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外国文艺理论前沿系列讲座之“诗在中国文化中是什么?”

作者:杜常婧 来源:

2014年11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重要思潮研究”创新项目组及外文所理论室联合主办的“外国文艺理论前沿·名家讲座”在外文所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张法教授做了题为“诗在中国文化中是什么?”的精彩讲座,并与在座学者围绕主要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来自外文所、文学所、研究生院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讲座,外文所副所长吴晓都研究员拨冗出席。

周启超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张法教授对中国艺术、文学、文论以及学科设置等方面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他关于中国美学、中国文论的许多文章都值得我们学习思考。他所著的《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一书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在中文的话语系统内关注外国的文艺学、艺术学、美学的建设,堪称走在学术前沿。我们做比较诗学研究,也应当了解中国的文学、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文化。

之后张法教授提出,“诗在中国文化中是什么”与“中国文学是什么”或“中国文论是什么”是相关的,只不过“诗是什么”更复杂一些,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思路,在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的框架之上融会贯通。他指出,今天我们对诗的定义来自于西方,与古人所讲的诗是不同的,文学和文论的定义也是如此。按照今天学科体系的定义,诗是文学的一种,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剧本;文学是艺术的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雕塑、建筑、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电视剧。但是这种说法对中国古代的诗而言是说不通的。在中国古代,诗不仅仅是文学,也不仅仅是艺术,它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诗的边界在本质上是溢出文学之外的,它不能用西方那种分门别类的定义来讲,否则会偏离中国文化中诗的意义,也不利于我们去理解诗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比如,我国有过全民写诗的传统,乾隆等古代帝王便崇尚写诗,其时诗歌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诗歌的地位高于其他艺术,只有在引入西方文学,小说成为主流以后,诗歌才日渐边缘化。接下来,张教授从哲学与诗、宗教与诗、教育与诗、科学与诗、艺术与诗等方面举例论述了诗歌在文化各个方面的表现。任何一个场合,都有诗歌在其中发挥功能。从中国的语言特点和哲学特点来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诗。由此我们可为诗作出这样的定义:诗是文化之魂,诗让文化的各个方面充满美学之韵味与美学之境界。此外,张教授总结出中国文化的诗性特征,在中国文化关于事物和宇宙的定义中,事物和世界都是虚实结构:哲学本体的诗性为道,无,气,理;人体本质的诗性为气,韵,神,情;语言定位的诗性为言不尽物,言不尽意。

在讨论中,周启超研究员表示,在本体论意义上,中国文化是一个诗性文化,诗是中国文化之魂,结合我们的专业来看,文学研究追求“诗意地栖居”,它和“诗意”有着深刻的联系,在我们从事国别性研究的同时,应当不时回归到博大精深、体大思精的中华文明中来;在跨文化的意义上,从文本到作品正是一个从实到虚的过程,我们面对的各种语言的文本是实在的,而从文本读出的作品是虚空的,如何从文本中悟出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正是我们努力的空间;此次讲座讲得非常生动,结合了诸多例子,深入浅出,并且上升到哲学高度,在方法论的意义上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迪。陈树才副研究员谈到,从一百多年前起我们开始致力于西化,将古代汉语变成现代汉语,古体诗变成自由体诗,现在的中国已经被西化,现代汉语从以前的单音节的语言变为双音节、三音节的语言。张法教授回应道,我们应当思考诗歌的实质作用究竟是什么,从朦胧诗开始诗歌便是与政治运动结合在一起的,有人曾提出“文化先锋”的口号,这个提法虽然没有什么错,但这一口号又偏向于政治抗议的一面,我们现在对诗歌的定义实际上阻碍了诗歌的发展;现代化以后语言和新诗肯定都是混杂的,现代汉语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现在的语言学家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代汉语毕竟是从古代汉语过来的,它如何从借用西方的基础上,将古代汉语中灵魂性的东西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文字工作者还需要继续努力的事情。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