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边界与价值隐忧

——从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谈起
作者:孙桂荣 来源:中国艺术报

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于20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其笔下的新闻体非虚构写作与21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盛行的非虚构写作略有不同。中国作家对非虚构的理解更接近美国的非虚构小说概念,多为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结合体。非虚构概念的兴起在中国既有创意性,也有一定悖论性,其在当代中国已成为一种文化潮流,以《人民文学》上的“非虚构”专栏为代表,写作的真实性、个人性、独立性品格大大增强,为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在另一个层面上,必须厘定纪实性文体的写作尺度与叙事边界的问题,也需要区分非虚构写作中新闻价值与美学价值、真实事件与文学描写的界限。非虚构在以文学性笔法进行新闻报道式书写时要承受“跨界”的代价:倘若只以记述事实为依据,就无法像新闻与历史那样明确和清晰;而以感人程度论,则又因受制于自身的文体限制而难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不同于通常所说的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代表了非虚构写作的“胜利” ,笔者认为这一现象恰恰表征了非虚构的文体边界与价值隐忧,它的流行与在中国学界引发的广泛争议同小说、报告文学等传统文体在文坛的相对式微有一定关系。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