐述印度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化结缘,对中国古代语言学和文学发展起到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关键词:语言  语言学  语言哲学  语言与文学关系
 
  梵语属于印欧语系。现存《梨俱吠陀》是印欧语系中的最早文献。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现存商周甲骨文是汉藏语系中的最早文献。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从甲骨文,经由小篆和隶书,演变成自东汉至今通用的楷书字体。而在印度的吠陀文献中,找不到有关文字的记载。在吠陀神话中,语言被尊奉为女神,但没有中国上古神话中苍颉创制文字那样的传说。印度现存最早的、可以辨读的文字见于吠陀时代之后,即公元三世纪的阿育王石刻铭文,使用婆罗米(Brah蚵)和怯卢(Khar0.s.thi,或称“驴唇体”)两种字体。婆罗米字体由左往右书写,后来演变成包括梵语天城体在内的印度各种语言的字体。怯卢字体由右往左书写,显然受西亚波斯字体影响,后来在印度消亡。①中国藏文字体约在七世纪借鉴梵语字体创制而成,八思巴蒙文字体则是借鉴藏文字体。还有,古代龟兹和焉耆吐火罗语也采用印度婆罗米字体。
 
  通常情况下,人类上古时代的作品如果不依靠文字记录,很难留存于世。埃及的《亡灵书》等作品书写在纸草纸上,巴比伦的史诗《吉尔伽美什》等作品刻写在泥版上,得以在近代考古发掘中重见天日;中国的“五经”书写在简帛上,得以传承至今。而印度的四部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采用口头方式创作,②于公元前十五世纪至公元前十世纪之间编订成集后,不依靠文字书写,代代相传,历久不变,完整地保存至今,不能不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其中的奥秘在于吠陀特殊的传承方式。每首吠陀颂诗有五种诵读方法:一、“本集诵读”:按照诗律诵读;二、“单词诵读”:拆开连声,每个词单独发音;三、“相续诵读”:每个词依照ab、bccd、de……的次序诵读;四、“发髻诵读”:每个词依照ab、ba、ab;bc、cb、bc……的次序诵读;五、“紧密诵读”:每个词依照ab、ba、abc、cba、abc;bc、cb、bcd、dcb、bcd……的次序诵读。这种传承方式不惮繁琐,旨在强化记忆。吠陀是婆罗门教的圣典。婆罗门祭司必须确保在宗教祭祀中吠陀颂诗的使用准确无误。
 
作者: 黄宝生
文章首页 全文见《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