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书名: 《当今俄罗斯文坛扫描》 

 

作者: 张捷 著  

ISBN: 978-7-02-005985-0 

语种: 中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433

 
图书简介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从事俄罗斯文学的现状和动态的研究,屈指一算,至今已有二十多个春秋。这段时间正是苏联和俄罗斯社会大变动时期。先是戈尔巴乔夫搞了七年“改革”,导致苏联解体,多民族的苏联文学随着发生重大变化,最后中止了自身的存在。我在对“改革”年代的文学进行跟踪研究的过程中写了不少报道和文章,后来又出版了一本名叫《苏联文学的最后七年》的书,这本书曾因材料翔实和信息量大而受到同行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写完这本书时,我已年过花甲,照常理说,我作为一个研究工作者已尽到了责任,可以休息了。但是我觉得我在开始进行俄罗斯文学现状研究后不久就碰上了苏联社会的大变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独特的“机遇”,它使我见到了许多在正常时期难以见到的奇特现象,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促使我思考许多问题。我对这项工作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认识到它很有意义。当时我还曾经这样想过,如果我在苏联刚刚解体、文学继续处于急剧变化之中时把研究工作放下,无异于半途而废。我也看到,国内不少人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动向和发展前景比较关心,这说明这项研究工作还是很需要的。再说,经过前一段的跟踪研究,我对文学界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并且积累了大量材料,有的材料尚未利用,如果这时不干了,未免有些可惜。此外,我考虑到当时的身体状况也还可以,于是便决定继续进行跟踪研究。就这样,一干又是十多年。

 

  我对俄罗斯文学动态的跟踪研究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说,研究的是与文学有关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文学的方针政策的变动,文学思潮的起伏,理论问题的探讨,文学批评的状况,文学史问题的争论,作家队伍的变动,新老作家的更替,不同派别之间的分歧和斗争,各种作家组织的活动,文学创作中新倾向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各种文学奖的设立和评选,文学报刊的出版和发行及其产生的影响等等,凡是文学界出现的值得注意的事件和现象,都被纳入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在具体做法上,首先是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在这基础上,一方面进行宏观把握,对现状和动向作总的分析研究;另一方面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和现象以及作家和作品进行微观考察,使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陆续发表了大大小小的文章一百多篇,写了题为《苏联解体前后的文学》的学术报告(约十三万字,未出版),把刊登在《作品与争鸣》上的系列文章编成《俄罗斯作家的昨天和今天》一书,交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接着又把有关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热点问题的文章汇编成册,冠以《热点追踪(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研究)》的书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外,我还与李辉凡同志合作写了《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一书,我执笔的后半部分一直写到1997年,其中关于苏联解体后的文学的段落,也是根据这些年跟踪研究中掌握的材料写的。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个集子与前两个集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两个集子分别反映一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集子写的是十三位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从苏联“改革”以来思想上和创作上发生的变化,第二个集子则讲有关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的问题),而这个集子比较全面地讲俄罗斯文学界的现状,读者可以从中了解苏联解体以来的十多年俄罗斯文坛各方面的情况。

 

  本书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题为《文坛风云录》。前三篇文章讲文学界在“改革”年代形成的对立的两大派(即自由派和传统派)之间的斗争。这斗争在1993年的“十月事件”前后达到了非常激烈的程度,到九十年代下半期才有所缓和,这时某些人开始出现联合的愿望。第四篇文章讲九十年代末两派所作的实行联合的尝试。最后一篇文章讲传统派的形成的历史渊源,意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与自由派之间的分歧的由来。

 

  第二部分《文学创作概况及其他》共有七篇文章。前三篇是对整个创作情况的叙述,用具体事实说明它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对神圣的东西的亵渎”……》一文讲某些作家否定苏联卫国战争的“新”看法及其在他们的作品中的反映。俄罗斯九十年代上半期曾出现过“后现代主义热”,《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管窥》一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剖析了这一现象。最后两篇文章论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讲到了文化问题上的争论和出版情况。

 

  第三部分《文学奖一览》讲最近十余年俄罗斯设立的形形色色的文学奖,着重介绍了其中影响较大的布克俄罗斯小说奖。

 

  第四部分的题目为《老作家追踪》。这部分的第一篇文章对老作家的近况作了概述,其余各篇介绍了十二个人,他们大多是我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作家。其中的索尔仁尼琴、雷巴科夫、季诺维耶夫、邦达列夫、阿斯塔菲耶夫、拉斯普亢等六人在《俄罗斯作家的昨天和今天》里已专门作过介绍,这里讲了一些新的情况,可以作为对那些文章的补充。这一部分还收入了《悼念贝科夫》一文,这是因为考虑到贝科夫虽然不是俄罗斯作家,但是他与俄罗斯文学关系比较密切,同时我国读者也比较熟悉。

 

  第五部分《新作家介绍》与第四部分一样,开头是一篇综述性文章。其余文章介绍了现在活跃在文坛上的八位年轻作家和一个女侦探小说家群体。

 

  第六部分《新作点评》的九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十一部作品,这些作品或者本身比较重要,或者曾经引起激烈争论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的四部小说(弗拉基莫夫的《将军和他的部队》、马卡宁的《地下人,或当代英雄》、邦达列夫的《百慕大三角》和普罗哈诺夫的《黑索金先生》)已有了中文译本。这部分也介绍了把俄罗斯当作第二祖国的吉尔吉斯作家艾特马托夫的《卡珊德拉印记》。

 

  从以上介绍的内容来看,本书确实对俄罗斯文坛的近况作了比较全面的反映,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苏联解体以来的十多年俄罗斯文学生活的大致轮廓。应该承认,本书对文学思潮和理论动态讲得不够,只对后现代主义作了一些评述。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俄罗斯文学理论界缺乏应有的建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某些问题(例如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作用的认识和评价问题、新现实主义的形成及其特点问题等等)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和研究。此外,对最近四五年出现的新作家和新作品没有来得及作更多的介绍。这些工作只好以后来补做了。

 

  我一直认为,我们搞外国文学研究的人的主要任务是向国内全面准确地介绍外国文学发展的情况,为国内同志们了解外国文学、研究和借鉴外国文学的创作经验提供翔实可靠的材料。我自思才疏学浅,因而没有想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作出“新发现”和创立“新理论”的奢望。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写文章和写书重在提供信息,说明情况,不作过多的评述,不发空洞的议论,而在说明情况时,要求自己完全从事实出发,力求做到言而有据,符合实际。我还认为在俄罗斯文学界处于分裂状态,各种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文学现象杂然纷呈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研究工作者尤其需要做到全面、客观、冷静,切忌主观片面,感情用事,以个人的好恶来决定取舍。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虽然时时提醒自己,有时仍不免对某些人的表现和他们的作品感到厌恶而使说话的语气比较尖锐,不过总算还能做到全面地看待他们,如实地说明他们的情况。

 

  这次在对这些文章进行整理和编排的过程中,又认真地把它们读了一遍,改正了个别与事实有出入的地方以及过去在报刊发表时的一些刊误,文字上作了一些修饰。再就是做了译名(主要是人名和作品名)的统一工作。在收入本书的文章中,一部分过去在报刊上发表时引文都注明了出处,另一部分则因当时受篇幅限制未加注明,现把所有注释全部去掉以求统一。同时为避免雷同,改动了少数文章的题目。此外,根据最近见到的新材料对某些文章作了一些补充。由于收入本书的文章都独立成篇,在谈到同一事情或现象时不免会有重复之处,这是要请读者原谅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不少新现象,涌现了大批新作家和新作品,创作比较活跃,同时情况复杂,问题很多,而且整个文学还处于不断变动之中。无论是它的经验还是教训,都对发展我国文学事业具有借鉴意义。需要对它作进一步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写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著作来。如果我的这本小书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将感到非常高兴。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书中可能存在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将与作者编写的《当代俄罗斯文学纪事(1992—2001)》一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推出。如果把这两本书对照起来阅读,那么在知道这些年俄罗斯文学中出现的各种重要文学现象的同时,还可对整个文学界的情况有更加全面的和具体的了解。这两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刘引梅同志的大力支持,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年6月于北京方庄寓所

  这本小书是由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所写的部分文章编成的,因为这些文章大多是报道性的,讲的是目前俄罗斯文坛各个方面的情况,所以将集子定名为《当今俄罗斯文坛扫描》。
 
图书目录

 

 

 

          一、文坛风云录

 

1991年“八一九事件”前后的苏联文学界         3

连年纷争何时休——苏联解体后作家协会内部斗争纪实   11

俄罗斯作家对1993年“十月事件”的不同态度       17

正在走向联合的俄罗斯作家               23

加尼切夫谈传统派的形成                32

 

          二、文学创作概况及其他

 

苏联解体后最初几年的俄罗斯文学            41

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俄罗斯文学             56

1998年俄罗斯文学一瞥                 73

“对神圣的东西的亵渎”

——谈某些俄罗斯作家对卫国战争的“新”看法      80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管窥               93

俄罗斯文学界在文化问题上的争论和对文化市场的看法   10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文学创作和出版概况       120

 

          三、文学奖一览

 

来自英国的梅塞纳斯——谈布克俄罗斯小说奖       135

布克奖、反布克奖及其他                149

介绍俄罗斯的各种文学奖                159

布克俄罗斯小说奖回眸                 167

俄罗斯图书报刊评选活动简况              174

 

          四、老作家追踪

 

老作家近况概述                    183

索尔仁尼琴回国的前前后后               216

索尔仁尼琴过八十岁生日的情况             224

抱憾离开人世的杜金采夫                233

雷巴科夫的不平常的一生                239

叶基莫夫和他的小说                  246

邦达列夫近况                     249

季诺维耶夫回到了俄罗斯                256

晚年的巴巴耶夫斯基                  263

拉斯普京获索尔仁尼琴文学奖              269

阿斯塔菲耶夫的悲剧                  275

普罗斯库林晚年的创作                 282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记九旬老人米哈尔科夫     287

悼念贝科夫                      294

 

          五、新作家介绍

 

活跃在俄罗斯文坛上的年轻人              303

俄罗斯文坛的怪才——加尔科夫斯基           316

俄罗斯文学天空两颗耀眼的新星             322

利莫诺夫为何被捕                   328

“最年轻的经典作家”波利亚科夫            335

索罗金其人和由他引起的一场风波            343

俄罗斯的妇女侦探小说家群体              351

历史侦探小说家阿库宁                 358

年轻的新现实主义作家沙尔古诺夫            363

 

          六、新作点评

 

《破冰船》及其制造者列尊               371

围绕弗拉基莫夫的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的争论     376

谈艾特马托夫及其新作《卡珊德拉印记》         386

介绍马卡宁的长篇小说《地下人,或当代英雄》      397

邦达列夫推出新作《百慕大三角》            403

普罗哈诺夫的获奖作品《黑索金先生》          409

列昂诺夫和他的《金字塔》               416

佩列文的新作《дпп(нн)》简介             423

帕夫洛夫的卡拉干达三部曲               428

自序                         1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