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班牙:《熙德之歌》

作者: 来源:
    《熙德之歌》是西班牙英雄史诗的代表,成型于12世纪。西班牙英雄史诗的前身是歌颂蛮悍的民间史诗,在“光复战争”初期由行吟诗人口头相传,其主要内容是西班牙各王国抗击摩尔人的英雄事迹。对西班牙语文学而言,英雄史诗是其最初的丰碑。其中的英雄人物除了拥有古希腊罗马英雄的基因,还流淌着日耳曼武士的血液。之后,由于他们叱咤于如火如荼的“光复战争”,又不可避免地沾染了阿拉伯人的气息。
 
    西班牙英雄史诗产生的确切年代难以查考。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最早的英雄史诗大抵可以追溯到11世纪。多数文史学家认为西班牙英雄史诗发轫于卡斯蒂利亚王国摆脱莱昂王国控制的英雄业绩。但也有不少学者赞同达马索·阿隆索的看法,仍视《罗兰之歌》(或《罗兰之歌》的一些变体)为西班牙英雄史诗的最初表征。[1]这是因为罗兰的传说与卡斯蒂利亚历史密切相关。早在公元8世纪,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为抗击摩尔人入侵南欧,曾亲率大军在西班牙地区转战多年。罗兰是他的外甥,也是他麾下的一名骑士,最后因叛徒出卖而战死沙场。
 
    瓦尔布埃纳在《卡斯蒂利亚语文学》中认为西班牙英雄史诗主要有以下几种:《堂胡利安伯爵之女与西班牙的陷落》(11世纪)、《费尔南·贡萨莱斯伯爵之歌》(12世纪)、《桑丘·加西亚伯爵与叛徒夫人》(年代不详)、《加西亚王子的故事》(年代不详)、《大桑丘(拉米罗·加西亚)的儿子们》(年代不详)、《桑丘二世纪与萨莫拉围困记》(12世纪)、《拉腊王子之歌》(12世纪)、《熙德之歌》(12世纪)、《龙塞斯瓦列斯之歌》(13世纪)、《贝尔纳多·德尔·卡尔皮奥之歌》(13世纪)和《罗德里戈之歌》(14世纪)。
 
    其他是有关法兰西国王、葡萄牙骑士和摩尔英雄(如《女摩尔萨义德之歌》)的一些片段。凡此种种,除《熙德之歌》等少数作品外,大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诗,而是在一些原始史诗基础上派生的谣曲。因此,《熙德之歌》可以说是硕果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西班牙长篇英雄史诗。达马索·阿隆索认为它形成于1140年左右(但也有不少学者称稍晚于这一时间)[2],1307年由佩尔·阿瓦特抄录(抄本现存西班牙国家图书馆),凡3700余行,开头部分散佚,而且形式并不严格。它主要由八至12音节诗句组成,韵律不断变化。另一个比较齐全的版本为谣曲体,八音节诗句,偶句押韵,凡五部分:《熙德之美德》、《萨莫拉之围》、《熙德遭流放》、《两女婿不忠受罚》和《最后的时光:熙德之死》。
 
    《熙德之歌》歌颂了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麾下骑士熙德的英雄业绩。且说熙德遭人诬陷,被判流放。为了个人名誉和光复大业,他忍辱负重,率领六十名弟兄继续与摩尔人战斗。在坚苦卓绝的战斗中,熙德身先士卒,收复了不少领地。他的队伍不断壮大,敌人闻风丧胆。在收复了巴塞罗那和巴伦西亚后,熙德获准与妻子及两个爱女见面。这时,摩尔王趁机反扑,结果被熙德的队伍打得落花流水。国王终于赦免了熙德并亲自为他的两个女儿指婚。主动要求和熙德联姻的原是国王的宠臣卡里翁。后者早就垂涎于熙德的地位和财富,他的两位公子更是心怀叵测。大婚之后,在战场上毫无建树的两位女婿便借口回家省亲,带着各自的新娘和嫁妆离开了熙德。一路上,他们原形毕露,最终竟撇下受虐的妻子,带着她们的嫁妆远走高飞。熙德对这些忘恩负义的家伙愤恨之极,他上书国王,要求与他们决斗。国王恩准了他的要求。决斗在熙德的三位爱将和卡里翁的三个公子间进行。最后,卡里翁家族败北,并从此名誉扫地。与此同时,纳瓦拉和阿拉贡的王子正式向熙德的两个女儿求婚,国王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熙德之歌》已经完全不同于希腊罗马史诗。首先它排除了一切神话因素,完全由人事构成;其次是在史实基础上增加了戏剧效果;再次是融入了大量议论。熙德原名罗德里戈·迪亚斯·德·比瓦尔。“熙德”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意曰“主人”。它与其说是摩尔人对罗德里戈·迪亚斯的别称,毋宁说是西班牙行吟诗人赋予他的一个尊号。有关熙德的真实记录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艺术想像提供了可能。于是,西班牙人民抗击摩尔人的英雄业绩在熙德身上得以升华。而佞臣的诬陷、女婿的背叛构成了史诗的重要情节。它们不仅增强了史诗的戏剧效果,而且为人物塑造奠定了基础。熙德的忠诚、智慧和勇敢正是在命运起落的一波三折中逐渐显示出来的。诗人在一些重要转折时期巧妙地安排了叙述角度的转换。比如,当熙德含冤受屈时,一名年仅九岁的女孩成了对话的主体。英雄的痛苦和抱负通过她单纯的目光和思维展示出来。
 
    荣誉和光复大业互为因果,二者构成了西班牙英雄史诗的主旋律;但在《熙德之歌》中,光复大业仅仅作为背景存在,荣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题。这无疑为后来愈来愈脱离现实基础,一味地追求个人荣誉、实现个人理想的西班牙骑士文学奠定了基础。几个世纪后,当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时候,高乃伊以熙德为题材创作了剧本《熙德》,从而在法国开了风气之先。于是,熙德成了新英雄主义理想的象征。
 
[1]瓦尔布埃纳·普拉特:《卡斯蒂利亚语文学》第1卷,巴塞罗那,青年出版社,1974年第23页。
[2]同上。
 
                                           文章来源: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陈众议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