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分会“纪念《格林童话》发表21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作者:谭渊 来源:

1812年,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历史学家、童话作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首次发表了他们共同搜集、整理的《儿童与家庭童话》,即后世所说的《格林童话》。其中许多童话,如《小红帽》《灰姑娘》《白雪公主》百年以来已在中国家喻户晓。为纪念格林兄弟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2022326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分会举办了“纪念《格林童话》发表210周年研讨会”。由于受疫情影响,此次研讨会采取线上会议形式,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的《格林童话》研究者、德语文学爱好者共一百四十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研讨会于26日上午九时正式开始。与会者首先围绕格林兄弟对德意志民族语言发展的贡献进行了讨论。德语文学分会会长李永平研究员指出,格林兄弟并非是单纯的语言研究者,他们同时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他们认为民族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面对德国自三十年战争(1618-1648)以来的四分五裂局面,他们受到哲学家费希特的著名演说《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影响,力图通过建构统一的语言来推动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因此《格林童话》中也包含着很深刻的德国统一意识。北京大学德语系助理教授李睿在报告《语言作为“共同体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与格林的语言学研究》中也对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语言共同体的构建历史进行了梳理。她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通信中特别提及格林兄弟的《德意志语言史》,并受到书中语言观的影响。雅各布·格林在《论语言的起源》一文中强调:“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这一观点和马克思关于语言即“共同体的存在”以及列宁关于民族从本质上讲是“语言共同体”的观点则不谋而合,都将民族语言共同体的构建视为了民族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先决条件。

 

如何认识格林兄弟的身份建构话题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的程林副教授指出,格林兄弟在文学研究者眼中固然是童话整理者、晚期浪漫派成员,但更确切地说是,他们是语文学家和民族意识构建者。1846年雅各布·格林在日耳曼学者大会上明确地将歌德、席勒等人视为德国的真正构建者,将在精神中构建民族国家的任务赋予了语文学家。格林兄弟正是怀着这样一种使命感,将自己定位为一位推动民族意识构建的语文学家。因此,要获得一幅立体的“格林画像”,研究者就决不能忽视他们对语文学工作进行的政治赋能。同济大学德语系讲师张焱同样关注到了格林兄弟编写的《德意志传说》所具有的政治内涵。她在细致梳理格林兄弟早年成长经历的基础上指出,两兄弟大规模收集整理德国民间传说有其特定的爱国主义背景,因此他们在《格林童话》第一版出版后,很快就又推出了两卷本《德意志传说》,对本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正是在格林兄弟的号召和启发下,到19世纪中期,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出现了广泛的收集民间文学的活动,并尤其将对民间故事和传说的收集整理视为了学者的神圣使命。

 

随后,与会者围绕《格林童话》进行了热烈讨论。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王丽平指出,《格林童话》这部经久不衰的名著既被视为儿童文学的经典,又承受着不宜少儿的指责;虽然被视为德意志民族文学,书名却不是《德意志童话》,而是《儿童与家庭童话》。出现这种情况既与格林兄弟对儿童教育的理解、对童话的定位相关,也与他们对德意志文化传统的塑造息息相关。因此,澄清儿童、童话在格林兄弟话语中的含义,我们便不难理解《格林童话》为何既是“教育之书”又是“史诗”了。紧跟这一话题,黑龙江大学德语系副教授刘娜随后对《格林童话》背后的儿童教育观进行了剖析。她指出,《格林童话》不是单纯的德国传统民间童话,而是经过了格林兄弟的艺术加工和改编。而受到法国思想家、教育家让-雅克·卢梭的《爱弥儿或论教育》和菲利普·阿里埃斯饱受争议的《童年社会史》影响,改编后的童话既有民间文学的淳朴与自然,同时又包含了许多恐怖情节和对性的暗示,而这正符合当时的儿童教育观,即通过童话使儿童增加对成人世界的了解和心理上的免疫力。因此,研究者对《格林童话》中的恐怖和性暗示内容虽然不无争议,但却无法否认作品对儿童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对《格林童话》中单篇童话的研究方面,北京大学博士生范宗朔从版本比较研究入手,就格林兄弟对《无手少女》故事的情节改写与主题替换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地对比1812年和1857年版《格林童话》中的《无手少女》发现,格林兄弟虽然没有对故事的叙事结构进行颠覆性的改编,但却通过情节的替换不动声色地将父权、夫权等主题置入了改编后的故事,使《无手少女》故事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权力话语的操演。武汉大学博士生姚梦婕则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入手,对童话《菲切尔的怪鸟》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指出《菲切尔的怪鸟》体现出了被压抑的童年期性欲望,如俄狄浦斯情结、窥视欲望及施虐本能等,这正是作品能够从心理层面吸引儿童阅读的主要原因。

 

与会者还围绕《格林童话》对后世的影响与它在中国的接受情况进行了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的杨稚梓博士指出,作为民间童话代表的《格林童话》对后世的艺术童话同样影响巨大。如丹麦作家安徒生就对格林兄弟搜集的《六只天鹅》加以改编,使之成为市民化的作品《野天鹅》,从而实现了对童话这一文体的接纳、发展和超越。北京理工大学德语系刘文杰教授则聚焦于德国当代畅销小说《香水》与《格林童话》之间的互文性,从叙述结构和人物塑造两方面,剖析了《香水》中的童话色彩和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民间童话因素在其中的体现,展现了当代德语小说对浪漫主义文学特别是童话叙事传统的继承。

  

《格林童话》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也是此次研讨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杜卫华副教授将视线投向《格林童话》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上世纪20年代《德文月刊》中的《格林童话》译本进行了分析,他根据译本的双语特色、译者构成、文本选择指出,这本由上海同济大学师生共同编辑的教学刊物既扮演着引导德语教学、传播德国文化的角色,同时也培养了新一代的翻译人才,如当时初出茅庐的魏以新后来就成为了中国第一部《格林童话》全译本的译者。上海理工大学德语系的孟小果博士则探索了《格林童话》当代中国外语教学的结合,对课程思政视角下德语文学课堂的建构进行了探索。她指出,处处蕴含着道德智慧的《格林童话》有助于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同时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格林童话》的课堂教学拥有自身特有的育德功能和价值引领作用,对潜移默化地推动思政改革、提高中国学生的道德修养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此次研讨会中,不仅青年学者积极参与讨论,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武能教授也莅临指导,通过在他创立的巴蜀译翁文献馆中与到会学者联线,开展了热烈的线上交流。他不仅回忆了他作为译者与《格林童话》的深厚渊源,展示了文献馆中所搜集的各种《格林童话》汉译版本,而且回顾了他如何筚路蓝缕在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研究《格林童话》汉译史的博士,以及他直到近年还以八十高龄在重庆图书馆五次主持“格林童话之夜”活动。此外,老翻译家壮心不已,向与会者介绍了他要将巴蜀译翁文献馆打造为翻译人才交流中心的计划,力邀学者们到文献馆访问,共同推进中德人文交流和研究工作。

 

                                                                                           

最后,德语文学分会李永平会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青年学者组建格林兄弟研究小组、加强中德学界合作寄予了厚望。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