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歌德-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 来源:

090425歌德会议

“歌德-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场(一)

090425歌德会议

“歌德-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场(二)

090425歌德会议

  “歌德-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场(三)
 
  为了纪念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诞生260周年、伟大戏剧家席勒诞生250周年,2009年4月25-27日,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和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歌德-席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作为德国文学史上光耀后世的双子星座,歌德和席勒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德语文学摆脱了寂寂无名的状态而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而且他们的深远影响还体现在,作为出现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杰出的精神人物,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在后来的符号化和经典化过程中以复杂多样的形态参与着德意志民族精神主体性的构建。因此,对他们的作品、思想、接受和影响进行详细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学文本意义上的课题,而且还是一个在更广泛的文化史视域中的课题。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文化史视域里的歌德、席勒及德国古典时代”。国际歌德学会会长约翰·戈尔茨(Jochen Golz)博士首先做了以《歌德诗歌中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为题的报告,在对歌德诗歌文本进行具体阐释的基础上,从语言、素材和主题几方面分析了歌德在诗歌创作上汲取的古典资源和外来文化资源。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的叶廷芳研究员在其题为《他们共同铸造着一个大写的现代人》的报告中探讨了歌德和席勒对于“人”的精神关怀以及这种关怀所透露的对现代问题的思考。来自北京大学的范大灿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文化民族还是民族文化——18世纪末的德国文学登上顶峰的原因解析》,报告通过对18世纪末德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分析,对德国文学在18世纪末达致辉煌顶峰的原因做了历史视角的精辟阐释。华中师范大学的张玉能教授在随后的报告中探讨了席勒美学对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在主题演讲之后,会议按6个不同的议题展开讨论。“民族精神与历史语境”议题下的讨论中有沃尔夫冈·里德尔(Wolfgang Riedel)教授的《“体系”抑或“混乱”?——作为历史思考者的席勒》、刘皓明教授的《荷尔德林与歌德和席勒》等报告;在“麦斯特与浮士德”议题下,冯亚琳、韩瑞祥、吴建广、谷裕等专家学者分别就《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浮士德》的具体文本做了各自角度的阐释与解读;在“比较视域与世界理念” 议题下,印度歌德学会会长Anil Bhatti博士、黄凤祝教授、印芝虹教授、罗炜、叶隽等专家学者分别从歌德与文学冒险、经典作家的身后荣誉、席勒和儒家、席勒的古典图镜观及其中国资源等角度做了发言;在“科学精神与思维模式”议题下,方在庆、莫光华、贺骥等学者分别探讨了歌德的《颜色论》等自然科学研究和歌德的天才观;在“歌德、席勒在中国的接受”议题下发言的有顾正祥、方厚升、袁志英、董健等专家学者;“艺术世界与美学精神”议题下的讨论主题多样,分别涉及歌德、席勒对表演艺术的论述、《浮士德》及《图兰朵》在中国的戏剧改编、歌德的绘画艺术、贝多芬的歌德歌曲等。这些角度多样的广泛讨论无疑将会为专家学者们今后的研究和思考提供很多富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
 
  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年轻学生为此次会议的开幕式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演出;此外,4月25日晚,与会专家学者们还共同观看了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的话剧《物理学家》的演出。这些活动为研讨会增添了醇厚的文化气息。
 
作者: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徐 畅
摄影: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李联朝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