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记忆窃贼"和见证叙事的公共意义

作者: 来源:
  内容提要 没有见证和认同,也就没有现今人们对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那种特有的历史
灾难记忆。正因为如此,维克米斯基事件才引起广泛注意,也引发了对大屠杀记忆真实性、感染力和公共意义的讨论。本文通过对维克米斯基事件的细节分析,就历史灾难见证叙述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何确定见证的真实性?见证提供的是怎样的知识?为什么要坚持公共见证的真实性?为什么要记忆创伤性的过去?
 关键词  见证叙述  见证的真实性  历史灾难  历史记忆
  
  1995年在德国出版了一本题为《片段》(Bruchstucke)的书,英译为Fragments:Memoirs of a Wartime Childhood。这是一部回忆录,讲述一个犹太孩子在犹太圈禁区和纳粹集中营的苦难经历。书的作者是位第一次写作的瑞士人,名叫本杰明·维克米斯基(Benjamin Wilkomirski)。维克米斯基是一位竖笛演奏师和制作人,从他的叙述来看,他是大屠杀的幸存者。
  从1950年代以后,幸存者叙述逐渐成为西方自传写作的一种新形式。许多幸存者叙述都是作者唯一的著作,而且经常是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的。这类著作一般都不是精致的作品,它们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全在于故事中的遭遇、事件、环境非常特殊,特别具有催动同情和移情的效果。单单叙述者能存活下来讲述这些故事,已足以引发读者的兴趣。这些幸存者叙述中,有的后来确实成了“文学名著”,如维赛尔(Elie Wiesel)的《夜》(Mght)和意大利人普利摩·利瓦伊(Primo Levi)的《如果这是一个人》(If This is a Man)。幸存者叙述是不是够得上文学水准,常常就是拿维赛尔或利瓦伊的回忆作品作标准。④
   
  《片段》一出版,立刻受到普遍好评,被认为是又一部幸存者文学佳作。《片段》以一个四五岁孩子的口吻叙述了犹太人在大屠杀中的遭遇。这个叙述者既不同于《夜》中那个15岁的少年,也不同于《如果这是一个人》中那个24岁的青年。《片段》记载了极为感人的场面,但却以断断续续的记忆碎片来呈现。  
 
作者:徐 贲
文章首页 全文见《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