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新机遇、新境界

作者:党圣元 来源:文艺报

开栏的话: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重大使命,科学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是指导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为了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我们特开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笔谈”栏目,诚请文艺理论评论界专家学者热情参与。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当前中国的思想文化现实正呈现出追求价值整合与意义创新、拓展主流思想的话语空间和影响力度的新态势,已经展现出了一种尊重思想文化通变规律、重视思想文化的化育功能的文化治理、发展的新格局。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承担着探讨、阐述、建构、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学术使命,肩负着活跃、拓展、深化当代中国的文艺理论批评的现实任务,而克服、消除当前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乱象,使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成为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新常态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承载者和践行者,更是我们的研究工作所应该承担的一种义务和责任。因此,立足中国、面向现实、守正创新、有为而作,紧密联系现实、历史,关注和回应现实社会中思想文化建设以及文艺创作与理论批评面临的任务和问题,推动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学科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形态化、当代形态化的进程,探索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教学的新方法和新体系,积极回应当下的思想文化现实给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所提供的这一新的历史机遇,努力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新境界,便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需要反复深思的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经受住了种种考验。目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呈现出全面深入的发展态势,不仅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者和高校教师队伍,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大批令人振奋的探索成果,表现出了同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文论不同的特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和当代形态化。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研究和教学中尚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学术研究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尚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相关研究长期侧重于理论话语层面,许多研究者陶醉于建构“精致”化的学术话语,致使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现实问题关注不够,马克思主义文论本应具有的“实践”品格严重缺失;在高校教学方面,当前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要么缺失,要么在教材编排、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方面显得颇为陈旧和落后,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教马列文论课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高校将之作为选修课,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这门课程。这些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说,对于中国当下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现状,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既要看到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也要看到在研究过程和高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与教学中才能不会因有所成就而沾沾自喜和骄傲自大,也不会因依旧存在问题而畏缩不前和固步自封。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都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阐释。事实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与阐释,直到今天也并不过时。当前,我们依然强调要“回到马克思”,这是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基本前提。所谓“回到马克思”,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著作,做好扎实的文本研究工作。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回到马克思”并不单单是回到书本,也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应该是古今融合,是带着今天的问题、以今天的立场同经典对话,在理解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这自然就引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阐释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发展的,特别是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在新的历史现实和时代语境下,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和思想都面临着一个时代语境变换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实践性和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基本品格,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同现实交汇的地方。就批判性而言,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现实的异化予以批判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依据;就实践性而言,马克思主义要求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变世界。可以说,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只要人类社会还有阶级存在,只要还存在着不平等的社会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就始终具有现实性,这是当代西方各种理论,特别是批判理论将马克思主义援引为思想支撑的重要原因,在这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启示与借鉴性质的东西。 

反思中国当下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确实存在着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的现象,学术研究的现实针对性不断弱化,针对文学、文化现实的分析阐释能力和话语建构能力在逐渐下降,本应具有经世致用实践品格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却日渐演变成远离当代社会现实的崇尚空谈、故弄玄虚的概念、术语游戏。如何重塑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实践品格和批判品格,恢复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文学与文化现实中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思考向度就是着力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文化维度,这应成为关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现实之间关系并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当代形态化的一个努力方向。这是因为:第一、重视从文化的维度分析、评判文学现象,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特色之一,自然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二、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文化维度,进一步增强文论主流话语在价值阐释和批判层面的现实有效性,是当下社会语境的必然诉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深化,对于人生意义的追求,人的存在状态的人文关怀,以及社会、生态、生活环境的美化将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文化转向,正是当下语境的必然要求,它不仅要关注现代人的生存,而且要保持对现实的文化、伦理层面的批判,同时还要对新的文艺、文化现象进行价值引领和批判性审视。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需要不断建构,因为文学与生活关系密切,生活的变化推动着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文学的变化推动着理论话语的创新。当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需要面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电子媒介传播扩张、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费主义思潮、艺术生产商品化、民族美学自信下降、经典文学观念被解构等一系列现实语境,如何根据现实语境来调整话语系统,不断拓展其阐释维度,成为时代向我们提出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理论命题。对此,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至少应当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敢于面对现实问题,因为理论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二、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可资利用的优秀资源;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予以重新阐释;四、大力借鉴和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方法论;五、加强理论创新意识,根据本土经验和文化现实提出新的理论命题,创生新的理论范畴,建构新的阐释学方法。  

 

在社会文化语境发生整体性变化、文艺理论批评本身观念及话语方式新变的当下,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在观念和方法两个层面受到了严峻挑战。因而,如何参照现实发展所需,通过思想资源和话语资源两方面的重构,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学术创新和话语转型,以便更加有效地因应现实,进而有效增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于整个文艺理论批评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的问题,便突显出来。需要说明的是,“问题”是学术研究的真正起点,只有凸显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学术研究,才能推动学术进步。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对理论联系实际、现实关怀和当代意识的强调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问题意识,不是指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疑难问题,而是面对当代中国的文艺发展状况和文化思潮进行提问的意识,是对当代中国的文化、文艺现象和发展经验进行批评实践时应该具有的分析和理论提炼的能力。针对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我认为,以下问题应该成为我们的问题意识和提问方式: 

第一、学科间性问题。如何有效地打破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的学科封闭现象,克服因过于强调学科制度化、专业化所导致的学科闭守弊端,是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马克思主义文论而言,要克服学科封闭弊端,走向学科间性,需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使其他相关学科所创造的资源、所奠定的基础、所开拓的视阈,成为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学科资源;二是要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引入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来,使之成为该学科研究的突破口与润滑剂。 

第二、系统整合问题。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过于固守学科或专业藩篱而导致的单向度割裂现象。所谓的单向度割裂,是指仅根据传统文艺学自身的知识和话语需要,对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进行切割式、过滤性的选取。这不仅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文论本身的单向度割裂(如内容之间、立场与方法之间、理论功能与政治功能之间),也表现为现代学术史上几大文论成果——古代文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中国现代文论——之间的各自为阵和分割而治。要克服马列文论研究中的单向度割裂问题,需在强化科学性与完整性意识方面下功夫,需进行具有宏阔的历史眼光和深度学理性的历史反思和分析阐述,以及体系性、谱系化的整合。 

第三、问题意识重塑问题。马克思主义本是社会实践和现实斗争的产物,然而,由于过分偏向于学科优先,使得近20年来的马列经典文论研究几乎完全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中,不仅逐渐脱离了中国的文学文化现实,而且其本应具有的批判性精神和实践品格也渐趋消失。对此,一个可取的方式是:从学科划分优先走向问题意识优先。具体来说,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文论介入当代文学思想和文学思潮的话语实践之中,介入当代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图像阅读、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文化现象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从形而上诉求转向现实优先的形而下关切,从思想游戏转向实践精神,从概念拼图转向问题意识,从理论世界转向生活世界,从学科建构走向问题意识重塑。 

第四、阐释学对话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和当代形态化这一具有导向意义的重要论域,学界的讨论迄今仍停留在学术史梳理和原则性构造上,缺乏具体的批评实践和哲学美学方面的开拓。由此,如何从过去一味地框定文本原意的解经式研究方式,走向所谓的文本与研究者之间的解释学对话,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一解释学对话,一个关键的途径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与当下文学文化语境进行对话,以经典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文学、文化中的现实问题,进而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命题。 

第五、本土视阈与世界视阈并重问题。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中,也存在着固守本土内在视阈而缺乏共时比较视阈的倾向。有鉴于此,我们在强调本土视阈不可或缺的同时,也应当认识到世界视阈的至关重要。也就是说,既要以历时性的方式探寻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时代背景、历史进程、理论前提和内在机理,也要以共时性的方式去探究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论苏俄化、西方化之间的根本差异和共同规律。只有坚持历时聚焦与共时比较并重的研究理路,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路径、机制和特质,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式提问”的基本原则和问题域。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要想在体系建设以及理论范式的完善上有所作为,特别是要想在炼制自己的理论范式上取得理论突破,关键之处就在于要参照现实发展所需,通过对思想和话语两种资源的重构,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学术创新和话语转型,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当代形态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当代形态化,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体现着充分的创新意识、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思想文化相通声气的一种全新的思想文化形态。当前,这一新的思想文化形态已经起步,其最终的成败与否,寄希望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学观念与传统文论精华、尤其是儒家文学思想精华之会通方面。对此,我们应该着重思考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大胆吸收中国哲学智慧和传统文化精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除了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外,亦有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大智慧的支持和运用,二者的成功结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的成功经验。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当代形态化,就要大胆吸收中国哲学智慧和传统文化精华,体现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更为重要的是,要始终突出实践逻辑,运用中国哲学和文化智慧来解决实践提出的中国问题。第二、将当下中国社会思想、文化、文艺实践过程中的“中国经验”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中国经验”的提法,本身即意味着在实际上尚处于探索发展过程中,还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和哲学高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尚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自觉地将思想、文艺、文化领域的“中国经验”进行哲学层面的提炼和升华,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当代形态化过程中提问方式转型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三、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的现实发展趋势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论研究中提问方式创新奠定了现实基础,一方面,中国经验受到西方世界的普遍关注,这使得以中国为方法看世界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又是以世界为方法的,这就要求我们将中国问题放在世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思考,以开放、平等的姿态进行学习和借鉴。具体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方面,就是要在反思、批判之前提下,充分理解、尊重、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实现当代中国文论的综合创新。我们相信,通过合理吸收中国哲学智慧和传统文化精华,融会当下中国社会思想、文化、文艺实践过程中的“中国经验”,充分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资源,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一个体现着中国特色、融会了当代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范式。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