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侨易学:考察物质位移和精神质变的关系——“侨易观念的意义与问题”小型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

作者: 来源:
  2013年11月15-16日,“侨易观念的意义与问题”小型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歌德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来自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精神观念与经济基础”、“学科变易与文化交流”、“作为思考方式的侨易观念”、“文史镜像中的侨易个体”、“资本语境与侨易视角”、“侨易视域下的学人与学术”等主题进行了研讨。
 
“侨易学”的基本理念是因“侨”而致“易”,前者强调空间维度的整合,后者关注时间维度的演进,其中既包括物质位移、精神漫游所造成的个体思想观念形成与创生,也包括不同的文化子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与精神变形。对“侨易”这一观念,与会学者或质疑,或辩驳,或论证,或阐发。有学者提出,这一观念有效回应了全球化进程中急速流动的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涵化策略,但空间位移与精神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预设,似压缩了这一观念的弹性空间。还有学者提出,侨易是思想范式,最大程度的发挥性能在于成为一种“常识”,但普及颇为困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歌德学会会长、“会通丛书”主编叶隽表示,提出侨易学这一概念在他属于“顺水推舟”,这两年基本上在不自觉地运用这个概念,确实觉得比较好用,至少能涵盖一些需要用一大堆词汇还表述不清的东西,譬如文化间的关系是接受、影响、交流、接触、冲突、碰撞、斗争、融合还是创生?但如何在学理上更加完善,尚需学界同仁不断质疑辩难,经由实证研究而不断证伪。
 
  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指出侨易学的提出是一个宏大构想,非常有价值,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概念体系,因为人文学科创新的标志之一就是提出新的观念;其次是找了一项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工作,把侨和易连接起来,已经有不少人接受,但概念怎么来界定仍是需要继续做的工作。他指出大凡新概念、新观念的产生,不仅要从观念到观念的体系演绎;更要注重观念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密切互动观念。侨易学要发展,不仅是包括哲学,还包括其它的领域层面,所以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历史的背景必须重视,纵横两方向都要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方维规教授则指出侨易是一篇大文章,是一篇有思想、有见解的大文章,是一个很高档次的观念产品。而作为思考或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观念,在具体研究中则可以不断开发二元三维等元思维观念,将其思想层次和方法论意义不断提升,这就需要不断地与各种具体实践领域的积极互动,然后再证之于理论假设本身。他还很风趣地提出了“Qiaoist”这个概念。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胡继华教授也认同侨易是个好词,有古典的风范,表现出经纬交织、时空扩易的气派,有宏大建构的心愿。他进一步阐释侨易是个特别大的课题,应有四个层次:一为名物或其器物研究,是流通和交易,诸如糖、茶叶、酒、烟等;二是制序的研究,包括君主制、民主制、学制、法制等,从文化旅行和转型角度;三是思想意象研究,既非思想,也非意象,而是具有隐喻意味的范畴;四是观念原型研究,包括思想单元、概念历史、关键词等。北京大学德语系罗炜教授认为,“侨易学”重视通过实证性的可操作方式来考察具有重大文化思想精神的具体形成,尤其是创生,这在德国传统的重实证研究方法之外另辟路径。她通过卡夫卡借助杜甫诗歌创作《中国长城建造时》的案例,具体分析并叩问了侨易学的相关概念。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在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耿幼壮教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张斌副研究员等分别就侨易学涉及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概念界定、学科意义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商榷,既充分肯定了侨易观念表现出的高度理论自觉,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以展开的前沿问题、可以开辟的知识领域、可以联通的学术空间。其中,耿幼壮教授提出,侨易学作为一种学、一种观念,需要一批学者去讨论和使用,方可获得长足的发展;张斌副研究员更表示,面对西方文明,侨易的提出可以摆脱儒学框架,将大问题置于宏大的背景下考量,梳理出更加重要的维度,并认为未来经济学对侨易学可以有所贡献。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崔唯航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何蓉副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周云龙副教授、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陈涛副教授也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对侨易学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
 
  此外,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赵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赵章靖、清华大学刘超、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林盼、《光明日报》评论部罗容海、江西广播电视报社吴剑文等青年学者,也纷纷从或历史实例分析,或思维范式讨论,或学术群体气象的思考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既有严谨的论证阐述,也有别发新思的侃侃而谈,显露出侨易学的观念在青年学者当中的理解和接受,多少预示着侨易观念未来可能会对锐意创新、勇于思考的年轻学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叶隽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学者们竞发精见,对于进一步丰富“侨易学”的内涵和外延有很强的启迪作用,他分五个方面概括了会议内容并重申两点:首先,坚持“侨易学”这一概念不动摇;其次,坚持“侨易学”的外文译法,即Kiao-Iology(Qiao-lology)不变,这两点是“侨易学”巩固理论定位以及文化定位所必须的。最后,叶隽研究员对“侨易学”的研究前景作出了几点展望:第一,“侨易学”的概念还需细分补充,比如最重要的“二元关系”的分类,需要通过具体的研究实践进行修缮;第二,希望进一步整合贯通各个学科领域的个案,比如媒体、侨居、货币等概念背后蕴含的互动潜力;第三,没有一种可以包打天下的理论,理论研究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历史研究中,在未来“侨易史”研究应成为一个重要方向,“侨易学”是一种顺应学术兴趣、在研究方向中调整的理论。叶隽研究员再次对此次会议与会者表示感谢,表示思想的碰撞和启发需要进一步消化理解,这对“侨易学”的充实和展开多有裨益。 
 
  会上同时发布了“会通丛书(第一批)”。据介绍,“会通丛书(第一批)”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分为三册,包括《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隐身与现身——从传统译论到现代译论》、《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周宁跨文化形象学访谈》。其中《变创与渐常:侨易学的观念》一书在李石曾发明“侨学”概念的基础上,以《易经》思想,尤其是其发展变化的特点,作为哲学方法论,力图开辟“侨易学”学科域。确立自己的学科界限和研究对象,提出学科概念、核心内容、基本原则。
 
作者:李征、董琳璐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