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黄金时代:19世纪俄罗斯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

作者:赵爱国、姜宏、季小军/编著 来源:澎湃新闻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俄罗斯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遗产之一,享有“世界文学珍奇”之美誉。“俄罗斯文学”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它不仅包括苏联前的“俄国文学”,也包括苏联时期俄联邦共和国及各加盟共和国的“苏维埃文学”,更指俄罗斯作为独立国家以来的文学。在我国的很多文献中,亦将现代俄罗斯文学称为“苏俄文学”。

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俄罗斯文学犹如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波澜壮阔的时代特征,再现了俄罗斯社会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继承和发扬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优秀传统,造就了一大批享誉世界文坛的文学巨匠,如普希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布宁、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等,他们创作了大量名垂青史的经典作品,成为俄罗斯乃至全世界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19世纪被称为“黄金时代”。在19世纪最初的25年中,特别是1812年卫国战争胜利后,国内的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得社会先进分子对国家现状产生不满,这种情绪自然而然地反映到文学领域,加上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作为一个流派的俄国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并迅速上升到主导地位。

俄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人为杰出诗人、翻译家茹科夫斯基。他提出,诗歌的使命在于教育人,唤起人们的崇高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谴责现实生活中的自私贪婪和迷恋升官发财等社会陋习,崇尚纯真友谊以及责任感、爱国热忱等。他的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在其创作的叙事诗《柳德米拉》(1808)、《斯维特兰娜》(1813)、《俄国军营歌手》(1812)等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现。被称为“十二月党人诗人”的雷列耶夫则认为茹科夫斯基的作品带有幻想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神秘主义色彩。他一面号召作家们竭力在作品中表现崇高的情感、思想和永恒的真理,一面率先垂范,于1825年先后创作了洋溢着崇高献身精神和政治热情的抒情组诗《沉思》和长诗《沃伊纳罗夫斯基》、《纳里瓦伊科》等,表现出“为唤醒沉睡的俄罗斯人”而在所不惜的献身精神。

 

瓦西里·茹科夫斯基(1783-1852)

至19世纪30年代中期,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完成了从萌芽、成形到完全确立的过程。克雷洛夫创作的大量寓言真实反映了俄国的现实生活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格里鲍耶陀夫于1824年创作的喜剧《聪明误》揭露了贵族当权者的荒诞与可笑,展现出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为尔后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他们的作品都以深刻的讽刺性著称,以敏锐尖刻的笔锋刻画现实,对不符合社会理性规范的现象竭尽全力予以揭露和鞭笞。

当然,学界公认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真正奠基者是伟大诗人普希金。20年代下半叶,他在保持和发扬早期诗作优长的前提下,完成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普希金的创作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向人们全方位地展现了俄国社会生活、俄罗斯民族性格以及俄语的丰富与优美,因而被誉为俄罗斯现代标准语的缔造者。他创作的《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高加索囚徒》(1821)、《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波尔塔瓦》(1828)、《青铜骑士》(1833)等脍炙人口的诗作,深刻表达了先进青年追求自由、矢志贵族革命的思想;他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和中篇小说《驿站长》(1830)等作品,不断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力地促进了文学主题的民主化;他的悲剧作品《鲍里斯·戈杜诺夫》(1825),表明了他明确意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

 

普希金

普希金的不朽代表作是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1)。这部被公认为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第一次展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成功塑造了当时进步贵族青年的典型——奥涅金。以奥涅金为代表的贵族青年厌恶上流社会,但又远离人民,结果一事无成,被称为“多余人”。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是普希金生前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作品取材于18世纪的普加乔夫起义。小说以主人公彼得·格利涅夫的个人遭遇为线索,通过他的叙述再现了普加乔夫起义的历史。贵族青年军官格利涅夫在一场暴风雪中偶然遇见了普加乔夫,他送普加乔夫一件兔皮袄御寒。后来,格利涅夫在服兵役时爱上了炮台司令米罗诺夫上尉的女儿玛利娅,因而与另一个青年军官施伐布林产生不和。不久,炮台被普加乔夫起义军攻陷,司令夫妇被处死,玛利娅和格利涅夫被捕。施伐布林则投靠了起义军,借机威胁格利涅夫,企图夺占玛利娅。普加乔夫进行了干预。他重旧情,放了格利涅夫并成全了格利涅夫和玛利娅的婚姻。最后,普加乔夫因起义失败被处死刑。小说的意义在于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它不像贵族社会那样把普加乔夫描绘成杀人放火的强盗,而是把他描写成热爱自由、宁死不屈的英雄。

普希金的创作活动以及表现出的现实主义手法和纯净优美的语言,为此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广阔而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及其崇高意境不仅仅属于19世纪,直至今日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朽的文学价值。

 

本文节选自《俄罗斯概况》(第2版),澎湃新闻经授权刊载。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