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学者们再一次认真学习了这个重要讲话,并结合《党章》的重温谈了各自的学习体会。
党圣元研究员谈到,2016年5月17日,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回顾总结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过程和经验的基础上,在纵论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学术发展历史和总结归纳其内涵特质及在当下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以及如何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和方法论指导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深化、繁荣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我党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必将载入历史史册的重要的纲领性、历史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处涉及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对于发展繁荣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在此,特就在学习贯彻、研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过程中,如何深入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国梦”、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引领,加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问题,谈一些个人的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出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1]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段讲话,为我们思考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传承,如何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和思想力量。因此,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保护、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诠释、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中国社会,与现代文明建立起深度对话的关系,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2],“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5] 习近平的讲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精确的估量和定位。我们在此所说的建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正是基于此而提出来的。我们期望,通过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提出一套能够应对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的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
建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是现实社会给我们提出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建设主题,因而迫切需要我们从思想学理的高度与深度来进行思考,并且付诸于理论话语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建构的核心实质,就是建构适应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要,能改进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能维系世道人心和社会秩序的理性、公正、宽松、和谐的新道统、新政统、新文统。这种新道统、新政统、新文统,应该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敬畏传统并勇于创新为姿态的,既充分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又与世界先进文化相通声气的新的思想文化形态。这种新的思想文化形态,必须能够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作出价值方面的界定和规范,必须能够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资本和商品经济大肆扩张所带来的“恶”的释放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体制、人性弊端具有文化规范约束的作用。作为一个体系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包括理论纲领和行动准则两个层面,由一系列具体的思想准则、理论方法、建构框架、实施措施组成,这里不予展开。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要与时代主题相互融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一个梦牵神绕的期盼,始终是历史与现实交汇互融的一个大命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在于其始终与时代主题密切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常青的光荣与梦想,一旦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民族复兴也好,国家兴盛也好,便无从谈起。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的融合。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实现伟大复兴需要着力汲取和挖掘的重要思想资源宝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光辉体现,更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的主要依据。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巨目标的行进途中,迫切需要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精神和思想力量予以有力的支持与驱动。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与时代主题的融合。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须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在历史的延续中积淀并随历史的发展而变迁。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传统”很多时候被视为一个贬义词,每当需要之时便把“传统”拉出来声讨、鞭笞一番,让其充当“现实”的替罪羊,从而使各个阶层逐渐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信任,一部分人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抛弃、埋葬传统思想文化,完全推行西方思想文化。这种文化思潮一直存在,并且成为一部分国人随心所欲地蔑视中国历史、欺凌传统文化的文化认知心理倾向。近年来,随着美国强势推销民主进程的接连失败,以及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再次重现,面对中国强劲崛起这一鲜活的社会现实,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的呈现,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越来越失去话语空间,人们已经看清了“全盘西化”论者主张的完全迷恋和拜跪在西方思想文化脚下的实质和用意所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方向与路径越来越清晰化,传统思想文化资源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得到充分重视,我们正处于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意义再发现的时代。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呈现和资源价值利用,具有非整体性的特点,其中既有具普适性的精华成分,又有属糟粕性的东西;既有合时宜的,亦有不合时宜的。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要汲取哪些内容,摒弃哪些方面,应当心中有数。判定是否属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于看它是否经历过长期的实践验证,是否即使历经过种种历史磨难仍能很快恢复并继续为人们所遵从、被家庭所提倡、为社会所公认。事实证明,无论主张全盘复原传统文化的极端文化保守主义,还是倡导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问题皆在于长期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态度,如果不摆脱那种认为传统文化一切皆好或一切皆坏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不调整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心态,不能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客观辩证的认识,便不能建立起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与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当前,我们重视和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决不是为了复古式地完全回到传统,也不是要用传统来对抗、抵制乃至取代马克思主义,而是要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同马克思主义元典精神在深度意义层面上相互对话、会通,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引领力。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文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建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目的、方向、任务方面都是一致的,处于同一个思想与实践过程。习近平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强调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国家文化意志的层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意义所作的最好诠释与说明,并且告诉我们:在顶层文化设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已被视作国家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中国未来的文化走向与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建设特别是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展示出的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对于国人从当前过分追求物质功利向信仰高尚的文化过渡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文化方面仅仅靠守成是不可能始终保持国力强盛、文化兴盛的,国力强盛和文化兴盛的活水源头在于创新。“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在历史的过程中积淀,并且需要随着社会的前行而不断地创新发展自身;没有历史积淀,自然谈不上传统,而没有创新性发展,传统最终必将会中断。因此,根据现实的需要,融合时代主题,在传承的基础上智慧灵活、大气磅礴地进行文化创新,是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根本目的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勇于探索和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进一步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在现实社会中获得新的生长点,从而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符合、与人类优秀文化相汇通。我们所强调的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之目的正在于此,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和新文化形态育化之可能性亦正在于此。
吴晓都研究员谈到:2016年5月17日习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2017年5月17日又在日理万机中给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院庆大会专门写来贺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是对我们社会科学院科研成就的充分肯定和对社科院广大学者的巨大的鼓舞。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和2016年5月17日贺信的重要意义。习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特别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许多进步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产生了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马寅初、费孝通、钱钟书等一大批名家大师,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可以说,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我们新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和指引下创建起来的,是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与繁荣起来的,现在与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依然是指引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的指南针。当然,我们要结合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一步中国化和大众化,努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与方法,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勤奋工作,向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老一辈学者学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关注与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问题,写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论著。
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宗旨是要为人民做学问,用自己的社科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要坚持科研工作和学术研究服务党和国家的大局。因此,我们的党员科研工作者就要按照总书记在重要讲话及贺信中所要求的那样,始终牢记人民大众的利益。我们所从事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也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在这个正确的科研方向上来开展自己的课题研究,真正解决“为什么人做学问的问题”,注重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引下,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文化问题,深入研究,力争多出成果,多出精品。
当前,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地学习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方面的重要讲话,深入学习和践行党章第四十四条的主要精神 ,牢记“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带头深入学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切实履行好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责任,为研究所的党的建设、创新工程的实施和学术研究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廉洁环境。
侯玮红研究员谈到: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这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前进的动力。习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这段话强调了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令人备受鼓舞,同时也备受启发。我们作为外国文学研究者深深体会到,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严蓓雯编审谈到: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是党的十八大治国新政以来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讲话之一,对于我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来说,这份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跟我们关系密切,无疑是我们将来工作学习的指导方针。讲话的字字句句都反映出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工作的肯定、期盼与指示。总书记在讲话的第二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强调: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这一点真是非常重要,正如总书记在这一部分前面说,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们在外国文学研究过程中发现此言不虚。总书记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泛化、标签化的马克思主义,而是有着实践的品格,致力于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之目标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外国文学研究者,我们要掌握好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作为外国文学研究刊物的编辑,我们也要具备这样的眼光,从浩瀚的论文中发现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认识工具乃至世界观来分析研究外国文学的优秀文章。2016年第四期刊登的一组论文,就是这样的成果,有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有分析马克思的“商品”概念的,有探讨马克思关于美学的看法的,也有用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来钻研城市与乡村关系的。这些论文的作者,并没有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标签,而是实实在在地汲取他们的精神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文学问题,也探讨文学背后的社会肌理,从外国文学反观中国文学、中国思想与中国社会,为中国的未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方向,提供了切实有据的论证。
乔修峰副研究员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定位和要求都非常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重任,寻找不足,发扬优势,为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作出贡献。
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一个很高的定位。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如总书记所说,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软实力,也是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
而且,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总书记在讲话中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这个“必须”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尤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更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深刻思考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发挥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作用。
我们首先要认清我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和任务。显然不能因为我院前辈学者的辉煌成就而沾沾自喜,而是要发扬这个传统;也不能因为是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和思想库就坐井观天,而是要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理清楚我们肩负的任务和面临的困难。不能只是笼统地、抽象地谈任务和困难,而是要细化、分解,具体地落到实处。例如,对于全院、各所、具体研究人员来说,各自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如何完成?完成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我们在国内乃至国际学界处于怎样的位置?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如何发扬优势并弥补劣势?这些细节问题不深究,不解决,不仅工作效率很难提高,也无法真正树立宏伟的目标。
同时,作为党员,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还需与要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结合起来,要带头在政治上守纪律、讲规矩,自觉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为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政治和纪律基础。
徐畅研究员谈到,2016年5月17日,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关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这篇讲话中首先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习总书记列举了恩格斯、毛泽东、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言论,并进一步指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从政策和措施方面始终大力推动的工作。
习总书记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无论是西方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还是中华文明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遗产,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郭沫若、费孝通、钱钟书等一大批名家大师,则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的努力。
随后,习总书记结合我国当前的新形势,谈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当前的任务。他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股价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习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这篇讲话,反映了党中央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对于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在深入学习讲话之后,我对自己从事的科研工作既充满信心又感到责任重大,今后将以更大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同时,作为一名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共产党员,我更要认真学习党章和条例,遵章守纪,努力钻研,争取为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晖副研究员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肯定了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特别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宏大而独特实践,需要既要认识世界又要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工具,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另一方面,不能把马克思庸俗化,而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理论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严谨的考据精神,把马克思理论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联系起来,也要学习他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实态度,这样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千变万化的问题。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例。报告中提到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发达国家的财富不平等现象进行批判分析。应该说,皮凯蒂的批判是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出发的,他又看到了当今资本主义向“世袭资本主义”回归,它以表面上的能力论掩盖家族资本主义的真相。其实,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直都在读并重读《资本论》。阿尔都塞的《读<资本论>》(1965)是在苏共“二十大”以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以及在法国共产党内和法国哲学界出现的意识形态和理论的形势下,对人类历史的灾难和理想、论战和冲突,以及工人运动的失败和胜利而做出的反应。杰姆逊的《重读〈资本论〉》(2013)也紧贴时代,通过对《资本论》的解读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失业问题。他认为马克思试图表达全球资本主义这一复杂的整体现象,当今资本主义或金融资本的危机证明《资本论》是一本关于失业的书:产业资本主义一方面生产出数量巨大的资本,另一方面制造出不断增长的失业人口。
当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细读和充分理解,获得科学的认识工具,让我们的研究更有理论意识和现实力量。
李川副研究员谈到,习主席五一七讲话高屋建瓴,为华夏的文化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仅从个人的学术和专业兴趣谈一点学习心得。《讲话》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番讲话可谓振聋发聩。中国文化之所以几千年而一脉相承,根本原因便是对自身文化的坚守和传承。近百余年,由于中国传统精神的日渐枯竭,从而在世界文化博弈中处于劣势,传统儒家文明在遭遇西方现代性的冲击后土崩瓦解,一部分人开始对华夏既有文化持悲观态度,遂有所谓全盘西化之说。而随着现代性的推进,中国学人对西学的了解日益深入,西方文明的劣根性日渐暴露,重新审视华夏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乃是时代的必然选择。由此,讲话提出的“文化自信”就有极强的针对性。从世界文化格局而言,中国完全应当有足够的自信。这种自信是历史发展的自然选择,而绝非因为经济、政治博弈等因素外铄的结果。中国文化究其历史而言,乃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绵延数千年而不断地推陈出新,本身就是值得自豪的。就现实而言,中国文化乃是最富有包容性、最有活力的文化,它没有排斥异端的思想(西方一神教文化皆有此弊),能够广泛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点,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便是证明。由此而言,在广收博取的基础上建构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理论上是自洽的。
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乃是华夏文化固有精神脉络的必然,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与传统思想的实事求是神髓相通。从此理解,社会主义新文化便是现代全球化格局下、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的前提下的华夏文化的自我定位。为此,我们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盲目排外,而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文化,绝不是被给定的、对象化的僵化的某家某派的成说,而是在流淌于实践之河中的、活泼泼的“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就当下中国流行的思潮而言,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大好形势,然也不乏拥洋人以自重、挟古人以称尊的现象,比如所谓西化派、国粹派之间的争斗,实际皆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就无从谈文化自信。文化是一条绵延的河流,而非一潭死水,它随势赋形、因利乘便,能够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而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的价值理念主张和方案。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